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禽記

珍禽記

元悟空所著的《珍禽記》是一部長篇言情小說,講述了民國時期的豪門幼子羽飛,因戰亂流落梨園,並在後來與點鶯、賽燕等人纏綿悱惻,離合悲歡的傳奇故事。書中的戲子們在舞台上演繹著傳奇,也在他們所處的那動亂的年代中演繹著各自的傳奇。

內容簡介

珍禽記珍禽記

一個顛沛流離的亂世,一段纏綿悱惻的情緣,一則千劫未滅的民國傳奇
流落梨園的豪門幼子,頻遭各階層男女欽慕,縱然青梅竹馬,怎敵宿命離合。綺窗朱戶濃蔭滿,繞砌苔痕青遍。碾玉成塵,埋香作冢,一霎光陰都變。肋人淒戀,有樹底嬌鶯,梁間乳燕。剩粉遺芳,亭亭倩女可能見?
民國,一個傳奇輩出的年代;梨園裡,一群演繹傳奇的戲子。 羽飛何其有幸,與家人失散後得師傅收留,免於貧病飢餓,更因一朝登台,聲動四方,引來無數愛慕眼波。卻無奈,與茗冷志趣相投,但因血緣關係無緣相親,只得隔海相眺;得點鶯厚愛,亦連累她死去生命,賽燕更為羽飛傾其所有,最終卻也終究成空,徒留百年長恨。 然他又何其不幸,身世飄零、感情變幻,猶在其次,更因為那個風起雲湧的動亂時期,上至豪門貴胄、下達市井小民,莫不各懷悲愴,正所謂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國破家亡、風雨飄搖之期,又有誰能夠得到長久的幸福呢?
有道是“黃土壠頭白骨,紅綃燈底鴛鴦。國破山河碎,何處是故鄉”今朝且挑銀燈,輕釋卷,慢慢品味這段精彩紛呈、愛恨難盡的傳奇故事。
值得一提的是,本書每一章的標題用的都是一句充滿古詩意境的七言,更突顯了本書的古典韻味。

作者簡介

戴明,筆名白焰、元悟空。歷任全國政協辦公廳《人民政協報》“兩會”特別執行主編,中國消基會《商品與質量》主編,中國科協《環境與生活》編委、專題部主任,北京安徽企業商會理事等職務。
他先後採訪過全國政協副主席王忠禹、李蒙、阿不來提、全國政協常委,中國佛教協會會長一誠法師等近百名全國政協委員。他的紀實作品《1992——鄧小平南方之行》已由中國文史出版社出版發行,並著有《戀戀風塵》等散文隨筆。

編輯推薦

2008暖冬最動人的長篇巨製,晉江文學網熱力推薦。
這是一段傳奇,豪門幼子,流落梨園,眾人仰慕傾羨,奈何宿命離合變遷。
這是一個故事,歲月流轉,恩恩怨怨,不知痴纏紅線,還是曲誤周朗顧盼。
國破山河夢斷,大時代下,又有幾人可以從命運的洪流中逆轉。
白羽高飛翅斷,妖鶯乳燕,終還是人世間一場離合曲終人散。
晉江官推小說《珍禽記》,為您奉上一場文字的饕餮盛宴。

圖書目錄

引子
第一章 明珠投暗起風塵
第二章 芳菲桃李盛梨園
第三章 畫屏燈火徹樓台
第四章 豆蔻羞捻桃花槍
第五章 新蕾初綻為君妍
第六章 燕語鶯聲婉轉開
第七章 多情豈止春庭月
第八章 絆惹東風催愁來
第九章 取次花叢懶回顧
第十章 亂彈冰弦慕周郎
第十一章 紅藕香殘玉簟秋
第十二章 錦瑟無端意凝結
第十三章 遠別始知離恨短
第十四章 等閒只語平微瀾
第十五章 天涯鶯啼聲聲怨
第十六章 彩蝶無風自翩躚
第十七章 自拈裙帶結同心
第十八章 天教憔悴瘦清姿
第十九章 青萍無主為誰逐
第二十章 楊柳逶迤愁遠道
第二十一章 芙蓉著雨胭脂落
第二十二章 未解相思幽寂濃
第二十三章 碧紗簾輕如水
第二十四章 白雲辭色滿蒼梧
第二十五章 此情無計可消除
第二十六章 正是玉人腸斷處
第二十七章 今夜頻將明燭剪
第二十八章 彩室箏簫相對鳴
第二十九章 烏雲壓城城欲摧
第三十章 薄緣未果拈花笑
第三十一章 瀟瀟風冷欲蒼茫
第三十二章 葉落歸根子在枝
第三十三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
第三十四章 繾綣許來千般願
第三十五章 山河破碎風飄絮
第三十六章 猙獰鐵蹄無間獄
第三十七章 剎那鶯飛春已盡
第三十八章 凋落成塵不堪折
第三十九章 飄零故燕築舊巢
第四十章 空枕啼血隔幽冥
第四十一章 日暮鄉關何處是

