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香台

燒香台又名金沙寺,因寺建於燒香台而得名。 踞於高處的金沙寺一峰聳起,山環水繞,遂成絕妙勝處。 金沙寺廟建築依山布勢,巧構玲瓏,松蓋檐翅,遂成佳構。

燒香台在西和縣城南群巒疊嶂中,有一座酷似平台之山,群山朝拱,形似燒香平台,這就是燒香台。
燒香台位於西和縣城南部石峽鎮,相距八峰崖石窟10餘公里。燒香台又名金沙寺,因寺建於燒香台而得名。寺踞於一孤峰之上,右有石峽河激浪穿石,左有六巷河碧水潺潺。兩河在此處交匯,清流湍急,奔涌不息。踞於高處的金沙寺一峰聳起,山環水繞,遂成絕妙勝處。
金沙寺原建於清康熙至鹹豐同治時期。文革時,原寺廟損毀。上世紀八十年代末,由當地十方信士及民眾陸續重建而成,廟宇建築由真陽山和燒香台兩大部分組成。真陽山供奉佛家諸神,金沙寺亦供奉與薩真人同時代的王靈官。總計前後十院,中為戲台分隔。金沙寺廟建築依山布勢,巧構玲瓏,松蓋檐翅,遂成佳構。山腳下雙水交融,鱗波閃耀,幽谷傳聲,松濤在耳,美不勝收。放眼遠望,滿山疊翠,萬綠叢水,山花爛漫,或白或赤,如臨畫境,自有一番幽靜之趣。
盤山通寺之路,近年已修通,西、成兩縣民眾每年在四月初八舉辦廟會,祈福賞景,四方遊客絡繹不絕。燒香台的自然清新已成為不可多得的旅遊勝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