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燕鷗

玄燕鷗

玄燕鷗 Common Noddy 學名:Anous stolidus L39,W84cm,局部普遍夏候鳥。學名:Anous stolidus L39,W84cm,局部普遍夏候鳥。

基本信息

玄燕鷗 學 名: Anous stolidus
英名: Brown noddy

為澎湖地區之夏候鳥及小部份留鳥,主要分佈與繁殖均在貓嶼,全身大致暗褐色,頭頂灰白色,尾羽呈楔形,分叉不深。 為澎湖地區之夏候鳥及小部份留鳥,主要分布與繁殖均在貓嶼,全身大致暗褐色,頭頂灰白色,尾羽呈楔形,分叉不深。
玄燕鷗多棲息於海崖岩壁上,白天在海上飛翔覓食,有時成群在水面漂浮,為澎湖南海海域中最多也最具代表性的鳥類。 玄燕鷗多棲息于海崖岩壁上,白天在海上飛翔覓食,有時成群在水面漂浮,為澎湖南海海域中最多也最具代表性的鳥類。

形態特徵

身長約33~40公分,翼長28公分。全身大部分為黑褐色,僅頭頂部份為淡紫灰色,喉部灰色,額至前頭近於白色。初級飛羽和尾羽為黑色;嘴腳皆黑色。

生態習性

以海中游魚或軟體動物為主食,主要棲息於熱帶及亞熱帶區域之海岸或島的礁岩峭壁上。每年夏季會與其它稀有保育候鳥,以數千到近萬隻數量飛至貓嶼,因其必須繁殖於不受干擾之海島上,目前僅在澎湖貓嶼仍有相當數量之繁殖紀錄。
棲地分布:澎湖貓嶼等仍保有原始環境之海島。

大小貓嶼是台灣第一個依法設立的野鳥保護區,因為肩負著澎湖縣野鳥學會例行性燕鷗調查的任務,與幾位同伴登上這座被台灣海峽孤立的無人小島。黝黑的玄武岩,因崩裂和風化而形成的處處斷垣殘壁,得要藉由手腳並用方能艱辛的爬至狹窄的『貓背』上。守信的玄燕鷗也一如往昔,在每年丁香魚盛產的季節,選擇在這座人跡罕至的荒島上,安穩的繁衍下一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