精彩書齋

第一章 明珠投暗起風塵
滾滾的黑煙飛一般壓過來了,如同漲潮的海水一般,裹挾著嗆人的灰風,漫過城牆,一浪挨一浪地捕捉著渡口上蠕動的人流。
蒼白的長江被蒙在淺黑的硝煙里,驚懼地顫抖。天和地黑成一片,那崩天裂地的爆炸聲中,人流發出的嘈雜聲,撼得江面上兩艘滿載的輪船不停顛簸,然而渡口的人潮,像開了閘的瀑布一般,向那兩隻已經“嗚嗚——”長鳴的輪船上傾瀉而下。
石媽用雙手死死地抱緊了剪票口的一根木頭柱子,有人挑著擔子從她身邊拚命地擠過去。她的兩手幾乎要抱不住那根木頭,包著頭巾的婦女和扛著被卷的男人一個個地由她背後蹭了過去。石媽低下頭看了看兩個孩子,大聲喊道:“抱緊我!抱緊我!”她接著便抬起頭來,用力吸了一口氣,竭盡全力地對著岸上的人潮叫喊:“太太!太太!先生——”一面喊,一面吃力地在那些豆粒般大小的人頭中尋找一位戴裘皮帽的年輕女子和一位戴禮帽的紳士。
“娘!娘!”是石媽十六歲的兒子立峰在嚷,“娘!船要開了!”
“等等太太呀!”石媽哭了,拿手抹了把眼淚,絕望地嘶叫,“太太——先生——太太——先生——”
“這位大嫂!兵荒馬亂的,就別找了!”
說話的人看到石媽放聲大哭,便也提高了聲音嚷:“你還是讓開路吧!北洋軍就要破城了!新軍敗了!”
“太太——”
“轟”的一聲巨響,剪票口的木柵欄被人潮沖塌了,石媽下意識地一鬆手,才沒有隨著那股強力倒下去,然而不等她站穩身子,就被後面的人一推,踉踉蹌蹌地就衝到了江邊,幸好兩個孩子始終緊緊地跟著她,才沒被人潮衝倒。石媽剛鬆了口氣,身後又是一緊,立時向前一撞,便上了甲板,渾濁的江水在漸漸移動的船身邊掀著幾米高的巨浪,石媽慌了神,而膝下一直沒出聲的孩子又“哇”的一聲哭起來:“媽媽——”
“少爺!少爺不要哭了!”石媽想把五歲的小克抱起來,卻根本彎不下腰,只能將立峰和小克護在膝前,這才想起來撩撩滿頭的亂髮。
小克兩隻小手拚命攥著石媽的黑府綢燈籠褲,連哭帶嚷地道:“我們去廣州!我聽媽媽說,從廣州到香港去……石媽,我們去廣州找媽媽……”
石媽如夢方醒地抬起頭來,看看四周密密麻麻的人群問:“這艘船是去廣州嗎?”
“那一艘去廣州。這艘去上海。”不知誰回答了一句。
、 石媽急了,不要命地向船梯那裡擠:“讓一讓!讓一讓,我要下船!請讓一讓!”
人群如同石壁一般紋絲不動,石媽偶然間一抬頭,卻見船舷外黑乎乎的一頃江水,直連到迷迷濛蒙的天際,回首顧盼南京碼頭,不知何時已成為極遙遠的一線黑岸了。
上海碼頭的氣象比南京江岸要平和得多。雖然從江輪上下來的一群人衣衫襤樓,不多時也都散盡,和南京馬路上一樣的黃包車來來回回地跑,漆黑油亮的外國汽車也隨處可見。正對著碼頭的,是一幢尖頂的洋樓,有些像西北歐鄉間的教堂。那淡灰的磚樓頂部,是一面碩大的羅盤鍾。
石媽在那不緊不慢的鐘聲里緊鎖住眉。立峰和小克兩個孩子一聲不響地跟著自己。才出渡口,街邊就是一溜小吃攤,架在爐膛上的蒸籠和湯鍋。一隻只都冒著熱氣,香噴噴地連成一團濃霧,很像每天早晨長江上的那種白白的江霧。
“姆媽!老好吃的湯包!”不知哪個攤主在向石媽兜攬生意。石媽只是搖了搖頭,卻又不由看了兩個孩子一眼。立峰畢竟十六歲了,比較能控制一點,而五歲的小克就不同了,一雙眼睛緊緊地盯著攤主手裡的兩個小湯包,目光異樣炯亮。
攤主瞧著小克,帶笑地把手一揮,“小少爺,嘗一個啦!”
