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丕鎮

王丕鎮

王丕鎮地處金鄉縣城南5公里,總面積34.4平方公里,2.3萬人,轄28個行政村。西靠105國道,東鄰京杭大運河,交通便利,通訊發達,地理位置優越。

基本信息

基本介紹

王丕鎮王丕鎮
王丕鎮地處金鄉縣城南5公里,司路穿境而過,總面積34.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6萬畝,轄區總人口2.3萬人,轄29個行政村,51個自然村,鎮內實現了村村通柏油路、通電話、通自來水、通有線電視,交通便利,通訊發達。

行政區劃

楊樓村、郭樓村李林村、土樓村、馬樓村李閣村三楊村蘇廟村、康橋村、陳窪村、彭井村、孫店村、胡井村、王樓村、袁窪村、於莊村、李集村、李樓寨村、南孫莊村、王丕莊村、李故樓村、葦子園村、東吳崗村、大王樓村、三官廟村、張暗樓村、西吳崗村、祭田莊村、牌坊林村

農業發展

王丕鎮甜椒
王丕鎮緊緊圍繞“以農富民,以工強鎮”的總體發展思路,大力發展以蔬菜、大蒜為主的優質、高效特色農業。引種了美國西芹、汴椒系列辣椒、麥卡比甜椒、櫻桃西紅柿、紫色甘藍、以色列茄等名、優、特、稀新品種,形成了三縱三橫的六大蔬菜生產基地,無公害蔬菜總面積達2萬畝,優質白皮大蒜2萬畝,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農業發展之路,成為魯西南蔬菜生產及銷售大鎮、名鎮。為進一步拓寬蔬菜銷售渠道,鎮投資1000餘萬元,實現了村村通柏油路、通電話、通水、通電、通有線電視。投資300餘萬元建起了三處大型蔬菜批發市場。相繼建起恆溫庫28座,總容量10000多噸,建起冰庫2座,蔬菜運輸車輛800餘輛,銷售人員1800餘人。產品銷往上海、南京、黑龍江、吉林、遼寧等20多個省市及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國家和地區。
王丕鎮芹菜
王丕鎮鎮立足於本鎮多年來種植大棚優勢,大力調整種植結構,以建立特色農業、實施蔬菜產業化為主攻方向,努力發展蔬菜生產。本著因地制宜,發揮優勢的原則,該鎮加大政策扶持和服務引導力度,對全鎮蔬菜種植區域進行科學規劃,基本形成以於莊芹菜、馬樓辣椒為中心的蔬菜生產基地,使蔬菜專業化生產水平達到90%以上,2007年度全鎮共種植芹菜達5000畝,平均畝效益6000元左右,辣椒達3000畝,平均畝效益14000元左右,蔬菜銷售收入產值約占全年農業總產值的70%以上,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部分的80%來自於蔬菜這一主導產業。

該鎮在蔬菜生產中,注重把農業科技作為推動蔬菜產業化的動力,實施科技興農戰略,按照“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要求,大力推廣配方施肥,保護地栽培、生物病蟲害防治等技術,以及注重新品種的開發和引進。在抓好蔬菜生產的同時,努力開拓市場,搞好芹菜、辣椒等蔬菜的加工和銷售。堅持一手抓生產,一手抓加工銷售,同時,搞好三個建設:一是有形市場建設;二是加強無形市場建設,在有關媒體廣泛宣傳“王丕蔬菜”全力打造品牌蔬菜;三是加強行銷隊伍建設,專門成立蔬菜銷售辦公室。北到哈爾濱,南到廣州、深圳,建立起覆蓋全國的銷售網路。

工業發展

王丕鎮王丕鎮

王丕鎮立足實際、最佳化環境、制訂優惠政策、引資招商。採取內引外聯、群體擴張等形式,吸引一批民營企業主落戶王丕,形成了三大工業園區。

華盛彩印包裝製品有限公司是金鄉縣唯一的一家被國家進出口商品檢驗局指定生產出口包裝製品的企業,被市農行授予“AA級信用企業”,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先進私營企業”、“重契約守信用企業”等榮譽稱號。

