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臨床營養學

現代臨床營養學

《現代臨床營養學》由我國從事背景營養基礎研究和臨床營養治療的臨床醫學專家共同編寫而成。書中闡述了現代營養學研究的新成就;以中國營養學會於2000年制定的《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為依據,介紹不同生理狀況下的營養需要,在疾病防治方面,力求提供較新的信息與進展。

基本信息

圖書信息(一)

內容簡介

現代臨床營養學

《現代臨床營養學》由我國從事營養和臨床醫學工作的多位資深專家合作編寫完成。在2003年第一版的基礎上,補充了近年營養學研究的新進展,特別介紹了一些營養相關疾病防治上的觀點,因此與臨床醫學的關係更加密切。全書分為營養學基礎與疾病的營養防治兩部分,第一部分介紹了植物化學物、營養與基因表達、營養與免疫功能、營養與自由基損傷等近年來發展較快的領域,第二部分繼續關注與營養緊密相關的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防治。編寫專家根據本人科研與臨床實踐的經驗,結合我國國情,參考國外最新資料,提供了臨床營養方面較新的信息,具有臨床與基礎結合、理論與實際結合、國內與國際結合的特點。

《現代臨床營養學》是一部供營養醫師、臨床醫師、科研人員、研究生及與營養相關的專業人士使用的高級參考書。

編輯推薦

《現代臨床營養學(精)》特點:

全面對臨床營養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種問題均有所涉及,從闡明營養與疾病的關係入手,介紹了營養學基礎理論的最新進展,總結並提出適合我國國情

的切實可行的營養治療方案。精深對臨床營養最常見的問題進行深入探討,闡明臨床營養實踐中的關鍵問題,

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是一部解決當前與長遠營養問題的力作。新穎力求反映當代臨床營養研究的最新成果,對近年研究較為活躍的領域有詳盡的闡述。

