鷂子

鷂子

鷂子屬於鷹科,屬小型猛禽,體長30-41厘米。雌較雄略大,翅闊而圓,尾較長。雄鳥上體暗灰色,雌鳥灰褐色,頭後雜有少許白色。下體白色或淡灰白色,雄鳥具細密的紅褐色橫斑,雌鳥具褐色橫斑。尾具4-5道黑褐色橫斑,飛翔時翼後緣略為突出,翼下飛羽具數道黑褐色橫帶,通常快速鼓動兩翅飛一陣後接著又滑翔一會。棲息於針葉林、混交林、闊葉林等山地森林和林緣地帶。日出性。常單獨生活。或飛翔於空中,或棲於樹上和電柱上。以雀形目小鳥、昆蟲和鼠類為食,也捕食鴿形目鳥類和榛雞等小的雞形目鳥類,有時亦捕食野兔、蛇、昆蟲幼蟲。分布於歐亞大陸,往南到非洲西北部,往東到伊朗、印度和中國及日本。越冬在地中海、阿拉伯、印度、緬甸、泰國及東南亞國家。

基本信息

簡要概述

“鷂子”鷂子
“鷂子”(俗稱),中文名:雀鷹,屬鷹科(Accipitridae)鷂亞科(Circinae)鳥類。體細瘦,體羽單色不鮮豔,腿長,尾長,低飛於草甸和沼澤上,覓食、小鳥和昆蟲。體長約50公分(20吋)。喙小,面上的羽毛呈臉盤狀。營巢於沼澤或高草叢中。每窩產4∼6枚污白色或淡藍色的卵,最著名的是白尾鷂(Circuscyaneus,英國稱雞鷂,美國稱沼澤鷹),繁殖於整個北半球的溫帶和北方地區以及南美洲的南部。白頭鷂(C.aeruginosus)和孟塔古氏鷂(C.pygargus,即烏灰鷂)分布於歐洲的大部分,從北非的地中海岸到蒙古一帶。草原鷂(C.macrourus)繁殖於波羅的海到歐洲東南部和中亞。有關的種還有︰灰頭趾鷂(C.cinereus),見於秘魯至麥哲倫海峽;長翅鷂(C.buffoni),分布於南美洲,特別是安地斯山以東地區;南非澤鷂(C.ranivorus),向北分布到烏干達東部;亞洲中東部的鵲鷂(C.melanoleucus)。

繁殖分布

國內分布

喜馬拉雅亞種在我國繁殖於大興安嶺小興安嶺長白山遼寧內蒙古呼倫貝爾盟博克圖和新疆;越冬於四川貴州雲南廣西廣東海南島;遷徙期間經過河北、山東、寧夏、內蒙古、廣東、福建和台灣。即亞洲亞主要繁殖或留居於青海東部和東北部及南部、四川北部松潘、西藏南部及昌都地區;越冬於雲南西北部和西部。