石媽見這樣子,生怕小克站住不走,便將小克的小手一拉,幾步便從這些桌子裡插了出去,拐進一條弄堂。
弄堂打掃得倒還乾淨,石媽乏力得很,顧不得什麼,揀了個青石條,便坐了下來。小立峰也跟著坐下,唯有小克嫌髒,不肯坐,將兩隻小手插在褲兜里,筆直地站著,開口道:“石媽,咱們去廣州吧。”
石媽發了半天的呆,方開口說:“在南京上船的時候,包袱弄丟了,哪裡有錢買船票!”
小克不做聲,低下頭悶悶地,便小聲地哭起來了。小立峰忽然說:“少爺,你的紐扣不是金做的嗎?那都是錢吶!”
小克愣了一會兒,說:“有金子管什麼用呢?”
“買船票呀!去香港找太太!”小立峰從地上一下跳起來,兩隻手向前一抓,將小克兩個衣扣扯下來了。
晚上在旅店借宿時,石媽很快便扯開了鼻鼾,小立峰窩在石媽的腳頭,早已睡熟。只聽得半開的窗戶外面,有店主人走動和說話的聲音,時而還有一兩聲潑水的聲音,便再沒有動靜了。
小克將被子蒙著頭,睜著眼看著那輪月亮發怔,看了好半天的月亮,看得眼睛都酸了,用手一揉,卻是濕的。月亮里依稀有棵桂樹的影子,桂樹長得又高又密,斜斜的,恍惚有個小人在砍那月桂。小克不由想起嫦娥的故事來了,嫦娥奔月是媽媽說了幾遍的老故事,想起嫦娥,就想到媽媽了。媽媽頸窩那有一對紅痣,襯在雪白的皮膚上,就像小白兔的紅眼睛。小克擦了擦眼淚,他記得媽媽很好看,嫦娥一定就長得和媽媽一樣。不知不覺地,小克便把兩隻手從被子裡伸出來,想抱那輪白白的胖月亮,可是一伸手,才知道月亮老高老遠,小克將兩手向月亮拜了拜,忽見一道炫目的光華刺入眼帘,小克瞧清楚那光華是右手大拇指的戒指上折射出來的。那是一枚真正的鑽石戒指,前幾天才戴上,因為小克五歲了。小克記得,是爸爸、媽媽和他一起到首飾店裡,讓他自己挑的。他還記得爸爸說:“還真識貨呢!真鑽石!”聽爸爸的口氣,應該是很貴重的東西。
小克想到這裡,很小心地把戒指褪了下來,對著月光一看,發現那指環上刻著小字,但是他不認識那幾個字,小克拿著戒指玩了一會兒,便坐起來,把戒指的扣環拉開了些,脫掉了腳上的絲襪,把戒指套在左腳的大拇指上,再穿上襪子,小心翼翼地放直了腿,鬆了一口氣。仔細檢查全身上下,袖子上還有個黃金袖扣,用牙咬下來藏在褲袋裡。
月亮靜靜地照著,小克裹緊了被子,向著月亮閉起眼睛。
石媽帶著立峰和小克兩個孩子,一直趕到渡口,才停下來歇一口氣。石媽站在一個角落裡,只是瞅著剪票口看。本來她還有餘錢去買廣州的船票,誰知上了一次外灘,回來便找不著錢了,竟丟了個千乾淨淨。這還事小,住了半個月的旅店,還差幾天房錢,趁店主人沒理會,悄悄地帶上兩個孩子跑到渡口,只想混上船去,誰知看了一會兒,那渡口井然有序,一絲不亂,驗票上船,一個也矇混不進去。石媽越看越急,抬手在額頭上一抹,倒抹了一頭的汗,正惶急間,不知由何處走來一個人。
這人穿著玄色的絲夾襖,戴著頂同色的洋呢絨禮帽,一條中式的寧綢褲,胸前的襟縫裡斜掛著一條明晃晃的金表鏈,氣度十分安詳。他將石媽略打量了一下,又看看兩個孩子,便問:“這位大嫂,可是遇到難處了?”
石媽聽這人一口順溜兒的京片子,想也是外地來滬的,便點了點頭,很想從頭細細地說,又覺不妥,遲疑了半晌,才嘆口氣道:“想去廣州,沒錢買船票……”
那人“喔”了一聲,說:“廣州也不太平呀,幹嗎去廣州呢?”