圖書目錄

第一章能量

第一節能量研究的歷史及進展

第二節提供能量的營養素

第三節人體能量消耗

第四節能量平衡、能量需要量與膳食參考攝入量

第五節能量代謝的研究方法

第六節能量的食物來源

第二章蛋白質

第一節蛋白質的命名和分類

第二節蛋白質和胺基酸的化學結構

第三節蛋白質的理化性質

第四節蛋白質的消化和吸收

第五節蛋白質和胺基酸的生化代謝

第六節蛋白質與胺基酸的生理功能

第七節食物蛋白質的營養評價

第八節蛋白質需要量

第三章核酸

第一節核酸的分類

第二節核酸的化學結構和理化性質

第三節核酸的生物合成、代謝與利用

第四節核酸的生理功能

第五節天然食物中核酸的含量及有關痛風問題

第四章脂類

第一節脂類的種類和理化性質

第二節脂類的生理作用

第三節脂類的消化和吸收

第四節脂類的生化代謝

第五節食物中的脂類及其營養評價

第六節脂類的供給量

第五章糖類

第一節糖類的分類和理化性質

第二節糖類的消化、吸收和代謝

第三節糖類的生理功能

第四節膳食糖類參考攝入量

第五節糖類的來源及其在膳食中的地位

第六章膳食纖維

第一節膳食纖維的定義及主要成分

第二節膳食纖維主要成分的結構

第三節膳食纖維的測定方法

第四節膳食纖維的理化特性

第五節膳食纖維的生理功能

第六節膳食纖維在預防疾病方面的作用

第七節膳食纖維的適宜攝入量及食物的選擇

第七章脂溶性維生素

第一節維生素A

第二節維生素D

第三節維生素E

第四節維生素K

第八章水溶性維生素

第一節維生素C

第二節維生素B1

第三節維生素B2

第四節煙酸

第五節維生素B6

第六節葉酸

第七節維生素Blz

第八節泛酸

第九節生物素

第十節膽鹼

第九章無機鹽

第一節鈣與磷

第二節鎂

第十章水、電解質和酸鹼平衡

第一節水

第二節鈉

第三節鉀

第四節氯

第五節水和電解質平衡的調節

第六節酸鹼平衡

第十一章微量元素

第一節緒論

第二節碘

第三節鐵

第四節鋅

第五節硒

第六節銅

第七節鉻

第八節鉬

第九節氟

第十節錳

第十二章植物化學物

第一節類胡蘿蔔素

第二節多酚

第三節萜類化合物

第四節有機硫化物

第十三章營養與基因表達

第一節營養素對基因表達的調控作用

第二節基因多態性對營養代謝和相關疾病的影響

第十四章營養與免疫功能

第一節免疫系統概況

第二節營養素的免疫調節作用

第三節其他有關物質的免疫調節作用

第四節結語

第十五章營養與自由基損傷的防治

第一節基本概念

第二節營養狀況與自由基穩衡性動態的關係

第三節營養對輻射損傷的防治

第四節營養對衰老、應激與劇烈勞動中自由基損傷的防治

第五節營養對疾病中自由基損傷的防治

第十六章營養素和藥物的相互作用

第一節藥物與食物及營養素相互作用的機制

第二節藥物對食物及營養素的作用

第三節食物及營養素對藥物的作用

第四節藥物與營養素或食物的特殊相互作用

第五節藥物-營養素相互作用的預防

第十七章食物過敏

第一節食物過敏的病因和發病機制

第二節食物過敏的診治

第十八章營養與應激反應

第一節引言

第二節應激反應條件下的代謝變化

第三節應激條件下介導代謝反應的主要因素

第四節營養補充對應激反應的影響

第十九章營養調查

第一節膳食調查

第二節體格測量及評價指標

第三節營養缺乏病的臨床體徵檢查

第四節營養狀況的實驗室檢查

第五節公共營養監測

第二十章膳食指南

第一節一般人群膳食指南

第二節特定人群膳食指南

第三節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

第二十一章營養缺乏病

第一節概論

第二節飢餓

第三節蛋白質能量營養不良

第二十二章營養狀況評定及營養風險篩查

第二十三章醫院膳食

第一節醫院常規膳食

第二節特殊治療膳食

第三節診斷用試驗膳食和代謝膳食

第二十四章證據支持的腸外與腸內營養支持

第一節引言

第二節腸外營養和腸內營養

第三節外科營養支持的管理與監測

第四節腸外營養支持的併發症及其預防

第二十五章創傷和感染

第一節創傷和感染後的臨床及代謝改變

第二節創傷和感染後腸道黏膜屏障損傷與腸道細菌移位

第三節創傷和感染病人的營養支持

第二十六章胃腸道疾病

第一節概論

第二節常見的胃腸道症狀

第三節食管疾病

第四節胃和十二指腸疾病

第五節小腸和大腸疾病

第六節乳糖不耐受症

第七節短腸綜合徵

第八節進食障礙

第二十七章肝膽胰疾病

第一節營養與肝臟疾病

第二節肝臟損傷

第三節脂肪肝

第四節肝硬化

第五節肝性腦病

第六節膽囊炎和膽石症

第七節胰腺疾病

第二十八章肥胖症

第一節肥胖的定義及診斷

第二節肥胖的發病原因

第三節肥胖者的營養代謝變化

第四節肥胖的危害

第五節肥胖的治療

第六節肥胖的健康教育和干預

第二十九章糖尿病

第一節概論

第二節糖尿病的醫學營養治療

第三節特殊情況下的醫學營養治療

第四節飲食的計算與計畫

第三十章高尿酸血症與痛風

第三十一章原發性骨質疏鬆症

第一節概論

第二節營養因素與骨質疏鬆

第三節診斷與治療

第三十二章遺傳性疾病

第一節遺傳病營養治療總論

第二節苯丙酮尿症

第三節有機酸代謝病

第四節糖原貯積症

第五節肝豆狀核變性

第六節一些遺傳綜合徵的營養治療

第三十三章心血管病的營養防治

第一節心血管病的發病率、分布特點及趨勢

第二節心血管病的危險因素

