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後文公

燕後文公

戰國時期燕國第三十六任君主,繼燕後桓公之位,在位二十九年

人物簡介

燕後文公戰國時期燕國第三十六任君主
燕後文公(?─前333年),繼燕後桓公之位,在位二十九年,秦惠王將女兒嫁給燕太子。文公卒,燕易王立。齊宣王趁新君不穩攻討之,取燕十座城池。武安君蘇秦燕說齊王,說服了齊宣王把城池又還給燕國。二十九年(前333年),文公去世,太子即位,是為燕易王。
前任:燕後桓公361年—前333年
繼任:子燕易王

君主列表

燕後文公

稱號 國君姓名 在位年數 在位年份
燕召公 姬奭
燕侯克 姬克 (前?年——前?年)
燕侯旨 姬旨 (前?年——前?年)
燕侯舞 姬舞 (前?年——前?年)
燕侯憲 姬憲 (前?年——前?年)
燕侯和 姬和 (前?年——前?年)
燕惠侯 38 (前 864 年——前 827 年)
燕厘侯 姬莊 36 (前 826 年——前 791 年)
燕頃侯 24 (前 790 年——前 767 年)
燕哀侯 2 (前 766 年——前 765 年)
燕鄭侯 36 (前 764 年——前 729 年)
燕穆侯 18 (前 728 年——前 711 年)
燕宣侯 13 (前 710 年——前 698 年)
燕桓侯 7 (前 697 年——前 691 年)
燕莊公 33 (前 690 年——前 658 年)
燕襄公 40 (前 657 年——前 618 年)
燕前桓公 16 (前 617 年——前 602 年)
燕宣公 15 (前 601 年——前 587 年)
燕昭公 13 (前 586 年——前 574 年)
燕武公 19 (前 573 年——前 555 年)
燕前文公 6 (前 554 年——前 549 年)
燕懿公 4 (前 548 年——前 545 年)
燕惠公 9 (前 544 年——前 536 年)
燕悼公 7 (前 535 年——前 529 年)
燕共公 5 (前 528 年——前 524 年)
燕平公 18 (前 523 年——前 505 年)
燕簡公 12 (前 504 年——前 493 年)
燕孝公 38 (前 492 年——前 455 年)
燕成公 姬戴 16 (前 454 年——前 439 年)
燕閔公 24 (前 438 年——前 415 年)
燕後簡公 姬載 42 (前 414 年——前 373 年)
燕後桓公 11 (前 372 年——前 362 年)
燕後文公 29 (前 361 年——前 333 年)
燕易王 12 (前 332 年——前 321 年)
王噲 姬噲 9 (前 320 年——前 312 年)
燕昭王 姬職 33 (前 311 年——前 279 年)
燕惠王 7 (前 278 年——前 272 年)
燕武成王 14 (前 271 年——前 258 年)
燕孝王 3 (前 257 年——前 255 年)
燕王喜 姬喜 33 (前 254 年——前 222 年)
史記》記載,周武王滅商以後,封宗室召公於燕(據楊寬《西周史》考證,周公東征後,始封召公子克於燕),在今北京及河北中、北部(周武王之滅紂,封召公於北燕)。燕國的都城在「薊」(位於今北京房山區琉璃河)。周的貴族和當地舊商的貴族以及當地土著建立了聯合政權。最終使該地區原來的東胡民族逐漸融入華夏族。
燕國建國以後與中原各地來往甚少,文化較中原落後,在春秋初年的外族入侵中更是險些亡國,憑藉齊國「尊王攘夷」的軍事幫助才得以保全,並進而在日後有了發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