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樓春·春思

玉樓春·春思

暮春的風光只在庭園的西邊,薺菜花開得正好,蝴蝶也飛來飛去忙亂著。冰清澄澈的池塘一汪碧綠。香徑上的花兒已經落盡,就連落在小路上的花瓣也被風吹得老遠。我的相思太深,竟怨搖曳的遊絲太短。整日裡為相思煎熬,以致體瘦而衣帶漸漸鬆緩。打開梳妝鏡,鏡如明月,不會騙人,鏡中的人容顏已憔悴,等明日君歸來看鏡,親自看一看我憔悴的容顏,便知我的一片深情。

基本信息

作品原文

春風只在園西畔,薺菜花繁蝴蝶亂。
冰池晴綠照還空,香徑落紅吹已斷。
玉樓春·春思玉樓春·春思

意長翻恨遊絲短,盡日相思羅帶緩。
寶奩明月不欺人,明日歸來君試看。

注釋

①冰池晴綠:指池水碧綠。
②羅帶緩:因體瘦而衣帶松。
③奩(lian):鏡匣。這裡指鏡子。
④晴綠:指池水。

譯文

暮春的風光只在庭園的西邊,薺菜花開得正好,蝴蝶也飛來飛去忙亂著。冰清澄澈的池塘一汪碧綠。香徑上的花兒已經落盡,就連落在小路上的花瓣也被風吹得老遠。我的相思太深,竟怨搖曳的遊絲太短。整日裡為相思煎熬,以致體瘦而衣帶漸漸鬆緩。打開梳妝鏡,鏡如明月,不會騙人,鏡中的人容顏已憔悴,等明日君歸來看鏡,親自看一看我憔悴的容顏,便知我的一片深情。

作品鑑賞

在現存的詞作里,嚴仁有詞三十首,其中一半以上寫閨情。“閨情”,在唐宋詞里是寫作量占多數的一種題材。這種詞的表現手法多樣,或雕琢,或白描,但有創意,新穎別致的倒為數不多。而本詞卻有其獨到之處。
本詞採用常見的上景下情的寫法。但其寫景卻在動與靜對比的同時,用暗示襯托出思婦的情懷。小園內春光爛漫,雜花競放,但思婦的視線卻只有小園西畔的一片薺菜花,此時薺菜開出繁密的白色小花,引來許多上下紛飛的蝴蝶。“繁”和“亂”是以薺菜花和蝴蝶的形態和活動反映出春事已深。“只在”兩字暗示春風僅僅在園中停留,卻不光顧寂寞的深閨。
薺菜本是可食之野菜,而她無心踏青挑菜,以致聽任薺菜長得遍地都是:“花繁”,不僅形容薺菜長得茂密,又從另一角度暗示了思婦因思春而無意游賞的心情。
詞人借思婦的目光,將關注點轉移到池塘和花徑上。“冰池”指水面光潔如冰,瑩澈清碧。“照還空”,形容冰池在陽光之下顯得透明無比。“香徑”寫落花堆滿小路,送來陣陣 芳馨。“吹已斷”,是說枝頭花瓣都已被風吹落在地。從這一泓碧水、一條花徑的靜景場面中,襯托出思婦幽閨寂寞、盡日凝望的神態。這種以寫景為主而景中有情的寫法,過渡到下片抒情,使得全詞融為一體。
下片所寫的相思之情,主要是以間接而曲折的手法來反映的。遊絲,是飄蕩於空中的昆蟲之絲,說“恨遊絲短”是用以反襯自己情意之長。由於相思而日益消瘦,亦不直接說出,只用“羅帶緩”來暗示。
這種寫法在《古樂府歌》:“離家日已遠,衣帶日趨緩。”中有表現。《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亦有“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之句,不過前者是遊子口吻,後者是思婦之辭。這裡間接地刻畫出由於離別日久相思不已而漸趨消瘦的思婦形象。
結尾兩句構想新奇,以構思別出心裁而為人稱道,是承上面“羅帶緩”而進一步懸擬他日歸來相見時的情景。這樣的手法更顯示出相思之苦。詞人並未使用直接訴陳因懷人而憔悴之語,而是曲折地說:梳妝匣里的圓鏡不會欺人,待你歸來之日可以看到思婦消瘦的容顏。這種間接的寫法看似痴語,其實是至情的流露。本詞運用反襯、暗示、間接等手法,使詞意婉轉層深,獨具韻致。