第三節膳食營養因素和心血管病危險因素的關係

第四節心血管病的醫學營養治療

第五節心血管病的膳食預防

第三十四章腎臟疾病

第一節概論

第二節腎小球腎炎和腎病綜合徵的醫學營養治療

第三節急性腎功能衰竭的醫學營養治療

第四節透析前慢性腎功能衰竭的醫學營養治療

第五節透析患者的醫學營養治療

第六節腎移植術後的醫學營養治療

第七節泌尿系統結石

第三十五章貧血

第一節缺鐵性貧血

第二節巨幼細胞貧血

第三十六章呼吸系統疾病

第一節營養不良對呼吸系統結構和功能的影響

第二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營養支持

第三節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患者的營養支持

第四節機械通氣患者的營養支持

第五節其他呼吸系統疾病患者的醫學營養治療

第六節呼吸系統疾病營養支持治療的合併症

第三十七章神經系統疾病與顱腦外傷

第一節神經疾病與顱腦外傷的營養代謝變化和營養支持

第二節部分神經疾病的醫學營養治療

第三十八章風濕病

第一節概論

第二節營養對炎症及免疫的影響

第三節營養對結締組織病的影響

第四節營養在風濕病中的作用

第五節醫學營養治療

第三十九章口腔疾病

第一節牙頜發育與營養

第二節齲病與營養

第三節牙周病與營養

第四節一些營養素缺乏及疾病狀態的口腔表現

第五節口腔黏膜病與營養

第六節口腔頜面外科疾病與營養支持

第四十章營養與癌症的防治

第一節癌症的發生率及流行趨勢

第二節膳食與癌症發生髮展的關係

第三節癌症患者的營養治療

第四節癌症的飲食預防

第四十一章愛滋病

第一節概論

第二節營養代謝

第三節營養支持與干預

第四十二章中醫食療

第一節中醫飲食療法發展概況

第二節中醫飲食療法的基本觀點

第三節食物的性能和作用

第四節食物的套用

第四十三章醫院營養科的管理

第一節醫院營養科的性質與任務

第二節行政管理及規章制度

第三節膳食質量保障措施及要求

第四節現代營養科計算機管理

第五節臨床營養質控標準

附錄一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

附錄二常用臨床營養學縮略語

附錄三臨床檢驗參考值

索引

後記(一)

後記(二)

……

圖書信息(二)

基本信息

書名:現代臨床營養學

圖書編號:1087261

出版社:人民軍醫出版社

定價:49.0

ISBN:780020618

作者:人民軍醫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9-01-01

版次:1

開本:16開

內容提要

臨床營養學是現代醫學綜合治療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組成部分。本書組織了國內具有豐富經驗和較高理論水平的專家編寫,是一本既有理論基礎又講述疾病營養治療與介紹臨床營養最新進展的參考書。全書共分11篇52章,主要內容包括總論、營養缺乏病與營養素過多所致疾病、營養標準與膳食指導、營養評價、臨床營養治療、中醫營養學、婦幼與老年人營養、有關研究進展等。其中預防癌症的膳食指導原則,婦幼營養,腎臟病

的營養治療,基因與營養以及條件性必需胺基酸等是目前國際上臨床營養研究的熱點。內容新穎,切合實際,是適合各級臨床醫師、營養師、醫學院校師生必的書籍。

圖書目錄

第一篇總論

第一章營養學的定義、發展簡史與臨床營養的二次革命

1.1.營養學的定義

1.2.營養學研究的兩個主要階段

1.3.營養學的分類

1.4.中國傳統營養學的發展簡史

1.5.西方營養學的發展簡史

1.6.臨床營養的二次革命

第二章中國目前的營養狀況和存在問題

2.1.我國人民目前的營養狀況與營養缺乏病

2.2.我國口前存在的營養不平衡與某些營養索攝取過多的問題

2.3.我國營養情況與開發中國家及發達國家的比較

2.4.我國與膳食有關的疾病

第二篇我國常見的營養缺乏病

第三章維生素A缺乏病

3.1.食物中維生素A的分布

3.2.發病情況

3.3.病因

3.4.臨床表現

3.5.診斷

3.6.預防與治療

3.7.維生素A過多症

第四章核黃素缺乏病

4.1.病因

4.2.臨床症狀

4.3.診斷

4.4.預防和治療

第五章缺鐵性貧血

5.1.血液學特徵

5.2.鐵的生理功能

5.3.病因

5.4.新生兒的貧血

5.5.嬰幼兒的缺鐵性貧血

5.6.成人的缺鐵性貧血

5.7.臨床症狀

5.8.亞臨床缺鐵性貧血

5.9.預防和治療

第六章缺乏維生素D和鈣的疾病——佝僂病、骨質軟化症和骨質疏鬆症

6.1.維生素D和鈣的營養生化作用

6.2.佝僂病

6.3.骨質軟化症

6.4.骨質疏鬆症

第七章地方性甲狀腺腫與克汀病

7.1.地方性甲狀腺腫

7.2地方性克汀病

第三篇膳食中營養素過多所致的疾病

第八章膳食與心、腦血管疾病的關係

8.1.膳食,尤其是脂肪對心血管病、腦血管病的影響

8.2.飲食習慣的改變與冠心病死亡率減少的關係

8.3.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8.4.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8.5.臨床觀察

