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麗·米克

瑪麗·米克

瑪麗·米克(Mary Meeker)是1990年代後期網路繁榮時期最有影響和最有爭議的分析師之一。《華爾街日報》甚至將她與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以及著名的基金管理人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並列為能影響市場的“三大推動力”。

基本信息

簡介

瑪麗·米克瑪麗·米克

瑪麗·米克(Mary Meeker),印第安人,1958年9月出生於美國印第安納州,著名的華爾街證券分析師和投資銀行家,曾任職於摩根斯坦利公司,她犀利的分析眼光不但為自己帶來了可觀的收入,而且也把自己變成了明星。是1990年代後期網路繁榮時期最有影響和最有爭議的分析師之一。

經歷

早期經歷

瑪麗·米克瑪麗·米克

瑪麗·米克成長於印度一個小農莊。上高中的時候,有一回她參加了一場股票交易的模擬比賽。眼看著手中的“股票”價值不斷翻倍,米克立刻對華爾街表現出了極大的痴迷。

瑪麗·米克持有美國DePauw大學文學學士和文學博士學位,以及康奈爾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位。她的目標很明確: 成為投資組合的分析專家。

1991年,瑪麗·米克進入摩根斯坦利公司。她對8家網路公司的股票表示樂觀,結果1992年這些股票中的大部分直線下跌。

1995年8月9日,米克推薦名不見經傳的網景(Netscape)公司股票上市,引起人們的關注。

網際網路女王

1996年2月,米克出版了300頁的《網際網路報告》。在這份第一次系統化分析網際網路產業的報告當中,米克運用了多種圖表和數據指出,網際網路使用者在最初3年,將從1995年的900萬人,以每年成長一倍的速度增加,也就是每天增加0.19%,每7秒增加一位使用者,到2000年網際網路使用者將達到1.5億人。此外,米克率先提出了“眼球”、“頁面瀏覽”等分析指標來評估網路公司,而不是用過去企業的“利潤增長率”和“毛利率”等數據。這份報告迅速成為網際網路投資商們的“聖經”,米克也因此一舉成名。

1999年,她供職的摩根斯坦利給她的報酬高達1500萬美元。同年,《財富》雜誌以她作為封面人物,稱她為美國商界第三號女強人。

2000年,這種風光對於瑪麗·米克來說已經不復存在,網路經濟的泡沫開始顯現。

2000年3月10日,納斯達克指數曾達到最高峰,而後就一路狂跌。

2001年,由於她對亞馬遜之類的網路股票持堅定的樂觀態度,便一直受到投資者和財經媒體的猛烈攻擊。她褒獎過亞馬遜、雅虎、Priceline.com、FreeMarkets等新經濟公司,但在那時仍不願調低其評級,可是這些公司的股價都已比最高值時縮水了85%-97%。有人乾脆直呼她是“泡沫女王”。

2001年8月1日,米克早年大力推薦的亞馬遜和eBay向曼哈頓聯邦法院提出了起訴,兩家公司指控米克和摩根斯坦利公司所提供的對eBay和亞馬遜的研究結論存在偏見。

2001年8月10日,一家代表美國線上時代華納股東的律師事務所也對米克提出了指控,他們指責米克為了使美國線上時代華納繼續成為摩根斯坦利的客戶,不切實際地誇大和推薦該公司的股票,致使投資者損失慘重。 面對如此眾多的起訴,摩根斯坦利公司說它將“全力應訴”。但曼哈頓的美國地區法院法官米爾頓·波勒克救了他們一命,他認為,起訴書指控米克在科技股走高時作出過於樂觀的股評,但這一起訴是在濫用訴權。同年,10月份他駁回了起訴。儘管摩根斯坦利對此結果表示滿意,但仍然無法挽回瑪麗·米克的聲譽。

2004年就職於摩根斯坦利的瑪麗.米克幫Google做IPO準備時,開始關注移動網際網路。

2006年3月,米克是摩根斯坦利董事長兼總經理。

2010年11月30日,米克從摩根斯坦利離職加入了美國最大的風險投資公司凱鵬華盈(KleinerPerkinsCaufield&Byers),成為後者的合伙人之一。

2011年10月18日,來自凱鵬華盈(KPCB)、瑪麗·米克爾舊金山Web2.0峰會上發表了2011年網際網路趨勢報告。報告稱移動網際網路仍處於起步階段,根據廣播、電視和網際網路行業以往的經驗,移動網際網路也將出現快速發展的趨勢。

2013年5月,瑪麗·米克爾發布了《2013網際網路趨勢報告》,根據瑪麗·米克爾報告的統計,亞馬遜當日的市值為1270億美元。而她也在報告中提到:騰訊微信的中國用戶已經超過4億,正以每年4倍的速度增長。另外兩家上榜的中國網際網路公司,百度和網易分別以330億美元和80億美元,位列該榜單第8、19位。

評價

1998年,米克評為被巴倫雜誌冠以“網際網路女王”的稱號後,逐漸被人們熟知。

《華爾街日報》甚至將她與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以及著名的基金管理人沃倫·巴菲特(WarrenBuffet)並列為能影響市場的“三大推動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