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氏絲蟲

班氏絲蟲

班氏絲蟲病是由班氏絲蟲寄生於人體淋巴系統所引起的慢性寄生蟲病,由蚊蟲傳播。早期臨床特徵主要為淋巴管炎和淋巴結炎,晚期因淋巴管阻塞形成象皮腫。

班氏絲蟲

班氏絲蟲屬線性動物門,線蟲綱,鏇尾目。
班氏絲蟲體長244~296μm,體寬7.5~10μm,有,不被染色。頭間隙較短(1:1~2),尾部無尾核。

疾病概述

1、傳染源 班氏絲蟲只感染深微絲蚴血症者為惟一傳染源(包括病人和無症狀帶蟲者),自然界尚未發現班氏絲蟲有貯存宿主。
 2、傳播途徑 傳播媒介為蚊蟲,我國北緯32以北主要淡色庫蚊,以南以致倦庫蚊為主。
3、易感人群男女老幼皆易感。夏秋季節適於蚊蟲繁殖及微絲蚴在蚊體內發育故發病率以每年5—11約束為高。人體感染絲蟲後僅產生地水平免疫力,故可反覆感染。

描述

班氏絲蟲病是由班氏絲蟲寄生於人體淋巴系統所引起的慢性寄生蟲病,由蚊蟲傳播。早期臨床特徵主要為淋巴管炎和淋巴結炎,晚期因淋巴管阻塞形成象皮腫。
病理生理 絲蟲病的發病與病變主要由成蟲引起,感染期幼蟲亦起一定作用,與血中微絲蚴關係不大。病變發生髮展取決於絲蟲種類、機體免疫反應、感染頻度、感染期幼蟲進入人體數量、成蟲寄生部位以及是否合併繼發感染等因素。在幼蟲進入機體發育為成蟲過程中,幼蟲與成蟲的代謝產物以幼蟲蛻皮液、蟲體子宮內排泄物以及死蟲的裂解物均可引起局部淋巴系統的組織反應及全身過敏反應,表現為周期性發作的淋巴管炎、淋巴結衍及絲蟲熱等。晚期表現則為淋巴組織病理改變及繼發細菌感染的結果。
目前認為,免疫機制是產生病理改變的主要原因。免疫反應與淋巴系統的損害有關,急性淋巴管(結)炎被認為屬1型或3型變態反應,組塞性絲蟲病組屬4型邊帶反應。早期以滲出性炎症為主,淋巴結充血,淋巴管壁水腫,管腔內充滿粉紅色蛋白質液體和嗜酸性粒細胞。繼之,淋巴結和淋巴管內出現肉牙腫性反應,肉牙腫中心為變形的成蟲和嗜酸性粒細胞,周圍繞以纖維組織和上皮樣細胞,上有膽量淋巴細胞和漿細胞,類似結核結節。由於淋巴管內皮細胞增生,內膜增厚和纖維化管腔中形成息肉或纖維性栓子,最後淋巴管形成纖維索狀物,即為閉塞性淋巴管內膜炎。淋巴系統發生阻塞導致遠端淋巴管內壓力增高形成淋巴管曲張,甚至組織內,因其蛋白含量高,不斷刺激纖維組織增生使皮下組織增厚、變硬而形成象皮腫。由於局部巡循環障礙,皮膚抵抗力降低易引起繼發性細菌感染,使象皮腫加重及惡化,甚至出現局部潰瘍。

