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松關古驛道

獨松關古驛道

位於浙江省安吉縣駐地遞鋪鎮西南8公里,餘杭、安吉交界處獨松嶺北。宋代設獨松關,分內外兩重,原有箭樓和兵營六間,清鹹豐年間(1851-1861年)毀於戰火。現關洞尚存,關南有獨松亭。有明清古驛道經此。

信息

物質文化遺產
獨松關古驛道松關古驛道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古建築
浙江省
獨松關古驛道VI-540

簡介

獨松關及古驛道,地處蘇浙皖交界的安吉與杭州交接部獨松嶺。獨松關,是南宋都城臨安(今杭州)抵禦北方敵兵的重要關隘。同治版《安吉縣誌·古蹟》載:“獨松關,宋建炎間(1127-1130)兵起,壘石為關,名曰獨松關。”
獨松關古驛道獨松關古驛道

“獨松關,雍正九年(1731)知州申夢璽建訊兵房六間,鹹豐九年(1859)奉撫憲重修,十一年(1861)毀。”古驛道,實為臨安(今杭州)至建康(今南京)陸路捷徑之要道。現存安吉縣遞鋪鎮雙溪口關上村至餘杭區百丈鎮獨松村段約1200餘米。《新唐書·地理志》載:“唐寶曆二年(826)餘杭縣令珧築甬道,通西北大路,高廣徑直百余里,行旅無山水之患。”《元和郡縣圖志》載,杭宣驛道從杭州北至宣州共496里,明代前設有驛站。獨松關即為宋、元時期的驛站之一。清光緒版《孝豐縣誌》記載:“獨松關在獨松嶺上,自天目而北,重崗結澗,迴環數百里,獨松嶺傑峙其中。嶺路險狹,東南側直走臨安,西北則道安吉趨廣德,為江浙境步騎爭逐之交”。
現存獨松關及古驛道遞鋪鎮雙溪口關上村至餘杭區百丈鎮獨松村段,古驛道風韻猶存,景色秀麗,較好地保存了歷史原貌,至今仍為村間小道。

建築

獨松關古驛道,位於安吉縣遞鋪鎮雙溪口關上村及至杭百丈鎮獨松村。

..

獨松關橫跨東西兩山,關牆塊石壘築,原長約80米。現存山溪以西部分,長23.5米,寬13米,高6.6米。南北向瓮城式構築,原有箭樓,箭樓瓮口南北長4.75米、東西寬3米。拱券式關門,面北拱券門式,高3.2米、面南拱門有兩道拱券,其中內拱高4.06米,外拱高3.2米。牆體內用黃土雜石子夯築而成。獨松關是南宋都城臨安(今杭州)抵禦北方敵兵的重要關隘。同治版《安吉縣誌》載:“獨松關,宋建炎間(1127-1130)
兵起,壘石為關,名日獨松關。”“獨松關,清雍正九年(1731)知州申夢璽建訊兵房六間,清鹹豐九年(1859)奉撫憲重修,十一年(1861)毀。”
古驛道,為臨安(今杭州)至建康(今南京)陸路捷徑之要道。現存1200餘米。

相關記載

《新唐書·地理志》載:“唐寶曆二年(826)餘杭縣令珧築甬道,通西北大路,高廣徑直百餘里,行旅無山水之患。”《元和郡縣圖志》載,杭宣驛道從杭州北至宣州共496里,明代前設有驛站。獨松關即為宋、元時期的驛站之一。
清光緒版《孝豐縣誌》記載
“獨松關在獨松嶺上,自天目而北,重崗結澗,迴環數百里,獨松嶺傑峙其中。嶺路險狹,東南側直走臨安,西北則道安吉趨廣德,為江浙境步騎爭逐之交”。

..

而今,古驛道風韻猶存,景色秀麗,較好地保存了歷史原貌,至今仍為村間小道。
驛道間有兩處陡坡石級而上,其間漸趨平緩。驛道寬1.2—2米,塊石或卵石鋪築而成,道路中間部位的塊石相對略大,兩側為小塊石鋪就。道間存有自然條石構築的平橋3座、卵石構築的拱橋一座。獨松嶺段古驛道保存完好,仍為安吉至餘杭徒步的主要通道。古驛道沿山溪而行,群山環繞、翠竹蔥鬱、流水潺潺,環境原始而樸拙,至今仍能構劃出“枯藤老樹、小橋流水、古道瘦馬”的歷史畫卷。
獨松關及古驛道,一直是古代杭州至南京的陸路捷徑和兵家必爭之地,具有重要的歷史研究價值。