8.6.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具體措施

8.7.關於膳食中膽固醇要不要限制的爭議

8.8.最近的研究:ω3脂肪酸

8.9.結論

第九章預防癌症的膳食指導準則

9.1.膳食影響癌症發生和發展的可能機制

9.2.脂肪與癌症

9.3.抗氧化營養素與癌

9.4.膳食纖維與癌症

9.5.預防癌症的膳食指南

9.6.致癌與預防癌症的食物及營養因素

9.7.變質食物、添加劑及包裝材料的致癌性

9.8.患腫瘤以後的營養情況與營養治療

9.9.結論

第十章食鹽與高血壓

10.1高血壓的定義

10.2.高血壓的分類與影響高血壓的各種因素

10.3.食鹽與人類進化的歷史

10.4.流行病學的調查研究

10.5臨床驗證

10.6.高血壓的發病機制

10.7.攝取高鹽對健康的危害

10.8.結論

第十一章肥胖

11.1.肥胖的定義與測定方法

11.2.體重

11.3.肥胖的類型

11.4.肥胖與膳食的關係

11.5.我國目前肥胖的發生率

11.6.肥胖的分類

11.7.人的一生中,容易發胖的兒個時期

11.8.發生肥胖的原因

11.9.肥胖對人體帶來的危害

11.10.肥胖的治療與預防

11.11.減肥的膳食指南

11.12.對減肥應有的科學態度

11.13.結論

第十二章營養與口腔的健康

12.1.營養對口腔的影響

12.2.營養素對齲齒的影響

12.3.齲齒的預防

12.4.牙周病

12.5.老年人的口腔疾病

12.6.對口腔保健有關的營養素

12.7.防治牙病的指南

12.8.結論

第十三章飲酒的營養衛生

13.1.酗酒的成因

13.2.過量飲酒是世界性的嚴重問題

13.3.中國人的飲酒習慣與其他國家有什麼不同

13.4.過量飲酒的危害性

13.5.酗酒的預防與治療

13.6結論

第四篇膳食中營養素供給量標準

第十四章世界各國營養素供給量標準的介紹

14.1.營養素供給量標準的定義與名稱

14.2.營養素供給量標準的簡史與提出的國家或地區

14.3.食物中各種營養素的介紹

14.4.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和世界衛生組織(WHO)推薦的營養素供給量標準

14.5美國推薦的每日膳食允許量(RDA)

14.6.制訂營養素供給量標準時所存在的問題

14.7.結論

第十五章中國推薦的每日膳食中營養素供給量標準

15.1.中國制訂膳食營養素供給量標準的簡史

15.2.第三、四次的修訂

15.3.第四、五次修訂的營養素供給量的比較

15.4.我國每日膳食中營養素供給量的說明

15.5.第六次修訂的我國每日膳食中的營養素供給量標準

15.6.我國台灣地區的每日營養素建議攝取量

15.7.結論

第五篇膳食指導方針

第十六章世界各國膳食指導方針的介紹

16.1.提出膳食指導方針的原因

16.2.膳食指導方針的簡史

16.3.世界各國的膳食指導方針

16.4.膳食指導方針中的其它建議

16.5.中國台灣省的飲食指標和每日飲食指南

16.6.今後膳食指導方針要達到的目標

16.7.結論

第十七章制訂我國膳食指導方針的建議

17.1.吃多樣化和平衡的膳食

17.2.維持適宜的體重

17.3.避免吃太多的脂肪尤其是飽和脂肪

17.4.吃有豐富澱粉和纖維的食物,少吃精糖

17.5.避免吃太多的鈉

17.6.要少喝酒,少抽菸

17.7.結論

第十八章病人的膳食指南

18.1.在治療疾病時,有些藥物會發生副作用,進行手術以後覺得疼痛,影響食慾,怎么辦?

18.2.病人沒有食慾時,怎么辦?

18.3.病人嘴中有異味時,怎么辦?

18.4.病人發生噁心嘔吐時,怎么辦?

18.5.病人如果有口腔或咽喉的病變,影響吃食物,怎么辦?