馬來絲蟲和班氏絲蟲對人體危害的不同

1.兩種絲蟲都以蚊為傳播媒介,但馬來絲蟲的主要媒介蚊種是中華按蚊和嗜人按蚊,班氏絲蟲的主要媒介蚊種是淡色庫蚊和致倦庫蚊。兩種絲蟲都寄生於人體淋巴系統,但馬來絲蟲主要寄生於人體汪部淋巴系統,班氏絲蟲除寄生於人體淺部淋巴系統外,還可寄生於人體深部淋巴系統。
2.急性期兩種絲蟲都可引起發熱,淋巴結炎,淋巴管炎,肢體淋巴水腫,但在馬來絲蟲,淋巴結炎,淋巴管炎多見於肢體,而班氏絲蟲,除見於肢體外,還見於男性生殖器官,出現精索炎,副睪炎,睪丸炎。慢性期兩種絲蟲都可引起象皮腫,但馬來絲蟲引起的象皮腫見於膝以下的小腿,偶見於肘以下手臂,不發生於生殖器官;班氏絲蟲引起的象皮腫常見於下肢,包括大腿和小腿,還可見於陰囊,手臂陰莖,陰戶和乳房。此外,班氏絲蟲還可出現鞘膜積液和乳糜尿。兩種絲蟲都具夜現周期性,但馬來絲蟲微絲蚴出現的高峰期在8AM-4AM,而班氏絲蟲微絲蚴出現的高峰期在10PM-2AM。在自然界,班氏絲蟲無保蟲宿主,馬來絲蟲有保蟲宿主。

生活史

在蚊體內的發育

當蚊刺吸絲蟲病人或帶蟲者的血液時,宿主血液里的微絲蚴被蚊吸入胃內,脫去鞘膜,穿過胃壁,經體腔侵入胸肌,在胸肌內發育成臘腸蚴。臘腸蚴繼續發育,成為細長、活躍的絲狀蚴。絲狀蚴是絲蟲的感染階段。絲狀蚴離開胸肌到達體腔,其中部分到達蚊的下唇。

在人體內的發育

感染絲蟲的蚊刺吸人血時,絲狀蚴自蚊下唇逸出,經吸血的傷口或正常皮膚鑽入人體。絲狀蚴侵入人體,先進入淋巴管,然後移行到大淋巴管和淋巴結內寄居,並發育為成蟲。班氏絲蟲除寄生在淺部淋巴系統外,還可寄生在深部淋巴系統,主要在下肢、陰囊、腹股溝、腹腔、腎盂等部位的淋巴組織中,雌蟲和雄蟲互相纏繞、交配,雌蟲產出微絲蚴。微絲蚴隨淋巴液經胸導管進入血液循環。微絲蚴白天滯留在肺毛細血管中,夜間則出現於外周血液,這用現象成為微絲蚴的夜現周期性。關於微絲蚴夜現周期性的原因,至今尚未明了,但很可能與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與抑制 活動有關。當人入睡時,迷走神經興奮,肺毛細血管擴張,微絲蚴進入外周血液中;而白天迷走神經抑制,肺毛細血管收縮,絕大多數微絲蚴被滯留在肺毛細血管內。一般微絲蚴出現的時間為夜間10時至次日清晨2時。一半在夜間9點以後,就能在外周血液中查獲微絲蚴。微絲蚴在人體內可存活2~3個月。成蟲的壽命一般為4~10年,也有長達40年者。

致病

急性期超敏反應及炎症反應

幼蟲在人體內的發育及成蟲生活過程中的代謝產物、幼蟲蛻皮液及蛻下的外皮、雌蟲子宮的分泌物、死蟲及其分解產物等,均能刺激機體產生超敏反應及炎症反應。臨床表現出淋巴管炎、淋巴結炎、丹毒樣皮炎。發作時上下肢可見皮下一條紅線離心性延伸,稱逆行性淋巴管炎,俗稱“流火”、班氏絲蟲長寄生於陰囊內的淋巴管,可發生精索炎、附睪炎及睪丸炎。在發生淋巴管炎、淋巴結炎等局部症狀的同時,患者出現畏寒、發熱等症狀,臨床稱為絲蟲熱。有的患者僅有畏寒、發熱症狀,而無局部症狀,可能為深部淋巴管炎和淋巴結炎所致。