獨松關及古驛道,地處蘇浙皖交界的安吉與杭州交接部獨松嶺。獨松關,是南宋都城臨安(今杭州)抵禦北方敵兵的重要關隘。同治版《安吉縣誌·古蹟》載:“獨松關,宋建炎間(1127-1130)兵起,壘石為關,名曰獨松關。”“獨松關,雍正九年(1731)知州申夢璽建訊兵房六間,鹹豐九年(1859)奉撫憲重修,十一年(1861)毀。”
古驛道,實為臨安(今杭州)至建康(今南京)陸路捷徑之要道。現存安吉縣遞鋪鎮雙溪口關上村至餘杭區百丈鎮獨松村段約1200餘米。《元和郡縣圖志》載,杭宣驛道從杭州北至宣州共496里,明代前設有驛站。獨松關即為宋、元時期的驛站之一。清光緒版《孝豐縣誌》記載:“獨松關在獨松嶺上,自天目而北,重崗結澗,迴環數百里,獨松嶺傑峙其中。嶺路險狹,東南側直走臨安,西北則道安吉趨廣德,為江浙境步騎爭逐之交”。
獨松關及古驛道,一直是古代杭州至南京的陸路捷徑和兵家必爭之地。

..

如今,關上的古松和箭樓早已不在,關內的兵營遺址也已湮沒無蹤,大石堆砌的關牆在修獨松嶺公路時被拆除了一半,現只剩獨松澗西邊的一半了。昔日的雄關峻嶺,暗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鼓角爭鳴,已沒有了以往的磅礴氣勢。當我們登上斷關殘牆,當山風掠過獨松關時,聽著竹浪聲聲,才會聯想到此地曾是南宋忠勇的將士殊死抵禦外敵入侵的古戰場,能依稀想見一代民族英雄文天祥面對大好河山被蹂躪而無力回天的志士之悲嗆。

歷史

宋室南渡定都臨安(今杭州),天目山則成了京城北部最後一道天然屏障,為抵禦北方敵兵的侵擾,宋廷於建炎年間(1127—1130)在獨松嶺上壘石為關,名日獨松關。自此,獨松關便成為南宋都城臨安(今杭州)的主要關隘,曾為抵禦金兵和元兵的侵襲發揮了重要作用。

..

南宋嘉泰年間(1201-1204)開闢臨安(今杭州)至建康(今南京)驛道經獨松嶺過獨松關,並設急遞驛站於獨松關。
獨松關及古驛道在古代軍事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三國時,東吳大將凌統曾走過獨松嶺古道。
北宋宰相王安石從南京到杭州走獨松嶺古道到釜托寺。

..

南宋建炎三年(1129)北方女真族完顏宗弼任金大將,即金兀朮,為一舉滅宋,統兵南下,渡長江、入兩浙,偷襲獨松關時,在穿僅容一人單騎可行的獨松關後,被這裡的險要地勢捏了一把冷汗,不免驚嘆日:“南朝可謂無人也,若遣贏兵數百守之,吾豈能飛渡哉?”
宋祥興二年(1279)元右軍阿刺汗部自建康經廣德、取虎嶺關(今安吉縣繅舍境內),在攻獨松關時曾與宋軍進行了殊死鏖戰,宋廷急調文天祥增援,文自平江(今蘇州)晝夜行軍達餘杭時,終因兵力懸殊,獨松關失守,元兵鋒直指宋都臨安,宋王朝於第三天便退出了歷史舞台,民族英雄文天祥亦因此遺下了“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名古名。
明朱元璋定都南京也曾經過獨松關翻越獨松嶺古驛道。
清鹹豐十年(1860),李秀成為解天京(今南京)之圍,出奇兵自皖南入浙攻杭州,親率太平軍攻獨松關,與清軍惡戰數日,大敗清軍占關越嶺,直下杭嘉湖平原。

..

抗日戰爭時期,抗日軍隊在獨松關及獨松嶺上曾擊斃日軍十餘人,有詩為證:“古道漫漫獨檢嶺,金元悍將難生還。抗日槍聲響峻岭,擊死日寇埋空山。”另有悼念陳亡戰士的一幅對聯:
擲頭顱,拋骨肉,大家為的無非是民族依垂楊,埋芳草,吾人切莫忘記了忠魂除上述歷史人物曾到過獨松關及古驛道之獨松嶺段,使獨松關及該段古驛道增添了許多人文色彩外,文學巨著《水滸》中也有獨松關及古驛道獨松嶺段的描述。“盧先鋒自從去取獨松關,那關兩邊,都是高山,只中間一條路。山上蓋著關所,關邊有一株大樹,可高數十丈,望得諸處皆見。下面儘是叢叢雜雜松樹……收入得董平、張清、周通三人屍骸,葬於關上。”獨松關及古驛道獨松嶺段兩側山澗

..

生態環境優美,綠竹茵茵,清泉潺潺。漫步古驛道,傾聽山澗水聲,欣賞萬頃翠竹,尋找歷史履痕,令人流連忘返。
獨松關及古驛道是浙北地區現存愛國將士精忠報國、抗擊敵寇的重要遺址之一,加大獨松關及古驛道的保護力度,對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具有重要的歷史和現實意義。獨松關及古驛道,承載著軍事、郵驛、交通等諸多歷史文化信息,傳遞著中華民族英勇氣節,激勵著後人愛國愛鄉的情懷。1983年被公布為第一批縣級文保單位。2006年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望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