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國

牟國,周時子國,牟國故址在今城東10公里的辛莊鎮趙家泉村,春秋時期是魯國的附屬國,春秋末期亡。

簡介

周時子國,牟國故址在今城東10公里的辛莊鎮趙家泉村,春秋時期是魯國的附屬國,春秋末期亡。
牟國遺址位於城東二十華里處,在牟國故址的北面,居牟汶河之陽,山雖不高,然而卻以泉清水美而聞名提起鵬山,頗有來歷。相傳,春秋時期,山頂峭崖處常有大鵬棲息。“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周王聞之,便把牟子國封在這裡。一日 ,牟子國國玉遵照周天子旨意帶領人馬前來選地建都,看到這裡山勢奇特,風景宜人,國一很滿意,便將大隊人馬駐紮在山腳下。君臣們登臨山頂,這時正值盛夏,人困馬乏,饑渴難忍,到處尋水不得,只好下山飲水。直至三更,眾宮員還在觀察研究,都認為此地山秀物美,土地肥沃,是建都寶地,可異沒有她水源。忽然一衛乾進帳,跪秦道:“啟稟大王,山上有大鵬鏇轉徘徊,不知言凶。”國王聽罷,若有所思道:“好,知道了。速傳令,大小人等不得將它驚動!”天近五更時分,忽聽一聲山崩地,人人震得眼冒金花,行宮內外一陣大亂,衛乾慌忙跑來回報:“那大鵬雙展巨翅,盤鏇空中,忽高忽低,後來朝一座小山猛撲過去觸山而沒。大鵬觸山處涌口粗一道清泉!”國王又驚又喜,率眾臣前來觀看,果如衛乾所言。國王高興極了,傳令在此泉對面修造宮殿。為紀念大鵬造泉之事,將山改名為鵬山,泉則命名為鵬泉。這秀麗的鵬山和牟國遺址相臨。這碧波盪瀾、甘矩醇美的鵬泉水,至今長流不息,已成為附近和萊蕪城數十萬人民的飲水之源和釀灑用水。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