金濱紙業有限公司年生產新聞紙5000噸,各類文化用紙1萬餘噸。由7名大學生投資300萬元創建的至信實業有限公司,主要生產醫藥、印染化工原料--間氨基苯酚,國內外市場供不應求。全鎮現有民營企業46家,個體工商戶208戶,並擁有了一批名牌產品。

經濟的騰飛促進了各項事業的蓬勃發展,連續兩年被市委、市政府命名為“特色農業鄉鎮”濟寧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鄉鎮”,市、縣“種植結構調整先進鄉鎮”,2000年度被縣委、縣政府授予“招商引資先進單位”和”發展民營經濟特別獎“等榮譽稱號

產業特色

王丕鎮大蒜
農產品出口貿易壁壘花樣翻新,山東省金鄉縣引導農民瞄準國內、國際兩個市場,以“標準化、有機化”種植培育“金鄉大蒜”品牌,有效突破貿易壁壘關,大蒜遠銷世界120多個國家和地區,年創匯1.2億美元;該縣常年種植大蒜55萬畝,2007年全縣農民僅大蒜一項人均收入3500多元。

在該縣王丕鎮牌坊林村農民周志建家見識了他辮蒜的手藝。本來普普通通的大蒜,經過並不複雜的加工,就變成了一串串精美的藝術品。周志建介紹說,東南亞各國民間有在家門口掛辮蒜祈求幸福平安的習俗,他看準這一商機,獨闢蹊徑加工“藝術辮蒜”,年獲利50餘萬元。在周志建的帶動下,王丕鎮辮蒜加工企業發展到15家。

該鎮與山東農業大學簽訂了全面的縣校合作協定,藉助山東農大的科技實力,舉辦標準化生產知識講座,對廣大幹部民眾進行專門培訓。他們參照國家相關標準,制定了大蒜及其製品的生產、加工標準和技術規程。投資400餘萬元,建立了魯西南首家蔬菜農藥化肥殘留檢測中心,對大蒜及生產資料進行質量檢測,大蒜沒出家門就擁有“通行證”。“公司+基地+農戶”的標準化生產模式在金鄉已逐漸成熟。2004年,該鎮35萬畝大蒜標準化基地順利通過國家標準委員會驗收,面積之大居全國同類示範區之最。

王丕鎮王丕鎮
為使大蒜在國內外市場上始終處於領先地位,本著“人有我優,人優我特”的思路,大力發展有機大蒜富硒大蒜,大蒜品級不斷向更高的層次攀升。他們積極引導企業通過建立自屬的“有機”基地,與農戶簽訂產銷協定,發展訂單農業、契約農業。日本廣通株式會社在馬廟鎮建立了大蒜加工車間,與300餘戶農民簽訂了千畝大蒜生產契約;宏昌、宏泰公司按照國際有機食品出口的要求,建立了自己的有機大蒜生產基地,形成了“出口企業+基地+農戶”的外向型農業發展模式。2004年宏昌公司3000畝有機大蒜生產基地獲得國家環保總局有機產品中心認證,並與巴西埃克馬克公司達成我國第一個有機大蒜出口契約。北京申安集團採取“公司+農戶”的訂單農業模式,建成了萬畝富硒大蒜生產基地,所生產的富硒大蒜含硒量比普通大蒜高出30倍,產量每畝增產15%,去年富硒大蒜收購價格高於市場價0.4元/公斤,畝均增收400元。大蒜憑藉“標準化”、“有機化”成就的好品質逐步成為世界知名品牌。