石媽兩手扶著小克的肩膀,向前推了一推道:“總是為了少爺,不然我就帶著孩子回湖南了。”石媽見這人舉止有度,不像是邪路上的人,便把經過揀要緊的略說了一說。
那人並不立即回話,半昂著頭,望向空中,似乎在想什麼似的,好久才把頭一低道:“原來是南京來人。那是幾號呀?”,
“九月二號,”石媽又說,“本歷的八月初四。”
那人似乎吃了一驚,隨即向一旁走了幾步,石媽跟了過去,他才壓低聲音說:“實話告訴你,大嫂,九月二號南京去廣州的船,半道兒上就翻了,一個人也沒留下來。”
石媽似是挨了霹靂一般,半晌作聲不得。
那人便嘆了口氣,說:“我看,你還是回老家去吧。”
石媽很費勁才忍住淚水,嗚咽地說:“可我哪兒來的錢呢?”
那人不以為然地將手一指:“那不是?!”
石媽順他所指看去,卻是立峰和小克兩個孩子,不由吃了一驚,連哭都忘了,怵然地望著那個人。那人笑了一笑,說道:“你是沒出過門,不明白外頭的事兒,一個孩子,值不少銀元吶!要是擔心孩子受苦,就找個好點兒的人家,比跟著你不強多了?”
石媽聽他這么說,直發了半天的愣,吃吃地道:“先生的意思,哪一個值錢呢?”
“大的好養,就是不貼心,小的又太小。”那人揣摩了一會兒,才最後說,“還是大的吧,你去問問。”
石媽慌得要哭,哀哀地道:“那不行!那不行!”那人看了石媽一眼,說:“你自己瞧著辦吧,我還得去辦事兒。”
“先生!先生!”石媽急得一把拖住,那人便回過頭來,卻是不願久等的樣子。石媽往四處一看,見地生人疏,一時情急,咬牙開口道: “先生!您發發慈悲,就把小的留下吧!”
那人聽石媽一說,便站住了,遙遙地看了小克半天,是十分滿意的神氣。他隨即從兜里摸出一大把銀元來,數也不數便往石媽手中一放,說:“就這么辦!”
那人走到小克身邊,將腰一俯,和顏悅色地道:“跟我走吧!”
小克將手向後一縮,昂著頭問:“去哪裡?”
“去找你媽。”那人說著,雙手把小克一抱,直起身,不再看石媽一眼,登上一輛黃包車,一溜煙地向著南邊的道路去了。
北平城宣武門外的韓家潭,是京城裡有名的大下處。那宅子四周的圍牆極高,庭軒齊整,朱漆大門壓著對銅門環,里進三道門楣,各有春聯橫批。入門穿廊,松竹梅歲寒三友栽種,過前後廳,又三四折,是個最大的正廳,門檻最高,廊柱最大,迎面一幅關聖,兩旁堂聯:“長天色映秋江媚,梨園調奏曲苑新。”下面是花梨木的長供桌,香燭極旺,供著糕點旨酒,並有小小的三柱牌位,當中是唐朝的玄宗,左邊一個是關公,右邊是楊二奎。這是正廳,磚地鋪得十分齊整,據說是宮裡派人給校對的,所以門、窗、梁、欞處處精細工整。
三輝的掌班白玉珀,今年四十七歲,閒時無事,好擺個棋陣,自己下著解乏。有時也和夫人洪品霞對弈,倒也悠閒自在。這日正與夫人下到酣處,忽聽門外的石階上“噔噔噔”的一陣亂跑,腳步雜沓,似乎不止一人。白玉珀心中不悅,沉聲問:“誰啊?這么沒規矩!”
一句出口,外面立時沒了聲息,好半天才蹭進兩個小孩來。白玉珀一看,正是班子裡唱老生的余承鶴和唱花旦的余雙兒兄妹,這兩兄妹孿生,都是九歲。兩人蹭進了正廳,“撲”地跪了下去,不敢做聲。
白玉珀便扭過頭看著棋盤,隨即問:“跑什麼吶?”
余雙兒的聲音,極清脆地道:“師父,是三叔回來了!”
“喔,”白玉珀有些意外,很高興地道,“是三泰呀!”
白玉珀正要起身,卻見一個人已一步踏了進來,一邊用手摘著禮帽一邊說:“白老闆,這次不虛遠行!給您帶了個絕好的孩子!”