18.6.病人如果腹瀉、便秘、腹脹與胃痛,怎么辦?

第六篇臨床營養評價

第十九章醫院病人的營養代謝變化

19.1.概況

19.2患病時的代謝變化

19.3.重病人的代謝

第二十章醫院病人的營養評價方法

20.1.住院病人的營養評價方法

20.2.膳食與營養評價

20.3.醫院病人蛋白質熱量營養不良的評價與治療原則

第二十一章病人的膳食調查與熱能消耗調查

21.1.膳食調查

21.2.熱能消耗調查

第二十二章電子計算機在臨床營養中的套用

22.1.計算機的軟硬體環境

22.2.食物營養成分資料庫

22.3.食物營養成分資料庫軟體操作說明

22.4.治療膳食資料庫

22.5.治療膳食資料庫軟體操作說明

22.6.勞動熱量消耗資料庫

22.7.勞動熱量消耗資料庫軟體操作說明

第二十三章肝病病人臨床營養評價的研究

23.1.調查內容和方法

23.2.結果

23.3.討論

23.4.結論

第二十四章臨床營養評價的進展

24.1.BCA臨床營養評價方法的進展

24.2.對BCA臨床營養評價方法的評述

24.3.SGA臨床營養評價方法

24.4.BCA與SGA兩種臨床營養評價方法的比較研究

第七篇臨床營養治療

第二十五章心血管疾病的營養治療

25.1.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

25.2.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

25.3.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

25.4.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的改變

25.5.心血管疾病的飲食治療

第二十六章胃腸道疾病的營養治療

26.1.消化性潰瘍的營養治療

26.2.急性胃炎的營養治療

26.3.慢性胃炎的營養治療

26.4.便秘的營養治療

26.5.腹瀉的營養治療

26.6.嬰幼兒腹瀉的營養治療

第二十七章腎臟病的營養治療

27.1.概論

27.2.幾種主要腎臟病的營養治療

27.3.α-酮酸療法

27.4.透析治療膳食

27.5.腎移植術後膳食

27.6.泌尿系統結石

第二十八章糖尿病的營養治療

28.1.營養治療

28.2.特殊情況下營養治療的原則與要求

28.3.糖尿病的併發症

28.4.糖尿病病人食物的選擇

28.5.糖尿病病人飲食的計算與計畫

28.6.食譜計算與計畫

28.7.結論

第二十九章外科病人的營養治療

29.1.外科病人的營養概述

29.2.手術前後的飲食

29.3.常見外科疾病手術後的營養治療

29.4.外科病人營養支持的途徑

第三十章傳染病的營養治療

30.1.感染傳染病後,很容易發生“三少一多”的營養問題

30.2.傳染病營養治療的基本原則

30.3.麻疹的營養治療

30.4.百日咳的營養治療

30.5.痢疾的營養治療

30.6.傷寒病的營養治療

30.7.病毒性肝炎的營養治療

30.8.肝性昏迷的營養治療

30.9.肝硬化頑固性腹水的營養治療

30.10.脂肪肝的營養治療

第三十一章膽囊、胰腺疾病的營養治療

31.1.膽囊疾病的營養治療

31.2.胰腺疾病的營養治療

第三十二章痛風的營養治療

32.1.病因

32.2.臨床表現

32.3.痛風的併發症

32.4.痛風病的診斷

32.5.痛風病的營養治療

第三十三章放射損傷的營養治療

33.1.慢性放射病的營養治療

33.2.急性放射病的營養治療原則及其依據

33.3.急性放射病的營養治療措施及其效果

第三十四章管飼療法(勻漿膳)