慢性期淋巴系統阻塞病變

急性期病變不斷發展,淋巴管炎、淋巴結炎反覆發作,導致淋巴管和淋巴結內增生性肉芽腫形成。隨後,大量的纖維組織增生,引起淋巴管腔狹窄或阻塞,淋巴液回流受阻,阻塞部位以下的淋巴管內壓力增高,以致淋巴管曲張甚至破裂,大量的淋巴液流入周圍組織。由於阻塞部位不同,臨床表現也不同。
象皮腫 淋巴液流入皮下組織形成象皮腫,淋巴液刺激皮下組織,引起纖維組織增生,使局部皮膚逐漸增厚、變粗、變硬和溫度降低,類似象皮,故名象皮腫。臨床上常出現下肢象皮腫和陰囊象皮腫,也可引起上肢象皮腫、乳房象皮腫和陰唇象皮腫。
睪丸鞘膜積液 阻塞發生在精索、睪丸淋巴管時,淋巴液可流入鞘膜腔,引起睪丸鞘膜積液。在積液中,有時可以查到微絲蚴。
乳糜尿 腹主動脈前淋巴結或腸乾淋巴管阻塞後,造成壓力淋巴管壓力增高,從小腸吸收的乳糜經淋巴乾反流至腎淋巴管,引起腎乳頭的淋巴管曲張破裂,乳糜隨尿液排除,使尿液呈現乳白色,既為乳糜尿。在乳糜尿中,有時也可查獲微絲蚴。

人體內十大寄生蟲

寄生蟲指一種生物將其一生的大多數時間居住在另外一種動物——稱為宿主或寄主(host)上,同時,對被寄生動物造成損害。
自然科學——生物學>>>回到科學頻道
鉤蟲是鉤口科線蟲的統稱,發達的口囊是其形態學的特徵。是寄生人體的鉤蟲,主要有十二指腸鉤口線蟲,簡稱十二指腸鉤蟲;美洲板口線蟲,簡稱美洲鉤蟲。另外,偶爾可寄生人體的錫蘭鉤口線蟲,其危害性與前兩種鉤蟲相似。
疥癬蟎學名是“Sarcoptes scabiei var. hominis”,人們通常稱它為疥蟎,這種寄生蟲是通過身體接觸進行傳播的。
似蚓蛔線蟲是人體內最常見的寄生蟲之一。成蟲寄生於小腸,可引起蛔蟲病。此外,犬弓首線蟲(簡稱犬蛔蟲)是犬類常見的腸道寄生蟲,其幼蟲能在人體內移行,引起內臟幼蟲移行症。
扁形血吸蟲寄生於人體的血吸蟲在形態、生理和生活史等方面,有許多不同於其它人體寄生吸蟲,如血吸蟲系雌雄異體;成蟲在腸系膜靜脈或膀胱靜脈叢寄生,蟲卵從糞或尿中排出,因蟲種而異;尾蚴的尾部分叉,在水中經皮膚侵入縮主;生活史中無雷蚴和囊蚴階段。
絛蟲是一種巨大的腸道寄生蟲,普通成蟲的體長可以達到72英尺。扁形動物門的1綱。全部營寄生生活。成蟲寄生於脊椎動物,幼蟲主要寄生於無脊椎動物或以脊椎動物為中間宿主。
蟯蟲又叫線蟲,外形恰似一條白線,長度大約2厘米(約半寸),寄居在兒童的大腸內,有時隨兒童的糞便排出,在糞便中可見無數白色小蟲蠕動,這便是蟯蟲。
班氏絲蟲體長244~296μm,體寬7.5~10μm,有鞘,不被染色。頭間隙較短(1:1~2),尾部無尾核。
弓形蟲是細胞內寄生蟲。寄生於細胞內,隨血液流動,到達全身各部位,破壞大腦、心臟、眼底,致使人的免疫力下降,患各種疾病。
賈第蟲寄生人體小腸、膽囊主要在十二指腸,可引起腹痛、腹瀉和吸收不良等症狀,致賈第蟲病(giardiasis),為人體腸道感染的常見寄生蟲之一。
阿米巴蟲原生動物門肉鞭動物亞門肉足總綱根足綱變形目變形蟲科的一屬,音譯阿米巴

人體體內十大寄生害蟲

人類與寄生蟲之間存在著共生關係,這些寄生蟲和微生物甚至能夠改變人類的身體狀況和人類進化。然而同時寄生蟲對於人體的損害卻超過了益處。目前,英國《新科學家 雜誌》撰文列舉了最普通的十大人體寄生蟲,它們對人體都是有害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