甘野菊

甘野菊

甘野菊,菊目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高35-100厘米。根粗壯,具多數鬚根和匐枝。莖直立,粗壯,稍有條棱,下部光滑無毛,上部密被灰白色短柔毛,中部以上多分枝,分枝斜上.邊花雌性,舌狀,黃色,舌片長約6毫米,先端不明顯3裂;中央花兩性,花冠管狀鐘形,長3毫米,先端5齒裂;花柱分枝截形,具畫筆狀毛;花托稍凸起。瘦果倒卵形或長圓狀倒卵形,長1毫米,寬0.5毫米,先端截形或斜截形,無冠毛。花期8-9月,果期10月。全草為藥可清熱解毒。多生於山坡處。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甘野菊甘野菊

種中文名:甘野菊
種拉丁名:Dendranthemalavandulifolium(Fisch.exTrautv.)LingetShihvar.seticuspe(Maxim.)Shih
科中文名:菊科
科拉丁名:Compositae
屬中文名:菊屬
屬拉丁名:Dendranthema
中國植物志:76(1):042
最低海拔:700
最高海拔:2300
生境:山坡
藥用部位:全草
藥用功能:清熱解毒

形態特徵

甘野菊甘野菊

多年生草本,高35-100厘米。根粗壯,具多數鬚根和匐枝。莖直立,粗壯,稍有條棱,下部光滑無毛,上部密被灰白色短柔毛,中部以上多分枝,分枝斜上。莖下部葉花期枯萎;莖中部葉柄長1.5-2厘米,密被白色絨毛;葉片質較薄,羽狀深裂,長4.5-6厘米,寬4-6厘米,基部微心形或偏楔形,無羽軸,側裂片2對,近等大,長圓形,先端鈍,邊緣具粗大牙齒,表面疏被伏毛,背面密被叉狀毛,沿脈尤多;莖上部葉向上漸小。頭狀花序半球形,徑約1厘米,多數,於枝端密集成復傘房花序,花序梗長1-2厘米,被短柔毛;總苞片3層,膜質,覆瓦狀排列,外層較短,卵狀長圓形,內層長圓形,長5.5毫米,寬1.5毫米;邊花雌性,舌狀,黃色,舌片長約6毫米,先端不明顯3裂;中央花兩性,花冠管狀鐘形,長3毫米,先端5齒裂;花柱分枝截形,具畫筆狀毛;花托稍凸起。瘦果倒卵形或長圓狀倒卵形,長1毫米,寬0.5毫米,先端截形或斜截形,無冠毛。花期8-9月,果期10月。

產地分布

產東北、河北、陝西、甘肅、湖北、湖南、江西、四川、雲南。日本也有這類生態型。

菊屬

菊屬,菊科,廣義者200種,分布於歐洲、亞洲、非洲和美洲,我國約50餘種,各省均產。

菊科、菊屬植物

菊屬,菊科,廣義者200種,分布於歐洲、亞洲、非洲和美洲,中國國約50餘種,各省均產,草本或灌木狀,常有香氣;葉互生,形狀各式,由全緣至分裂;頭狀花序異性,放射狀;舌狀花雌性;盤花兩性,常結實;花序托禿裸;總苞片數列,緊貼;瘦果有明顯的縱肋或棱,頂冠以鱗片狀的冠狀冠毛或缺。本屬常又分成若干小屬,國產與引種的有亞菊屬、木茼蒿屬、短舌菊屬、菊屬、小白菊屬、濱菊屬、小黃菊屬等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