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資儲備

物資儲備

物資儲備是為保障部隊供應預先進行的一定數量的物資儲存。是軍隊組織物資保障的一項基本措施。儲備的物資主要有武器、車輛、彈藥、油料、給養、被裝、藥材、維修零部件和軍種、兵種專用物資器材等。

特點  

有無充分的物資儲備關係著戰爭的勝負。中國春秋戰國時的兵書《孫子·軍爭篇》就有“軍無輜重則亡,無糧食則亡,無委積則亡”的著名論述。物資儲備在不同時期各有其特點。古代,早期的軍隊物資儲備,品種簡單,數量少,主要採取士兵攜帶和由車、船、畜力運載的儲備方式,一般僅為數日量。隨著作戰手段的改進,戰爭規模擴大,物資消耗量增多,為增強後續補給能力,在古希臘、波斯、羅馬和中國又出現了在行軍沿線、作戰前方設立倉庫和建立補給、屯墾基地儲備物資等方式。直至近代,這兩種儲備方式仍為一些國家的軍隊廣泛採用。現代戰爭,由於科學技術成果廣泛套用于軍事領域,物資需求量和消耗量空前增長,軍隊的行動與國家經濟的聯繫日益緊密,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早在戰爭爆發前兩三年,有的參戰國就根據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經驗,在政府和軍隊兩個系統組織了物資儲備,並預先作了相應的配置,物資儲備進入了規模大、動手早、組織更加嚴密的新階段。

分類  

多數國家軍隊將物資儲備分為日常儲備(或稱日常供應儲備、周轉儲備)和戰備儲備(或稱戰前儲備、應急儲備)。日常儲備主要用於銜接進貨的間隔時間,並在正常供應中斷和需要量額外增加的情況下保障部隊的作戰、訓練和生活需要。戰備儲備主要用於戰爭初期銜接後續補給,保障部隊的快速行動和在戰役戰鬥期間的更大需要。為了便於使用和管理,一般按隸屬關係實施分級儲備。
在具體做法上,有的將儲備品直接劃分為國家和軍隊最高當局、戰區(或軍)、師以下部隊儲備,按級控制。有的則將儲備品劃分為戰略儲備、戰役儲備戰術儲備。戰略儲備由國家或軍隊最高當局直接掌握,用於戰略行動和重點支援。戰役儲備由軍區(海、空軍)、集團軍、艦隊、海軍基地、戰區空軍掌握,用於戰役行動和必要時的相互支援。戰物資儲備術儲備(含移動儲備加大儲備)由師(或軍)、團掌握,用於保障部隊的當前行動和意外急需。此外,美國陸軍還將戰備儲備分為美國本土儲備品、戰區預置儲備品、預置成套裝備器材和各種行動方案儲備品。日本陸軍將日常儲備劃分為安全儲備和常規儲備。

規模和布局  

物資儲備的規模,依各國的戰略思想、國家的經濟能力和軍隊的實際情況而定。軍隊各級的物資儲備量,主要根據各自擔負的任務、人員和裝備的編成、作戰特點和持續的時間、可能消耗的物資數量或消耗限額以及供應的難易等因素而定。具體實施時,通常是重要物資多儲,一般物資少儲;消耗量大的物資多儲,消耗量小的物資少儲;不易籌措的物資多儲,易於籌措的物資少儲或不儲。軍隊主要是儲備專用物資和成品,國家主要儲備戰略原材料、半成品及糧食等軍民通用物資。
物資儲備的布局,根據戰略部署的要求,結合戰區或部隊的任務、作戰特點和規模、地形和交通條件、運輸能力以及當地的資源等情況確定,通常採取梯次配置和重點部署的方法。同時注意儲備品的分散、隱蔽和配套存放,嚴格管理制度,保證儲備品的安全、完好、適用,經常處於待髮狀態,防止積壓和損失。

發展趨勢  

根據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的幾次局部戰爭經驗,特別是第四次中東戰爭後,蘇、美等國採取增加軍費、設立專項戰備儲備費、壓縮日常儲備和提高政府、民間儲備能力等措施,力求擴大物資儲備規模。在儲備方法上,重視建立地下倉庫和移動儲備基地(倉庫),利用汽車、火車車廂、貨櫃和艦船儲備物資。對物資儲備的布局,一些西方國家強調分散性、小目標和縮短前送距離,增加前方的物資儲備比例,以提高儲備品的生存能力和應急能力。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