獸面紋金方泡

獸面紋金方泡

創作春秋後期創作,用金打造。規格: 左寬3.9厘米,右寬3.5厘米 。方泡正面飾有蟠螭紋組成的獸面紋,左邊一件雙眼鏤空,並在對稱部位鑲嵌八塊綠松石。獸面紋是我國先秦青銅器上常見的裝飾紋樣,形象為以正面表現的獸頭,舊稱饕餮紋,饕餮是神話中的一種怪獸,有首無身,貪得無厭。兩件方泡,左邊的突出平面線刻與所鑲嵌綠珠的大小對比關係;右邊一件則更強調蟠螭紋本身相互衝擊的結構美與體積凸凹關係。兩者均具有很強的裝飾性。

基本信息

名稱

獸面紋金方泡 文物名稱:面紋金方泡
作者:不詳
創作時間:春秋後期

分析

作品簡析:春秋後期 獸面紋金方泡,略呈方形,正面以蟠暾紋構成獸面紋樣。獸鼻下還有一三角形獸首,左器獸面雙目鏤孔,獸面上還有對稱分布的八個圓孔,上嵌綠珠。器背有一道梁,左寬3.9厘米,右寬3.5厘米,1992年陝西寶雞益門村2號墓出土,現藏寶雞市考古工作隊。
名稱: 獸面紋金方泡
製造年代: 春秋
材料: 金
規格: 左寬3.9厘米,右寬3.5厘米
收藏地: 寶雞市考古工作隊
介紹
方泡正面飾有蟠螭紋組成的獸面紋,左邊一件雙眼鏤空,並在對稱部位鑲嵌八塊綠松石。獸面紋是我國先秦青銅器上常見的裝飾紋樣,形象為以正面表現的獸頭,舊稱饕餮紋,饕餮是神話中的一種怪獸,有首無身,貪得無厭。兩件方泡,左邊的突出平面線刻與所鑲嵌綠珠的大小對比關係;右邊一件則更強調蟠螭紋本身相互衝擊的結構美與體積凸凹關係。兩者均具有很強的裝飾性。
此金牌飾有著不同的文化內涵,構成獸面的蟠螭紋已經是用各種回紋組成的抽象圖案,代表著中國神話中的圖騰——龍的形象,再用它以裝飾意味構成象徵性的獸面圖形,是從最初對大自然神秘嚴酷的籠統認識而產生的巫術文化中所重新創造出來的象徵物,並在漢民族悠久歷史中長期積澱而演化為一種民族心理和文化習慣。與鷹形金冠、虎牛相鬥金牌從生活中直接提煉的動物形象有質的差異,裝飾意味更強,符咒與信仰的力量暗含其中。
由於黃金價值貴重,金銀器最為常見的作偽方式是在原料上作假,黃金的比重為19.33,要比一般金屬重得多,因此太輕的器物,不會是純金製品。
優美的金銀器,只有擺放得當,才能充分顯示出其高貴風采,因此收藏品的陳列方式,也是表示主人修養與品味的重要環節,不可忽視。
市場估價:人民幣80,000元。
類型: 金銀器
主題詞或關鍵字: 獸面紋 金方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