燭焰

燭焰

《燭焰》是由臺靜農著作的一部短篇小說作品,正文語種為簡體中文,是一部“社會問題小說”題材類的小說作品。 又有同名長篇小說。

基本信息

短篇小說

可列入“社會問題小說”題材。作者:臺靜農,(1902——1990 .11) ,字伯簡,著名作家、文學評論家,安徽霍丘人。
1925年,在魯迅的鼓勵下,臺靜農和幾個同鄉—起成立了“未名社”,著力於鄉土小說的創作,深層次揭露出民族的劣根性的一面。1927年初,臺靜農發表短篇小說《燭焰》,批判了封建陋俗對勞動婦女的摧殘。1928年,臺靜農將發表在《莽原》上的小說結集出版,取名為《地之子》,《燭焰》被收入此書。
短篇小說《燭焰》的最後一段:
"伊的雙親的心,是碎裂了。昏昏的燈光,籠罩了全室,好像有無數陰靈隱伏在這昏沉的陰影里。"
中國國家圖書館已將臺靜農短篇小說集《地之子》列入為建設國家總書庫而永久保存的中文文獻。
臺靜農短篇小說集

長篇小說

作 者:鄭義華
出版社:武漢出版社
出版年:2008
頁 數::442
裝 幀::平裝
ISBN: 9787543040229
小說《燭焰》深切關注信仰與現實、物質財富與人性、社會發展與精神歸宿等人生的基本問題,真實展現了既往年代的生活圖景,瀰漫著澄澈晴朗的氣息和書卷氣。
作品描寫了幾個普通少年的成長經歷,他們的人生命運和情感都發生了裂變,內心世界漸趨豐富或枯萎。作品真實地重構了既往時代的社會環境氣氛,凸顯出幾道特別的痕跡,描寫了那個年代的一些生活細節,從歷史的角度尋找人們對信仰的堅守或者丟失的軌跡。作品對生活中曾經存在過的善好清朗充滿了懷想和眷戀,對那個漸漸遠去的年代的背影,發出了最後的一聲嘆息,表達了作者對商品經濟背景下的人性異化所產生的憐憫和憂慮。
目錄
一微瀾
二赤水湖的聲音
三紅色教育
四遙望二十一世紀
五革命年代一幕
六荷花塘的水
七初識孔老二
八沒有燭台的白蠟燭
九到農村去
一○老虎山下
一一一棵沒長出年輪的樹
一二望星空
一三藍領工人
一四同學之間
一五井裡
一六像愛克斯光一樣的眼力
一七山東之行
一八多少要留點記憶
一九惆悵
二○遠大志向
二一一個包袱卸掉了
二二去北京
二三“皇室後裔”
二四瞧人
二五京城與省城
二六初涉練人場
二七樹葉總要落下來
二八鹹小安長大了
二九人生的風景
三○你有鋼材嗎
三一人都有一個冀圖
三二王室文化沙龍
三三瞭望車
三四前往“代舍”之路
三五江南一腸
三六求田問舍
三七父與子
三八人生如斯
三九不過是一個匣子
四○一個保健品推銷員
四一面子問題
四二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四三鹹副縣長
四四鄉村一日
四五象牙塔
四六憂鬱的青年
四七“唯物主義者”
四八夜話
四九找回像青草般的心
跋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