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鷹

熬鷹

熬鷹,老北京話,也做熬大鷹,熬鷹訓練獵鷹的方式之一。往白里說,也就是不讓獵鷹睡覺,熬著它,使它睏乏,主要跟當時人喜歡玩鷹有關。因為鷹習性兇猛,剛捉回來後不讓鷹睡覺,一連幾天,鷹的野性被消磨。熬鷹不是那么容易的,而且並不是什麼鷹都要熬。我們講敖鷹,僅僅限於黃鷹(蒼鷹),我國新疆蘇木塔什鄉被譽為獵鷹之鄉。在那裡柯爾克孜族人世代與鷹為伴,熬鷹也成了柯爾克孜族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基本信息

訓鷹過程

熬鷹熬鷹
狩獵是遊牧民族的輔助性產業,哈薩克族也是如此。在他們的狩獵活動中,有一種非常獨特的傳統狩獵方式,即用馴化的鷹進行捕獵。
古代獵人沒有槍械等現代的狩獵工具,所以經常用獵狗或馴化的獵鷹捕獲獵物。鷹獵的關鍵,是獵鷹的調養、馴化。獵手們捕獲野鷹後,便注入全部心血,精心餵養、細心關照,為鷹做皮絆、制眼罩,每天放飛、進行調馴。在馴化之前,要給鷹餵好吃的,使它儘快長得膘肥體壯。但這時的鷹膘是一種虛膘,要使它變成肌肉才有力量。馴鷹開始,首先要給鷹拉膘,不但不給進食,還要給它洗胃。洗完胃再用熱水給鷹洗澡,讓它出汗。晚上再把鷹放在專門馴鷹的粗繩子上,鷹站不穩,而且還有人在下面不斷地用棍子敲打繩子,繩子不斷晃動,這樣鷹就無法睡覺了,這叫“熬鷹”。鷹疲乏到極點,就會掉在地上,此時用清水沖洗鷹頭,然後讓鷹飲茶或水。這樣沒幾天鷹就瘦下來了,有的鷹會餓得只剩皮包骨頭,一點精神都沒有。這時就開始馴化,用特製的眼罩戴在鷹頭上,不讓它看見任何東西,專門餵它一些兔子、鴿子、小鳥等動物肉,使它消除對人的恐懼和敵意感。接著就是讓它進行捕獵訓練。鷹的尾毛有十六根。鷹就憑這十六根尾毛調節起飛、制動、滑翔、下墜和捕捉獵物。訓練時用線把這十六根尾毛一根一根地纏起來。羽毛之間的線不能太緊或太松,過緊了不能起飛,過鬆了它就會飛跑。在訓練的場地上把兔子、鴿子用繩子拴住。一切準備好後,就把的眼罩摘掉,這時獵鷹便去抓捕獵物,直到吃飽。接下來的訓練就是當它捕捉到獵物後不讓它吃,如此反覆多次,到最後才讓它吃。經過一段時間之後,把羽毛鬆開幾根,乃至以後全部鬆開。半個月後,鷹就完全被馴化了。檢驗馴化的結果時,在房內放置些肉,招鷹來吃,如鷹能來吃,就算成功了,就可以到外邊放鷹捕獵了。餵鷹時,只餵瘦肉,而且不能飽食,這是因為“鷹飽不捕獵”。還有不見獵物,不揭眼罩,更不能解開腳絆,這就叫“不見獵物不放鷹”獵鷹用它的利爪能捕捉黃羊狐狸兔子和其它飛禽類動物。
現代熬鷹都是把鷹腳拴個木棒上,讓它腳不能離開棒子,放在一間單獨的空房間,然後房間用大的燈泡,500W的或是1千的,24小時開著,剛開始它能堅持亂動,一旦你發現它不動了,就晃動桿子,就像港台審犯人一樣,24小時不讓鷹休息,最多3天,就馴服了,只要你進去它沖你點頭那就OK了。注意訓的時候千萬不要第二個人進去。然後把它眼蒙上,帶它出去散步,2天不要拿下眼罩,你就在它耳邊吹哨,讓它記住這是你在吹,然後就可以拿下眼罩慢慢教你想要的東西。(記住:在放進房間到它記住你哨聲前都不要餵食,不要給它東西吃,然後你專門分幾種哨聲一種是餵食召喚的一種是讓他自由飛或是捕捉的,當他能記住了就可以餵食了,然後就可以炫耀你的寵物了。)鷹狩獵的場面是令人神往的。舉鷹的獵手,左手架鷹,右手揚鞭,馬蹄飛馳,獵狂奔,獵手緊盯獵物不放。選好地形後,急速地揭開鷹眼罩,扯去鷹腳絆,一聲唿哨,那飢餓發瘋、近乎發狂的獵鷹,象箭一樣騰空而起,向受驚的獵物猛衝而去。天上飛的,地上跑的,只要把那眼尖、力大、敏捷、兇猛的大鷹撒出去,頃刻間就能將它們生擒活捉回來。一隻好獵鷹,一年能捕捉數百隻獵物。難怪有人說,一匹好難換一隻好鷹,可見它的身價之貴重。

方言

熬鷹熬鷹
老北京話,也叫熬大鷹,不得已而徹夜不能睡眠。主要跟當時人喜歡玩有關,因為鷹習性兇猛,剛捉回來後不讓鷹睡覺,一連幾天,鷹的野性被消磨。
後來,也把不讓嫌疑人一連幾天不能睡覺,以達到審訊效果的刑罰,叫做熬鷹。當然,這本身也是一種違法犯罪的刑訊逼供行為,已被我國法律嚴令禁止。

訓鷹技巧

一種常用的訓練獵鷹的技巧,方法是讓鷹站在一根搖晃的木棒上。這樣可以鍛鍊獵鷹的肌肉和消耗掉其多餘的脂肪,我們可以形象地將這種方法理解為給獵鷹“塑身減肥的健美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