作者簡介

嚴仁(生卒年不詳)字次山,號樵溪,邵武(今屬 福建)人。與同族 嚴羽、嚴參齊名,世號邵武三嚴。有《清江矣欠集》八卷,已佚。 黃升《中興以來絕妙詞選》卷五載其詞三十首,並云:詞集名《清江矣欠乃》,杜月渚為之序。其詞極能道閨閣之趣。 楊慎《詞品》卷四稱他“長於慶壽、贈行,洒然脫俗”。 況周頤《蕙風詞話》卷二謂其《醉桃源》詞“描寫芳春景物,極娟妍鮮翠之致,微特如畫而已。政恐刺繡妙手,未必能到”。
嚴仁,在現存的詞作里,嚴仁有詞三十首,其中一半以上寫閨情 。“ 閨情”,在唐宋詞里是寫作量占多數的一種題材。這種詞的表現手法多樣 ,或雕琢 ,或白描,但有創意,新穎別致的倒為數不多。而本詞卻有其獨到之處。
本詞採用常見的上景下情的寫法。但其寫景卻在動與靜對比的同時,用暗示襯托出思婦的情懷。小園內春光爛漫,雜花競放,但思婦的視線卻只有小園西畔的一片薺菜花,此時薺菜開出繁密的白色小花,引來許多上下紛飛的蝴蝶。“繁 ”和“亂”是以薺菜花和蝴蝶的形態和活動反映出春事已深 。“ 只在 ”兩字暗示春風僅僅在園中停留 ,卻不光顧寂寞的深閨。薺菜本是可食之野菜 ,而她無心踏青挑菜 ,以致聽任薺菜長得遍地都是;“ 花繁 ”,不僅形容薺菜長得茂密,又從另一角度暗示了思婦因思春而無意游賞的心情。
詞人借思婦的目光,將關注點轉移到池塘和花徑上。“冰池”指水面光潔如冰,瑩澈清碧。“照還空”,形容冰池在陽光之下顯得透明無比。“香徑 ”寫落花堆滿小路,送來陣陣芳馨。“ 吹已斷 ”,是說枝頭花瓣都已被風吹落在地 。從這一泓碧水 、一條花徑的靜景場面中 ,襯托出思婦幽閨寂寞 、盡日凝望的神態。這種以寫景為主而景中有情的寫法,過渡到下片抒情,使得全詞融為一體。
下片所寫的相思之情,主要是以間接而曲折的手法來反映的 。遊絲 ,是飄蕩於空中的昆蟲之絲,說“恨遊絲短”是用以反襯自己情意之長。由於相思而日益消瘦,亦不直接說出,只用“ 羅帶緩”來暗示。這種寫法在《古樂府歌 》:“ 離家日已遠,衣帶日趨緩。”中有表現。《 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亦有“ 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 ”之句,不過前者是遊子口吻 ,後者是思婦之辭 。這裡間接地刻畫出由於離別日久相思不已而漸趨消瘦的思婦形象。
結尾兩句構想新奇,以構思別出心裁而為人稱道,是承上面“ 羅帶緩 ”而進一步懸擬他日歸來相見時的情景。這樣的手法更顯示出相思之苦。詞人並未使用直接訴陳因懷人而憔悴之語 ,而是曲折地說 :梳妝匣里的圓鏡不會欺人,待你歸來之日可以看到思婦消瘦的容顏 。這種間接的寫法看似痴語 ,其實是至情的流露。本詞運用反襯 、暗示 、間接等手法,使詞意婉轉層深,獨具韻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