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菊酯

瓜菊酯可防治蚊、蠅、蟑螂等衛生及倉貯害蟲,但藥效低於除蟲菊素。

基本內容

[中文名稱] 瓜菊酯
[英文名稱] Cinerins
[別 名]
[化學名稱] Cinerins
[分 子 式]
[分 子 量]
[物理性質]
[成分分類]
[藥理作用] 驅殺
[毒 性]
[不良反應]
[用 途]
[成分來源] 菊科植物除蟲菊花。

摘要

瓜菊酯,一種化學藥物,是一種能夠有效殺死蚊蠅的農藥,是運用芳香頭狀花序研磨成粉末,可構成殺蟲劑的活性成分。種類較多,有氯菊酯、胺菊酯、氯氰菊酯、溴氰菊酯、右鏇反式烯丙菊酯等,這些成分都屬於世界衛生組織推薦可用於防治衛生害蟲及其媒介的農藥。

簡要介紹

滅蚊產品的主要成分,是一種能夠有效殺死蚊蠅的農藥,種類較多,有氯菊酯、胺菊酯、氯氰菊酯、溴氰菊酯、右鏇反式烯丙菊酯等,這些成分都屬於世界衛生組織推薦可用於防治衛生害蟲及其媒介的農藥。
20世紀初已開始研究其有效成分的化學結構,歷經半個多世紀,直到1964年才最後確定共有6種有效成分。在天然除蟲菊素化學結構基本研究清楚的基礎上,就開始人工模擬合成研究,1947年由美國人成功地合成了第一個人工合成的擬除蟲菊酯--丙烯菊酯,並於1949年商品化。從此開發出一類高效、安全、新型的殺蟲劑--擬除蟲菊酯殺蟲劑。

藥效活性

①高效。其殺蟲效力一般比常用殺蟲劑高10~50倍,且速效性好,擊倒力強。例如,溴氰菊酯每畝用藥量僅1/15克左右,是迄今藥效最高的殺蟲劑之一。菊酯的分子含有多種立體異構體,毒力相差很大,分離或合成其中的高毒力異構體甚為重要。
②廣譜。對農林、園藝、倉庫、畜牧、衛生等多種害蟲,包括咀嚼式口器和刺吸式口器的害蟲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早期開發的品種對蟎的毒力較差,但目前已出現一些能兼治蟎類的品種,如甲氰菊酯、氟氰菊酯,並有能當殺蟎劑使用的氟丙菊酯。早期的品種由於對魚、貝、甲殼類水生生物的毒性高,不允許用於水稻田,目前已開發出對魚蝦毒性較低的品種,如醚菊酯、乙氰菊酯可在稻田使用。
③要求噴藥均勻。這類藥劑的常用品種對害蟲只有觸殺和胃毒作用,且觸殺作用強於胃毒作用,如氰戊菊酯對斜紋夜蛾的觸防毒力比胃毒毒力大8~9倍。因此,施藥時要把藥液直接噴灑到蟲體上,或是均勻地噴灑到作物體表面,使害蟲在作物體上爬行沾著藥劑或是吃了帶藥的作物體,才會中毒死亡。
④極易誘發害蟲產生抗藥性。國內外的實踐表明農用擬除蟲菊酯是一類容易誘發害蟲產生抗藥性的殺蟲劑,其抗藥性表現有兩個顯著的特點。一是抗藥性發展快、水平高。例如在20世紀80年代初期,黃河中下游使用菊酯僅3~4年,棉蚜對氰戊菊酯、溴氰菊酯就產生了上千倍的抗性。因此,為了合理使用菊酯類農藥,延長其使用壽命,建議使用時注意3點:一是規定使用範圍,限定對作物危害嚴重的害蟲才使用菊酯殺蟲劑,其他害蟲儘可能選用其他類型殺蟲劑;二是在關鍵世代用藥,對必須用菊酯殺蟲劑防治的害蟲也只能在害蟲發生危害的關鍵世代使用,其他世代選用別的殺蟲劑防治;三是限制使用次數,一般在一個生長季節使用1~2次,並與其他類型殺蟲劑輪用或混用。不可把菊酯農藥當作萬能藥,無處不用或連年頻繁使用。二是品種間抗藥性有差異。不論是發展速度還是水平都有較大的差異,在使用溴氰菊酯、順式氯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等品種時,更應注意防止害蟲產生抗藥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