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性曲

特性曲

特性曲(character piece)是19世紀浪漫派音樂的重要體裁。通常指富於詩情畫意和生活情趣的器樂小曲,主要是鋼琴小曲。特性曲是一種由作曲家自由發揮想像力的、個性化的作品,表現形式不拘一格;但採用三段式者居多,其中中段是和兩端形成對比的部分。有些形象統一、結構短小的特性曲(如前奏曲)也常常用樂段的形式寫成。

基本信息

簡介

特性曲特性曲
各種特性曲都有一個多少帶有幻想性和文學性的題目,如小品曲瞬想曲即興曲無詞歌夜曲隨想曲幻想曲新事曲前奏曲間奏曲船歌搖籃曲幽默曲阿拉伯風格曲冊頁等。特性曲的寫作,首開其端的是L.van貝多芬的3套小品曲。繼起有F.舒伯特的瞬想曲、即興曲(兩者都有即興創作的意味)和F.孟德爾頌的無詞歌(包括鏇律和伴奏、具有歌曲氣質的鋼琴小曲)。夜曲(表現在靜夜裡獨自冥想的抒情小曲)的創始者是愛爾蘭作曲家J.菲爾德;F.F.蕭邦提高了這一體裁的藝術水平,寫下了19首意境深邃的夜曲。

代表作品

R.舒曼是對特性曲有興趣的作曲家,他創作了新事曲(曲趣雋永,彷佛在講娓娓動人故事的小型敘事曲)的名稱,並作有幻想套曲、間奏曲、即興曲、夜曲、阿拉伯風格曲(鏇律華麗纖巧的小曲)、冊頁、彩頁(都是以音樂來代替紀念冊中題字、表達個人情愫的小曲)等許多特性曲。他的許多標題性鋼琴小曲,如《蝴蝶》、《狂歡節》、《童年情景》、《克賴斯勒偶記》、《維也納狂歡節》、《少年鋼琴曲集》、《森林情景》等,也屬於特性曲的範疇,他的《大衛盟員舞曲》的副標題就是“18首特性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