34.1.性質和特點

34.2.適應證

34.3.膳食原則和要求

34.4.管餵方法及數量

34.5.勻漿膳的內容、配製方法及其營養素含量

34.6.勻漿膳的特點

34.7.管餵可能出現的反應與需要注意的問題

第三十五章腸內營養製劑——要素膳

35.1.要素膳的組成及其營養素來源

35.2.要素膳的分類

35.3.要素膳的一般性質

35.4.要素膳的生理性質

35.5.要素膳的臨床套用

35.6.家庭腸內營養

35.7.腸內營養與靜脈營養的比較

35.8.結論

第三十六章靜脈營養

36.1.病人營養狀態的判斷

36.2.臨床營養狀況評價方法

36.3.靜脈營養的適應證

36.4.靜脈營養製劑

36.5.套用全靜脈營養輸液的合併症

36.6.靜脈營養的實施及其監測與護理

36.7靜脈營養的研究進展

第八篇中醫營養學

第三十七章中醫營養學與現代營養學的比較

37.1.概論

37.2.中醫營養學與現代營養學的比較

37.3.討論

第三十八章藥膳

38.1.藥膳定義

38.2.藥膳配製的原則及注意事項

38.3.藥膳的烹調方法

38.4.幾種常用藥膳

附錄:藥食兼用食物

第三十九章肝病的中醫藥膳療法

39.1.肝病微量元素藥膳療法

39.2.肝病調控免疫藥膳療法

39.3.肝病抗脂質藥膳療法

39.4.抗自由基藥膳療法

第九篇婦幼營養與老年營養

第四十章婦女、孕婦與乳母的營養

40.1.婦女的經前綜合徵與營養

40.2.婦女的避孕與營養

40.3.妊娠期的生理特點

40.4.妊娠期的營養需要

40.5.妊娠期的膳食

40.6.妊娠期營養不良的影響

40.7.授乳期的營養需要與膳食

第四十一章嬰幼兒營養

41.1.兒童的營養需要

41.2.嬰幼兒餵養

41.3.母乳與嬰兒配方乳的比較

41.4.餵養問題

41.5.幼兒膳食的調配

第四十二章老年營養

42.1.自然壽命與期望壽命

42.2.我國人民與世界各國人民壽命的變化

42.3.人類壽命與膳食模式及生活方式的關係

42.4.各種營養素對延長壽命的探討

42.5.各種營養素影響老年人健康的問題

42.6.老年營養存在的問題與發展趨勢

42.7.老年人的生理生化特點

42.8老年人的膳食指南

第十篇營養學的新進展與動向

第四十三章臨床營養的研究動向

43.1.心腦血管疾病

43.2.糖尿病

43.3.慢性腎功能衰竭

43.4.多器官功能衰竭

43.5.中西醫結合的營養治療

43.6.臨床營養專業人員的職責

第四十四章基因、營養與遺傳性代謝疾病

44.1.基因、環境與生命表達

44.2.遺傳性代謝疾病概念的發展

44.3.基因疾病中酶缺陷的概念

44.4.基因與環境因素的關係

44.5.基因疾病的病因學

44.6.對遺傳性代謝疾病的治療

44.7.結論

第四十五章胺基酸研究的進展——條件性必需胺基酸

45.1.牛磺酸

45.2.精氨酸

45.3.谷氨醯胺

第四十六章營養與活性氧

46.1.營養素在活性氧產生與清除中的作用

46.2.營養缺乏或不良對活性氧產生與清除的影響

46.3.食物的抗氧化效能

第四十七章微量元素的特性

47.1.鋅

47.2.碘

47.3.氟

47.4.鉬

47.5.硒

47.6.鐵

47.7.錳

47.8.銅

47.9.鉻

47.10.鍺

第四十八章維生素E的研究進展

48.1.概況

48.2.維生素E的三大生物學特點

48.3.維生素E的主要生物學功能

48.4.常見的維生素E缺乏病

48.5.維生素E的近代研究成果

第四十九章如何查閱臨床營養文獻與進行臨床營養研究

49.1.如何查閱臨床營養文獻

49.2.如何進行臨床營養研究

49.3論文撰寫

第十一篇臨床營養管理、營養諮詢與營養學中的偽科學

第五十章營養科的管理體制與規範

50.1.體制、編制、歸誰領導

50.2.機構設定、規章制度

50.3.規範與要求

附錄:三級甲等醫院營養科達標要求

第五十一章如何在醫院中開展營養諮詢門診

51.1.諮詢的程式與工具

51.2.諮詢成功的關鍵

51.3.如何了解諮詢者的營養情況

51.4.營養諮詢舉例(肥胖病)

51.5.各種疾病與營養的關係

51.6.部分營養素防治疾病的作用

51.7.藥物對營養的影響

第五十二章食品科學與營養學中的時尚、偏見與偽科學

52.1.概論

52.2.在社會上流行的錯誤偏見

52.3.保健食品(又稱功能性食品)存在的問題

52.4.有關維生素的問題

52.5.綠色食品問題

52.6.結論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