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菜

甘肅菜

甘肅菜即隴菜,風味以蘭州為代表。甘肅菜的特色是善烹牛羊肉,常用烤、煮、燉,樸實無華,菜品少用配料,口味崇尚鹹鮮酸香辣,重用香料,口味濃厚,肥膩。隨著外界烹飪技術的滲入,甘肅也有部分清淡、製作精細、外形講究的菜點。

基本信息

特點

甘肅名菜 甘肅名菜

1、麵食為主,豐富多彩;

2、雜糧為主,種類繁多,製作精細。;

3、嗜好酸辣;

4、夏季好涼食,冬季好進補;

5、烹飪方法多種多樣;

起源

甘肅菜是西北菜的一部分,西北特色飲食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漢朝的的通史西域。儘管漢通西域最初是出於軍事目的,但其影響已遠遠超出了軍事範圍。從敦煌西出玉門關,進入新疆,再從新疆一直延伸至中亞細亞,這條橫貫東西的通道就是後世聞名的“絲綢之路”。這條輝煌之路把西漢同許多中亞國家聯繫了起來,促進了它們之間的經貿和文化的交流。西北特色飲食不僅繼承了中原飲食的精髓,又受到了四川、陝西等地菜系的影響,經過百年的改進與發展,終成為了與維吾爾族、回族等少數民族小吃截然不同的獨具特色的飲食。

介紹

三鮮魚面

主料:草魚100克 小麥麵粉200克 海參(水浸)100克 魷魚(乾)50克 輔料:玉蘭片20克 調料:料酒15克 胡椒粉3克 植物油25克 醬油5克 姜4克 味素1克 小蔥10克

草魚宰殺,去鰭、鱗、內臟,片取淨肉,斬剁成茸;

2. 將麵粉、魚茸適量的水和少許鹽,製成水麵團;

3. 將水麵團揉上勁,然後擀切成魚面,備用;

4. 將淨瘦肉切成7 厘米長的絲;

5. 蔥切絲,姜切末;

6. 水發海參、水發魷魚、水發玉蘭片均成絲;

7. 將魚面用溫水泡軟,撈出瀝乾水分,放盤中淋上醋,上籠蒸20 分鐘取出;

8. 海參、魷魚、蘭片用肉湯氽出瀝乾水分;

9. 鍋放火上,加油,燒熱放肉絲炒散,加醬油、蔥、姜炒上色,加海參、魷魚、蘭片絲;

10. 再加料酒、魚面、胡椒粉、鹽、味素炒勻,淋醋即成。

河西羊羔肉

主料:羊肉(肥瘦)1000克 調料:小蔥50克 植物油100克 胡椒粉1克 鹽5克 花椒5克 醬油70克 桂子2克 料酒30克 沙姜30克 姜10克

1. 將羊肉(帶骨羊羔肉)洗淨,剁成3 厘米見方的塊;

2. 羊羔肉塊加醬油25克、料酒15克,醃10分鐘;

3. 花椒、桂子和沙姜用布包好;

4. 蔥打結,姜拍松;

5. 鍋內加油燒六成熱時,將羊羔肉塊下鍋炸黃撈出;

6. 另用砂鍋放入炸過的羊羔肉,加水淹過肉,放食鹽、醬油、蔥、姜和調料包,用旺火燒開,移到中火上加蓋燜30 分鐘,加上胡椒麵即成。

五絲駝峰

主料:駝峰725克 輔料:火腿50克 玉蘭片20克 香菇(乾)20克 韭黃150克 雞胸脯肉50克 調料:豬油(煉製)30克 料酒15克 味素3克 小蔥3克 姜10克 大蒜(白皮)15克 鹽4克 醬油15克 醋10克

1. 將駝峰用水泡6 小時,修去雜物,沖洗乾淨;

2. 洗淨的駝峰放入鍋內煮3 小時,撈出再用溫水洗一次,切成8 厘米長的細絲;

3. 鍋內加水,放入駝絲,加料酒氽兩次撈出,瀝乾水分;

4. 熟火腿、水發玉蘭片、水發香菇、熟雞脯肉均切成6 厘米長的細絲;

5. 韭黃摘洗乾淨,切成寸段;

6. 鍋坐火上,滑鍋後加油燒熱,放蔥、姜、蒜熗鍋,加駝絲煸炒,噴入料酒,隨即加入火腿等各種細絲,再加味素、鹽、醬油和醋,炒勻,用水澱粉勾汁,顛勻即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