白玉珀才站起身,已有一個小小的孩子,十分吃力地自那老高的門檻上跨了進來。這時正是中午,秋天的日光又亮又透,整個大廳里十分明朗,白玉珀定睛一看,還未開口,身後已是一聲低呼:“好俊的一雙眼睛!”那洪品霞原是坐於位上的,此時不但立起身來,還一徑走到那孩子的面前,上上下下地細細打量,白玉珀背著一隻手,已繞那孩子,轉了來回三四個圈子,問道:“你多大了。”
“我五歲。”那孩子的眼中,一直汪著兩潭淚,卻是緊緊咬著嘴唇,不讓那淚水滾下來。
白玉珀看著這孩子一排糯米般的珍珠牙,便對李三泰道:“這是哪家的少爺吧?這身氣度好呀!”
“他的爹娘都死了,”李三泰答得很輕鬆,“給白老闆做徒弟,這也是前世的緣分吶!”
白玉珀沒有做聲,只瞧著那孩子微微地笑。洪品霞已蹲了下去,兩手摟著孩子的肩膀,說:“你爹娘都沒了,就管我叫娘吧!”
跪在一邊的余承鶴和余雙兒,聽了這話,雙雙對望一眼,俱都傻了,那孩子卻道:“我自己有媽媽。”
話極簡短,卻不卑不亢,聽在耳里,並不頂撞得讓人惱火。洪品霞還想開口,白玉珀說道:“叫師娘吧!”
“孩子!快給師父師娘叩頭!”李三泰扶著孩子的肩,教了一句。那孩子便退後了一步,低下頭先用袖子擦一擦眼淚,一聲不響地跪了下來。給白玉珀叩了三個頭,轉了個方向,又給洪品霞叩了三個頭。
“這一叩頭,你就是我的徒弟了。”白玉珀端端正正地坐了下來,想了好久,開口說,“你往後,就跟我姓吧。”
洪品霞插說:“瞧這么白嫩的小臉兒,不露出來真叫可惜了!就唱青衣吧?”
“什麼青衣!跟我!唱趙雲!唱武生!”白玉珀將兩手搓了一搓,一點頭道,“有名兒了!就叫羽飛!白羽飛!響亮極了!”
那孩子的嘴唇動了動想說話,卻又咽住了。還是李三泰在一旁說:“白老闆,這孩子原來的名兒里,有個‘克’字”。
“那容易,姓白,名羽飛,字……”白玉珀輕輕一擊掌,“字克沉。”說著便向余家小兄妹一指:“羽飛,那是你的師哥師姐,往後都得在一處練功了!”
小羽飛便調轉了身子,向著余家小兄妹逐一作揖 “師哥!師姐!”
余雙兒樂了,一笑,將一顆缺掉的門牙洞露出來了,脆生生地說:“你是我師弟!沒說的!”
承鶴是唱老生的,童音里有幾分沙啞。他緩緩說道:“以後有事兒,來問我好了,都是三輝班兒的!”
洪品霞見兩個小兄妹一派大模大樣的師哥師姐派頭,忍俊不禁,“哧”的一聲便笑了,拿手絹堵住嘴,指著李三泰道:“你要是真會辦事呀,下回再找幾個好孩子來!”
李三泰不說話,一副極為中意的神氣。照規矩走的話,師徒間要立份文書字據,規定年限任打任罵,生老病死、覓井逃亡,師門概不負責;學徒期間,演出收入全歸老師。學生學藝之餘,兼承做師門中各種雜務,伺候師父師娘。可是小羽飛沒有族中的長輩帶領,李三泰權且做個保人,白玉珀飽蘸濃墨寫下自已的名字,李三泰拿著字據交給小羽飛:“孩子,該你啦。”
小羽飛雙手捧著那紙,逐字逐行地研究了半天,小聲說:“我看不懂。”
李三泰笑言:“看懂看不懂都是這回事啦,按手印吧!”拉著小羽飛的小手,在印泥里只一蘸,復往紙上“啪”地一壓。
白玉珀將手中收起的摺扇,在李三泰的肩上敲了一記,也笑了。李三泰便長長地吐了口氣,順手掏出一塊手帕,將額角細細的汗,輕輕地按了幾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