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瑚帖

珊瑚帖

《珊瑚帖》又名《珊瑚筆架圖》,是宋代書法家米芾於晚年創作的紙本行書書法作品,現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基本信息

書法內容

大縮略圖 大縮略圖

釋文: 收張僧繇天王,上有薛稷題。閻二物,樂老處元直取得。又收景溫《問禮圖》,亦六朝畫。珊瑚一枝。三枝朱草出金沙,來自天支節相家。當日蒙恩預名表,愧無五色筆頭花。

藝術鑑賞

此帖是米芾與人談論收藏情況的一封書信。用筆縱逸迅疾,隨心所欲而不逾矩,充分表現了他放達的個性與深湛的功力。信中言及珊瑚筆架即隨手插圖一幅,可謂神來之筆,此也是米芾唯一的傳世畫跡。

該作較其中年之前作品,字態更為奇異超邁,隨意而書,神韻自然,神采更趨飛揚,形式感也更具意趣。米芾用筆豪放穩健,結字寬綽疏朗。其書體瀟灑奔放,又合於法度。前人對米芾《珊瑚帖》早有定論:元代虞集評其“神氣飛揚,筋骨雄毅”,施光遠稱其“當為米書中銘心絕品,天下第一帖”。《宋史·文苑傳》說:“芾特妙於翰墨,沉著飛翥,得王獻之筆意。”

米芾以書法名世。他對前代名家的用筆、章法及氣韻都有深刻的領悟。正因他學古人學得太像,從而招來“集字”之譏。對此米芾曾說:“壯歲未能立家,人謂吾書為集古字,善取諸長處,總而成之。既老始自成家,人見之,不知以何為祖也。”他深深懂得,要卓然成家,學習傳統是必不可少的。所謂“集字”,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米芾在傳統上下了很深的功夫。米芾的成就完全來自後天的苦練:少時苦學顏、柳、歐、褚等唐楷,每天臨池不輟,打下了厚實的基本功。米芾作書也十分認真,他說:“余寫《海岱詩》,三四次寫,間有一兩字好。”一首詩,寫了三四次,還只有一兩字自己滿意,這其中的甘苦,非行家裡手不能與道,可見他創作態度的嚴謹。蘇東坡被貶黃州時,米芾去拜訪求教。蘇東坡勸他向晉人學習。1082年(元豐五年)開始,米芾潛心魏晉,以晉人書風為指歸,並尋訪了不少晉人法帖,就連其書齋也取名為“寶晉齋”。蘇東坡對米芾評價很高,他曾說,“海岳平生篆、隸、真、行、草書,風檣陣馬,沉著痛快,當與鍾、王並行。”米芾的書法影響深遠,尤其在明末,學者甚眾,像文徵明、祝允明、陳淳、徐渭、王覺斯、傅山這樣的大家,莫不從米字中吸取營養。這種影響一直在延續。

米芾是深知“入帖出帖”之間的關係的——學習古人,但也不必作繭自縛、死守古人一點一畫,藝術貴在創新。米芾稱自己是“刷字”,這雖是自謙之語,但同時又著實點到精要之處。“刷字”,概括了他用筆迅疾而勁健、盡興盡勢盡力的特點。他的書法作品,大至詩帖,小至尺牘、題跋都具有痛快淋漓、奇縱變幻、雄健清新的特點。從現存的米芾的手跡來看,一個“刷”字,正將米字的神采活脫脫地表現出來了。

米芾一生未捲入政治漩渦,生活相對安定,因此有更多的時間飽覽內府藏書。書法之外,米芾擅長水墨山水。其山水畫被人稱做“米家雲山”,但米芾繪畫幾無存世,唯一能見到的《珊瑚筆架圖》,也很難說是真正意義上的“米畫”。

作者簡介

米芾(1051—1107年),字元章,號鹿門居士、襄陽漫士、海岳外史,祖籍山西太原,後遷襄陽(今湖北襄樊),晚定居潤州(今江蘇鎮江)。曾任地方官,宋徽宗時任書畫學博士,擢禮部員外郎,人稱“米南宮”。精書畫,繪畫擅長水墨山水,作潑墨雲山,自云:“信筆作之,多煙雲掩映,樹石不取細意,似便已。”(米芾《畫史》)創“米家山”。他善用墨法,董其昌評:“老米畫難於渾厚,但用淡墨、濃墨、潑墨、積墨、焦墨,盡得之矣。”(《容台別集》)所創“米點山水”意過於形,極富筆墨情趣,使山水之格為之一變。  書法初宗二王、顏真卿,後博採眾長,自成一家。用筆變化多端,有“八面出鋒”之譽,結體欹側多姿,具真率自然之趣,為宋代“尚意”書風的代表書家,與蔡襄、蘇軾、黃庭堅並稱“北宋四大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