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葬

環保葬

環保葬,又叫生態葬或綠色葬,是一種新的喪葬形式,其主要以樹葬、花葬、草坪葬為主。樹葬、草坪葬就是把骨灰盒埋在樹下或將骨灰直接撒入樹叢或草坪中。花葬頗有幾許詩意,是把逝者骨灰和花瓣、花種混合在一起撒入土中,精心培育,孕育出新的生命。

倡議

環保葬中國首部以殯葬為題材的綠皮書《中國殯葬事業發展報告(2010)》3月31號發布發布,綠皮書主推綠色殯葬,同時肯定了已經逐步形成基本殯葬服務為主,選擇性殯葬服務為補充的殯葬服務格局,並建議通過興建農村公益性公墓,對1000餘個農村集體埋葬點進行改造。

綠皮書認為,廣義的綠色殯葬是指充分運用先進科學技術、先進設施設備和先進管理理念,以促進殯葬安全、生態安全、資源安全和提高殯葬綜合效益的協調統一為目標,以倡導殯葬標準化為手段,推動人類社會協調、可持續發展的殯葬模式。

種類

循環使用墓地

美國阿靈頓公墓秋色,在倫敦西郊的墓園一角,一些墳墓打開了,人們吊起了此前的棺材,放入黃麻粗布袋中,然後放入附近另一個更緊湊的公墓中。在這個墓園,每周都要挖出10具過世者的遺體。挖出的死者可能被轉移到屍骨罐子或更大的墓地中。墓園方面認為,很多過世很久的人早已分解了,很多墳墓也被人遺忘,很久都沒人紀念,於是,一些老的墳墓被挖開,讓新的逝者使用。 循環土葬是解決土地問題的一個最簡單的方法,但也可以說是無奈之舉。在一些歐洲國家,墓地的使用許可權只有短短20年,時限過後,逝者會被挖出來,把墓地空出來給其他人使用。在英國,從2007年開始,法律規定75年以上的墓地必須被重新利用,但這個法律遭到了質疑,“英國普遍有一種情緒,認為墓地再利用是對死者的不敬。”英國杜倫大學“生死研究中心”的漢娜·拉貝爾說。 在美國,沒有墓地再利用的法律。在紐約的墓園,路面越來越少,甚至直接被取消,以儘可能擠出空間來安葬新的死者。“在我們改變自己的文化觀點之前,埋葬空間太少會一直是一個問題,”拉貝爾說,“再利用墳墓是今後一個可持續發展的方向。”

自然葬

自然葬,墓地再利用可能是無奈之舉,但只要墓地存在,它就始終有環境方面的問題,要維護一個墓園,守園者必須時常打殺蟲劑,或使用福馬林進行防腐,這會產生一些致癌物。 肯·韋斯特是英國查理斯勒公墓的前任經理,他認為,傳統的土葬一點都不“綠色”,上世紀90年代後,他啟動了“自然葬”,把沒做過防腐處理的屍體用簡單的紙板或者楊柳包裹,放入一個淺墓,屍體很快自然分解,成為土地的一部分

。紀念標誌也很簡單,通常只是一塊簡單的石頭,甚至一棵樹。當“自然墓園”滿了後,它就變成一塊保護區,或林地,或草地。“自然葬”並非完美無缺。有人批評這些墓地往往在很遠的鄉下,如果要去紀念親屬的話,得長途驅車,同樣會導致溫室氣體大量排放。不過,英國溫切斯特“自然死亡中心”墓園經理羅西·庫辯護稱,一個家庭要開車去60公里外的墓地,往往也就一年一次,相反,如果是就近的墓地,人們常常會開車前往。

珊瑚葬

珊瑚葬,有的人可能願意死後與自然化為一體,而有的人更願意死後能繼續為環境作出貢獻。“珊瑚葬”是他們的選擇。美國喬治亞州迪卡特市的“永遠的珊瑚礁”公司就為人們提供一種新式方法:將逝者火化後的骨灰包裹到一個可以個性定製的水泥球中,放入到佛羅里達州、南卡羅萊納州,或者維吉尼亞州切薩皮克灣的海域中,那兒有很多因全球變暖而面臨危機的珊瑚礁。水泥球大約直徑在1.8米左右,沉入海底後,可以對珊瑚礁起支撐作用,幫助更多的珊瑚礁和微生物生長。公司經理喬治·弗蘭克爾介紹,新增的珊瑚礁可以讓人們進行更多的潛水運動或捕撈,兩者都可以緩解自然珊瑚礁的壓力。“珊瑚葬”並不便宜,目前的價格在3000到7000美元之間,還不包括火化需花費的約1600美元。弗蘭克爾說,美國各州本來就會購買各種珊瑚礁球幫助漁業,“我們只是用私人的錢幫助搭建更多的公共珊瑚礁。”

