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松關和古驛道

獨松關和古驛道

獨松關和古驛道地處蘇浙皖交界的安吉與杭州交接部獨松嶺。 獨松關,是南宋都城臨安抵禦北方敵兵的重要關隘。古驛道是臨安到建康的陸路捷徑之要道。

簡介

松關和古驛道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年 代:宋至清
公布時間:2006年5月25日

獨松關及古驛道,地處蘇浙皖交界的安吉與杭州交接部獨松嶺。

獨松關,是南宋都城臨安(今杭州)抵禦北方敵兵的重要關隘。同治版《安吉縣誌·古蹟》載:“獨松關,宋建炎間(1127-1130)兵起,壘石為關,名曰獨松關。”“獨松關,雍正九年(1731)知州申夢璽建訊兵房六間,鹹豐九年(1859)奉撫憲重修,十一年(1861)毀。”

古驛道,實為臨安(今杭州)至建康(今南京)陸路捷徑之要道。現存安吉縣遞鋪鎮雙溪口關上村至餘杭區百丈鎮獨松村段約1200餘米。《新唐書·地理志》載:“唐寶曆二年(826)餘杭縣令珧築甬道,通西北大路,高廣徑直百餘里,行旅無山水之患。”《元和郡縣圖志》載,杭宣驛道從杭州北至宣州共496里,明代前設有驛站。獨松關即為宋、元時期的驛站之一。清光緒版《孝豐縣誌》記載:“獨松關在獨松嶺上,自天目而北,重崗結澗,迴環數百里,獨松嶺傑峙其中。嶺路險狹,東南側直走臨安,西北則道安吉趨廣德,為江浙境步騎爭逐之交”。

現存獨松關及古驛道遞鋪鎮雙溪口關上村至餘杭區百丈鎮獨松村段,古驛道風韻猶存,景色秀麗,較好地保存了歷史原貌,至今仍為村間小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