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獾[動物]

狗獾[動物]
狗獾[動物]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狗獾(拉丁學名Meles leucurus)體重約10-12公斤,體長45—55厘米。頭扁、鼻尖、耳短,頸短粗,尾巴較短,四肢短而粗壯,爪有力適於掘土,經常在洞裡生活,背毛硬而密,基部為白色,近末端的一段為黑褐色,毛尖白色,體側白色毛較多。頭部有白色縱毛三條;面頰兩側各一條,中央一條由鼻尖到頭頂。下頜、喉部和腹部以及四肢都呈棕黑色。狗獾多棲息在叢山密林、墳墓荒山、溪流湖泊,山坡丘陵的灌木叢中。喜群居,善挖洞。食性很雜,喜食植物的根莖、玉米、花生、菜類、瓜類、豆類、昆蟲、蚯蚓、青蛙、鼠類和其他小哺乳類、小爬行類等。

基本信息

外形特徵

狗獾狗獾

狗獾體重約10-12公斤,體長45—55厘米。頭扁、鼻尖、耳

短,頸短粗,尾巴較短,四肢短而粗壯,爪有力適於掘土,經常在洞裡生活,背毛硬 而密,基部為白色,近末端的一段為黑褐色,毛尖白色,體側白色毛較多。頭部有白色縱毛三條;面頰兩側各一條,中央一條由鼻尖到頭頂。下頜、喉部和腹部以及四肢都呈棕黑色。

狗獾狗獾

狗獾鼻墊與唇之間有一狹窄的毛區。耳殼明顯,端部尖。尾踏均為頭體長的1/3.四肢短,前、後足底裸露,前趾爪長而銳利;後趾爪明顯短,爪呈暗玉石色。基部色稍深。上體自頭部開始直至臀部呈均勻的褐(或為黑)白相間的色澤,因背毛基部白色,中間一段褐黑色,毛尖又是白色。臉面部

具三疲白色或污白色縱紋,其為二道褐色縱紋所間隔,而臉頰一側的白紋往後一直延伸至肩側、體側。耳緣除中間一小段為黑色外,全為純白色。耳內黑色。吻周污白。頜、頸上、胸、腹部和四肢純黑色或黑。尾背基段與上體同色;尾端、尾下污白色。鼠鼷污白色。頭骨輪廓略狹長,腦形似梨。本種與豬獾頭骨的區別是聽泡顯著鼓凸,翼部纖細,且左、右兩翼骨面相向對立(翼骨面與額面相垂直),枕後區是特別向兩側擴大。頂面觀時,前者略呈弧形,後者較平直。後頭號寬顯著小於顴寬。眶間部相對收縮比豬獾的明顯。吻部背面幾乎無凹陷。狗獾棲息于山地森林、山地灌叢、平原荒野、沙丘草叢及湖泊堤岸等各種生境。

生活習性

狗獾狗獾

穴居,極善於挖洞,通常洞穴較大,離地面2-3米,洞的直徑約1.5米

,長約10米,有幾個進出口,“臥 室”有乾草、樹葉等鋪墊。單獨或結小群生活。是夜行性動物。雜食,以鼠類、鳥類蛇、沙蜥、蛙、魚、蝦、蚯蚓、昆蟲以及植物果實、塊莖為食,還盜食花生、玉米、蔬菜和瓜類等作物。

生長繁殖

狗獾狗獾

狗獾每年繁殖一次,9-10月交配,懷孕期6-7個月,春季產

仔,每胎2-5隻。

在人工飼養的條件下,母獾在1歲左右,公獾在1.5歲左右即達到性成熟。每年繁殖一胎,一般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交配,第二年3—4月產仔,妊娠期210—240天,每胎產仔2—4隻,仔獾初生重15克,體長13厘米,尾長3厘米。初生仔獾被毛呈白色,33—38日齡睜開眼睛,與母獾在洞穴里同居3—4個月,到秋季幼獾基本長大,體型與母獾相同。

