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盞豆腐

玉盞豆腐,將桂魚肉剁成泥,放入盆內,反覆攪打成魚膠,取1小塊投入水中,能浮於面為適度。鴨蛋搕開,取蛋清和入魚膠攪拌均勻,再加清水300克、精鹽、味素15克、白糖10克調勻,最後放入麵粉,乾澱粉攪拌成魚漿。

主料輔料

桂魚肉 500克
蝦米 100克
豬裡脊肉 150克
炸酥扁魚 25克
5克
澱粉 50克
上白麵粉 50克
水發香菇 25克
鴨蛋 2個
白醬油 10克
味素 20克
白糖 20克
精鹽 15克
熟豬油 20克

烹製方法

1,將桂魚肉剁成泥,放入盆內,反覆攪打成魚膠,取1小塊投入水中,能浮於面為適度。鴨蛋搕開,取蛋清和入魚膠攪拌均勻,再加清水300克、精鹽、味素15克、白糖10克調勻,最後放入麵粉,乾澱粉攪拌成魚漿。
2.將蝦米水發泡軟、撈乾,與豬裡脊肉、炸酥扁魚分別剁成細末,一併加上醬油、味素5克、白糖10克攪勻拌成餡料。
3.炒鍋置微火,下入熟豬油5克,燒至七成熱,倒入蛋黃液煎成薄片取出,稍涼後與香菇、蔥切成細丁。
4.取小酒盞60隻,用熟豬油15克抹勻內壁,每隻酒盞先放入魚漿至2/5位置,再裝上餡料約5克,填入魚漿覆蓋至稍低於盞沿,然後分別撒上蛋黃、蔥、香菇3色丁料,上籠屜用旺火蒸10分鐘取出,冷卻時脫盞即成“玉盞豆腐”。上菜時,按食者人數多少,取之盛入湯碗,再上籠屜蒸熱取出,用燒沸調味的上湯沖之即成。

工藝關鍵

蒸五盞豆腐坯,時間不可過長,以10分鐘為度,中途放氣一次,避免蒸出蜂窩眼。

風味特點

1.清末民初,福建龍海縣石碼鎮為漳州、廈門交通必經之路,百業興旺,市場活躍,飲食業熱鬧非凡。當時,地處宛南亭邊的“金泉遠”菜館,生意尤為興隆;其店主黃含能,烹調技藝超群,所制菜餚首屈一指,遠近聞名,“玉盞豆腐”便是他的拿手作品,成為八方來客眾口交贊的佳肴。
2.此菜所用的“豆腐”並非真豆腐,而是魚漿所制。因成菜色澤潔白,宛似白玉,鮮美柔嫩,較之豆腐有過之而無不及,與之媲美而得其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