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馨

芳馨

芳馨,出自《楚辭·九歌·湘夫人》,釋義為猶芳香,也借指香草;還可用來喻美好的名聲;也代指祭品,言其氣味芳香。

基本信息

拼音

fāng xīn

引證詳解

1、猶芳香,也借指香草。
①《楚辭·九歌·湘夫人》:“合百草兮實庭,建芳馨兮廡門。”
②《楚辭·九歌·山鬼》:“被石蘭兮帶杜衡,折芳馨兮遺所思。”
③唐·錢起《酬長孫繹藍溪寄杏》詩:“芳馨來滿袖,瓊玖願酬篇。”
④唐·李復言《續玄怪錄·張老》:“有頃進饌,精美芳馨,不可名狀。”
⑤清·龔自珍《己亥雜詩》之一三八:“今日閒愁為洞庭,茶花凝想吐芳馨。”
⑥冰心《談生命》:“他長到最茂盛的中年,他伸展出他如蓋的濃蔭,來蔭庇樹下的幽花芳草,他結出累累的果實,來呈現大地無盡的甜美與芳馨。”
2.喻美好的名聲。
清·張大受《慕廬先生還朝》詩:“出處古來雲變化,芳馨誰播史書中。”
3.指祭品,言其氣味芳香。
①宋·朱熹《臥龍庵武侯祠》詩:“寒藻薦芳馨,飛泉奉明酌。”
②《宋史·樂志九》:“時思致享,肅薦芳馨。”

相關對聯

婚慶對聯:“慶家碧玉立庭院;連蕊芳馨散葉枝”中芳馨有共結連理,組成家庭之意。碧玉:有成語“小家碧玉”,借指年輕貌美的小家女。“慶家碧玉立庭院”,即歡慶迎娶了年輕媳婦。連蕊:就是喜結良緣。散葉枝:就是傳宗接代。“連蕊芳馨散葉枝”,即喜結良緣,組成家庭,傳宗接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