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克沙特

米克沙特,匈牙利小說家,主要作品有《在匈牙利的兩次選舉》《圍攻別斯特爾采城》、《新茲里尼阿斯》等。

基本信息

匈牙利小說家。1847年 1月16日生於努格拉特州一個地主家庭。中學畢業後,進入布達佩斯大學法學院攻讀。畢業後當過短期的小官吏,不久從事新聞工作,先後在《塞格德日報》、《佩斯新聞報》擔任編輯。
1881至1882年,他相繼發表了以農民、牧羊人的生活為題材的兩部短篇小說集:《斯洛伐克鄉親》(1881)和《善良的波洛茨人》(1882),顯示出作者的創作才能和獨特的藝術風格。1887年當選為國會議員。1889年被選為匈牙利科學院院士。1910年 5月28日去世。
米克沙特是一位多產的作家。從80年代起,他的作品的題材更為廣泛,長篇小說《在匈牙利的兩次選舉》(1893~1898)、《圍攻別斯特爾采城》(1895)、《新茲里尼阿斯》(1898)、《聖彼得的傘》(1895)等,多方面地展現了當時匈牙利的社會生活,對日益衰落的封建制度和落後的社會習俗進行了深刻的揭露。
19世紀末20世紀初,米克沙特陸續發表了帶有強烈社會批判內容的小說,其中著名的有長篇小說《奇婚記》(1900)、《年輕的諾斯季和托特·瑪麗的故事》(1908)和《黑色的城市》(1910)等。《奇婚記》寫男主人公在婚姻上所遭受到的不幸,反映了反動與進步力量之間的衝突,暴露了教會的虛偽,鞭撻了統治階級中那些道貌岸然的偽君子。《年輕的諾斯季和托特·瑪麗的故事》敘述了一樁企圖獵取陪嫁財產的婚姻的失敗,反映了國內階級分化的過程。《黑色的城市》以一個採礦區的生活為背景,描繪了匈牙利資本主義發展初期的概貌。這3 部小說揭示了匈牙利封建社會的腐朽和它注定滅亡的趨勢,以及新興資產階級的虛偽面目;對於受壓迫和剝削的下層人民,則表示關心和同情。他的作品,特別是許多短篇小說,刻劃了勤勞樸實、善良正直的勞動人民的形象。
米克沙特是一位具有獨特藝術風格的作家。他早期的創作帶有浪漫主義色彩,後期轉向現實主義。他的小說從情節的安排直到人物形象的創造,顯示出幽默、詼諧的特點。他善於從民間文學中獲得借鑑,作品富有濃郁的鄉土氣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