生活環境

狗獾棲息于山地森林、山地灌叢、平原荒野、沙丘草叢及湖泊堤岸等各種生境。穴居,極善於挖洞,通常 洞穴較大,離地面2-3米,洞的直徑約1.5米,長約10米,有幾個進出口,“臥室”有乾草、樹葉等鋪墊。單獨或結小群生活。是夜行性動物。

分布範圍

除台灣和海南島外,我國境內均有分布。主要分布在中國的東北、西北、華南、中南等地。國外分布於歐亞兩大洲。

狗獾多棲息在叢山密林、墳墓荒山、溪流湖泊,山坡丘陵的灌木叢中。喜群居,善挖洞。食性很雜,喜食植物的根莖、玉米、花生、菜類、瓜類、豆類、昆蟲、蚯蚓、青蛙、鼠類和其他小哺乳類、小爬行類等。

利用價值

狗獾狗獾

獾油可治燙傷。因掘洞而破壞堤壩,造成危害。是一種皮、毛、肉

、藥兼具的野生動物。經濟價值高,其 皮是製作高級裘衣服裝的原料;毛可製作高級胡刷和油畫筆;肉鮮美可口,營養豐富,是餐館宴席上的佳肴;獾油是治療燙傷、燒傷的良藥。狗獾的人養殖方法簡單,投資少,成本低、效益高,是發展前景廣闊的養殖業。 狗獾的脂肪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取其皮下及腸網膜上的脂肪, 入鍋熬煉。濾去油渣,冷卻至淡黃色油膏狀時密封。置乾燥處保存備用。可治咳血、痔瘡、燙傷、凍傷、疥癬等症,有清熱解毒、止痛潤腸的功效。同時,狗獾皮可制裘,獾毛則是高級胡刷和油畫筆的上選原料。

氣味甘,酸,平,無毒。

主治補中益氣,宜人。小兒疳瘦,殺蛔蟲,宜啖之,功與貒同。

保護級別

該物種已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是中國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飼養管理

獾是雜食動物,飼料來源廣泛。植物性飼料有玉米、大豆、高梁、穀子及各種薯類、瓜果、蔬菜等,動物

貉

性飼料有各種畜禽肉、畜禽內臟、青蛙、鼠類、昆蟲等。在飼料原料的選擇上,應根據當地實際以植物性飼料為主,適當添加動物性飼料,在滿足營養需要的前提下,五穀雜糧,食品加工下腳料,都可作為獾的日糧原料,價格越便宜越好,因為獾純屬經濟動物,所以必須嚴格考慮生產成本和經濟效益,按不同生長期供給飼料。在獾的非配種期要以碳水化合物為主,適當搭配些蛋白質飼料;配種期因公、母獾性慾衝動、交配,體力消耗大,蛋白質飼料應占日糧的40%,碳水化合物飼料占50%,蔬菜占10%,還應補充一點麥芽、酵母、維生素之類。母獾進入妊娠期後,營養質量應提高,蛋白質飼料應增加到50%

左右,而且還要做到新鮮和多樣化,以保證胎兒在體內的生長發育和母獾的身體健康。對幼獾的飼養:當仔獾長到80日齡後,就可斷奶分窩飼養。獾的日常管理:一是投料要新鮮無污物;二是經常打掃飼養場地,保持乾燥衛生;三是對飼養場地要保持安靜,防止參觀和生人進入。同時還要防止家狗和野貓的侵襲。在環境較僻靜的地方,建一20—30平方米的圈舍,周圍用石頭或磚砌成2米左右高的圍牆,裡面用石頭做成假山,假山周圍砌壘若干個洞穴。洞內放些柔軟的乾草或樹葉等,圈舍面積、假山大小及洞穴數量的多少,可根據養獾數量而定。

動物的世界5

動物是生物界中的一大類。一般不能將無機物合成有機物,只能以有機物(植物、動物或微生物)為食料,因此具有與植物不同的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以進行攝食、消化、吸收、呼吸、循環、排泄、感覺、運動和繁殖等生命活動。我們一起來研究研究這些動物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