高溫液化

“珊瑚葬”依然需要火化。現在,有人想跳過火化,以更為創新的形式讓死者“蒸發”。其中之一就是“液化”。把屍體先放在一個高壓艙內,裡面沖入水和鉀氫氧化物,持續180°C高溫加熱3小時後,所剩下的只有一些軟化的骨頭,一大灘無菌,呈淡棕色的胺基酸和肽。骨頭可以很容易地碾碎,液體則不再帶DNA,可

以安全沖入排水系統,或用做肥料。啟動這項喪葬業務的英國“液化”公司目前已經在美國佛羅里達聖彼茲堡一家喪葬所設定了一個“分解機”,將在今年9月開始運行。 這家公司透露,這個業務的花費可能和英國傳統火化的價格差不多。英國目前的火化業務,包含服務費和鮮花費後,約花費4000美元,比美國貴,但還是便宜於傳統的土葬,土葬大概需要7000美元。據英國“可持續”碳計算公司計算,“液化”更減排,其碳排放比普通的火化少34%。“公眾越來越關心環境,這種方法可以讓他們最後對這個行星做出一次貢獻。”“液化”公司經理蘇利文說。

凍化冷葬

“液化”葬另一個創新葬法是“凍化”。瑞典普羅美塞有機公司開發出了一種把屍體凍成粉末的方法。先把屍體用液氮冷凍,然後通過振動將其瓦解成粉末,然後,把這些粉末放到真空艙內高溫加熱,水分在低溫下就蒸發了,接下來,一個曾用於食品工業的探測器會利用磁場尋找、移除殘餘的金屬和汞,最終,逝者只剩下一些純淨的粉末,可以置入一個玉米澱粉製成的棺材,擱於淺墓中,一年之內,所有的一切都會分解,成為自然的一部分。“這讓人們可以變成土壤的一部分。”該公司總裁維恩馬薩克說,“這意味著死亡不再是終結,而是在土壤中新生的開始。”這家公司計畫到2012年底之前建設第一座冷凍粉化設施。另一種“凍化”方法是英國“低溫化”公司的舉措,他們計畫將屍體在液氮中冷凍至零下196°C,然後也置入一個真空艙蒸發水分。其負責人理察·麥克林說,人們的確有興趣嘗試土葬和火化之外的其他選擇。麥克林表示,凍化屍體不會帶來任何碳排放。根據英國碳信託公司的研究,製造液氮時產生的碳足跡僅為火化產生碳排放的三分之一。

相關報導

天津永安公墓全免費環保葬 天津永安公墓全免費環保葬

2015年4月5日,在柔和與肅穆的樂曲聲中,天津永安公墓舉行了第45場全免費環保全葬儀式。隨著102位逝者落葬這裡的免費墓區,自2010年在天津率先推出全免費環保全葬至今,這家公墓已累計為2945位逝者舉行了這種安葬儀式。

這家公墓的免費安葬墓區總面積有600多平方米。這裡都採用可降解骨灰盒,埋入地下,幾個月即可降解,變成泥土,對水質和土壤均不會造成污染。

“經過多年的踐行和普及,這種新型綠色環保殯葬方式的推行,逐漸得到人們的廣泛支持和認同。”這家公墓負責人張昕告訴記者,“全免費墓區”不僅實現了逝者與大自然融為一體的願望,又使有限的土地資源得到了循環利用,“我們會一直堅持下去。”

環保葬 環保葬

2015年4月3日,湖北武漢市首屆集體免費環保葬在石門峰紀念公園舉行。35位逝者以生態環保的安葬方式,告別親友,回歸自然的懷抱。隨著小提琴的樂曲聲,安葬禮儀師端正地跪在草坪上,將盛放著逝者骨灰的可降解骨灰盒,安放進周圍鋪植綠草和鮮花的墓穴中。據了解,這些骨灰盒將在3-6個月裡自行降解,對環境無任何污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