在大蒜產銷的帶動下,該鎮冒出了農民自主組建的農產品銷售公司20多家、專業合作社5家,農副產品購銷大軍常年活躍在國內外市場;迅速崛起的貯藏、包裝、運輸、通訊和餐飲服務業,帶動了民營經濟、基礎設施建設和小城鎮建設的快速發展;每年大蒜種植、收穫、銷售季節,外來務工人員多達20多萬人,有力地促進了農村勞動力的轉移;農村閒散資金投向了農副產品貯藏加工企業,以大蒜、蔬菜、棉花、木材為主的農副產品貯藏加工企業發展到500多家,僅從事大蒜深加工的企業就有300多家,其中龍頭企業集團12家,銷售收入達30多億元,所產蒜晶、蒜茸及藥用、化工類原料,遠銷海內外,一個完整的產業鏈條已經形成。蒜瓣子實實在在地成了金鄉農民的“金彈子”。

黨建工作

王丕鎮王丕鎮
王丕鎮黨委、政府結合本鎮實際,採取多種渠道,強化各種措施,抓好基層黨建工作,極大地增強了農村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鬥力。

該鎮從提升村級支部班子的整體結構和素質上下氣力,由組織、宣傳、紀檢等部門聯合組織人員深入28個村摸排,先後對彭井、三楊等支部進行了充實調整,選拔了一批德、才兼備文化素質高年青有為的黨員進入支部班子。他們還把黨員教育納入了經常化、規範化管理,進一步完善支部書記業績檔案、黨員檔案及幫扶對象和後備幹部培養,入黨積極分子檔案等,各村建立了黨員建功立業台。加強村級設施建設,對各村辦公室、黨員活動室進行全面建設改進,並爭取上級資金25萬元,對三關等5個村建起文化大院,配齊了桌椅等。同時,對入黨積極分子全部登記立卡、定人培養,嚴格要求,嚴把質量,並簽訂了年度目標責任書,實行跟蹤考察,監督考核。2008年上半年已發展黨員18人,黨員隊伍倍增活力。

金鄉縣王丕鎮黨委政府注重培養青年幹部,採取壓擔子、指路子、大膽使用的有效途徑,把他們推向第一線,在風頭浪尖上摔打、磨練、使大批青年幹部脫穎而出。

該鎮黨政一班人把培養青年幹部列為組織工作的重點來抓,大力挖掘本鎮自身人才財富,善於發現,善於培養,把一些德才兼備的青年幹部及時選拔上來。其中,原鎮團委書記、黨政辦副主任徐朝剛同志,在工作上積極主動,大膽潑辣,現已被提拔為黨委委員,負責招商引資工作。他帶領招商辦人員創造性的開展工作,在把握好華盛公司等龍頭企業挖潛、擴大再生產的前提下,多方宣傳、引聯,使招商引資工作有了突破性進展,已與4家投資者簽訂了協定,總投資額達三千萬元。

計生工作

王丕鎮王丕鎮
金鄉縣王丕鎮計生服務站針對育齡民眾忙於秋收秋種的實際,從“關愛民眾、服務民眾、方便民眾”的角度出發,組織技術人員,攜帶B超機、婦科治療儀等設備及計生宣傳材料,深入到全鎮各村,有針對性的進行孕前、孕期保健指導及母嬰隨訪服務,並為他們送上宣傳材料,使民眾不出家門就能享受到計生關懷。

為適應人口計生工作方式和思路的兩個轉變,更好地服務於廣大育齡人群,王丕鎮對服務站基礎設施和外觀形象進行了規範化、科學化改進,使站內結構和科室符合流程和技術規程要求。對外增強親和力,對內進一步強化工作人員的形象意識和服務要求,為提高隊伍整體素質,該鎮每季開展一次集中學習和技術比武活動,並抽調人員到縣服務站培訓學習專業技術,使之掌握更多的業務知識和技能。為滿足不同層次育齡民眾對生殖保健的要求,他們逐戶進行登記,分類造冊,在信息收集、隨訪諮詢、健康服務等方面走村入戶,全體計生人員各盡所能,積極捐款捐物,資助有困難的雙女戶家庭並為他們提供種植、養殖等方面的技術信息服務。他們為60餘戶提供信息服務80餘次,使32個家庭走上了富裕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