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棘豆

甘肅棘豆

甘肅棘豆, 為豆科植物甘肅棘豆的全草。多年生草本,莢果長橢圓形或矩圓狀卵形。生於乾燥草原、山坡、河邊或林下。分布甘肅、青海、四川、雲南等地。

基本信息

甘肅棘豆

正文

甘肅棘豆
(《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

異名

色舍兒(藏名)。

來源

為豆科植物甘肅棘豆的全草。

植物形態

甘肅棘豆
多年生草本,高15~20厘米。基部有分枝,疏生白色長柔毛,間有黑色短柔毛。單數羽狀複葉,長5~10厘米;葉軸上面具溝,密生白色間黑色長柔毛;托葉卵狀披針形,基部連合,與葉柄分離;小葉13~25,卵狀矩圓形至披針形,長8~13毫米,寬4~6毫米,先端漸尖,基部圓形,兩面有密長柔毛。總狀花序近頭狀,腋生;總花梗長5.5~15厘米,有白色間黑色長柔毛;花萼鍾狀,長約9毫米,寬約3毫米,密生黑色間有白色長柔毛,萼齒條形,與筒部近等長;花冠黃色,長約12毫米。莢果長橢圓形或矩圓狀卵形,長8~12毫米,膨脹,密生黑色長柔毛。
生於乾燥草原、山坡、河邊或林下。分布甘肅、青海、四川、雲南等地。

採集

7~8月采,切段,曬乾。

性味

微辛,溫。

歸經

入心、肺、小腸經。

功用主治

解毒醫瘡,止血利尿。治各種內出血。

用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2~5錢。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