國外分布

繁殖於歐亞大陸,往南到非洲西北部,往東到伊朗印度和我國及日本。越冬在地中海、阿拉伯、印度、緬甸泰國及東南亞國家。

經濟用途

鷂子不是藥用動物,是經濟動物。鷂子捕食害鼠,對農有益。人們馴養來放獵野、野

保護級別

數量較普遍,亦較常見,但種群數量不高。已列入國家保護野生動物二類保護動物名錄。

生長習性

“鷂子”鷂子
【遷徒】
鷂子除繁殖留居外,部分遷徙。春季於4~5月遷到繁殖地,秋季於10~11月離開繁殖地。
【生境】
鷂子棲息於針葉林、混交林、闊葉林等山地森林和林緣地帶,冬季主要棲息於低山丘陵、山腳平原、農田地邊和村屯附近,尤其喜歡在林緣、河谷,採伐跡地和農田附近的小塊叢林地帶活動。
【體型】
體重♂130~170g,♀193~300g;體長♂310~350mm,♀360~410mm;嘴峰♂11~13mm,♀12~15mm;翅長♂205~255mm,♀240~260mm;尾♂150~197mm,♀145~223mm;跗蹠♂51~63mm,♀58~73mm。
【食性】
鷂子主要以雀形目小鳥、昆蟲和鼠類為食,也捕食鴿形目鳥類和榛雞等小的雞形目鳥類,有時亦捕食野兔、昆蟲幼蟲,主要是樹粉蝶幼蟲和其他昆蟲幼蟲為食。常棲於樹上或電線桿等高處。發現地面有獵物時急飛直下,突然撲向獵物,用銳利的爪捕獵,然後再飛回棲息的樹上,用爪按住獵獲物,用嘴撕裂吞食。
【習性】
鷂子屬日出性。常單獨生活。或飛翔於空中,或棲於樹上和電柱上。飛翔時先兩翅快速鼓動飛翔一陣後,接著滑翔,二者互動進行。飛行有力而靈巧,能巧妙的在樹叢間穿行飛翔。
【繁殖】
鷂子繁殖期5~7月。營巢於森林中的樹上,距地高4~14m。巢通常放在靠近樹幹的枝叉上。常在中等大小的椴樹、紅松樹或落葉松等闊葉或針葉樹上營巢,有時也利用其他鳥巢經補充和修理而成。巢區和巢均較固定,常多年利用。巢呈碟形,主要由枯樹枝構成,內墊有雲杉小枝和械樹、衛茅等新鮮樹葉。每窩產卵通常3~4枚,偶爾有多至5枚和6枚甚至7枚和少至2枚的,通常間隔1天產1枚卵。卵呈橢圓形或近圓形,鴨蛋清色、光滑無斑,大小為29.8mm×38.6mm,重17~18g。雌鳥孵卵,雄鳥偶爾亦參與孵卵活動,孵化期32~35天。雛鳥晚成性,經過24~30天的巢期生活,雛鳥即具飛翔能力和離巢。

形態描述

“鷂子”鷂子
雄鳥上體鼠灰色或暗灰色,頭頂、枕和後頸較暗,前額微綴棕色,後頸羽基白色,常顯露於外,其餘上體自背至尾上覆羽暗灰色,尾上覆羽羽端有時綴有白色;尾羽灰褐色,具灰白色端斑和較寬的黑褐色次端斑;另外還具4~5道黑褐色橫斑;初級飛羽暗褐色,內翈白色而具黑褐色橫斑;其中第五枚初級飛羽內翈具缺刻,第六枚初級飛羽外翈具缺刻;次級飛羽外翈青灰色,內翈白色而具暗褐色橫斑;翅上覆羽暗灰色,眼先灰色,具黑色剛毛,有的具白色眉紋,頭側和臉棕色,具暗色羽乾紋。下體白色,頦和喉部滿布以褐色羽乾細紋;胸、腹和兩脅具紅褐色或暗褐色細橫斑;尾下覆羽亦為白色,常綴不甚明顯的淡灰褐色斑紋,翅下覆羽和腋羽白色或乳白色,具暗褐色或棕褐色細橫斑;尾羽下面亦具4~5道黑褐色橫帶。
雌鳥體型較雄鳥為大。上體灰褐色,前額乳白色或綴有淡棕黃色,頭頂至後頸灰褐色或鼠灰色,具有較多羽基顯露出來的白斑,上體自背至尾上覆羽灰褐色或褐色,尾上覆羽通常具白色羽尖,尾羽和飛羽暗褐色,頭側和臉乳白色,微沾淡棕黃色,並綴有細的暗褐色縱紋。下體乳白色,頦和喉部具較寬的暗褐色縱紋,胸、腹和兩脅以及覆腿羽均具暗褐色橫斑,其餘似雄鳥。幼鳥頭頂至後頸栗褐色,枕和後頸羽基灰白色,背至尾上覆羽暗褐色,各羽均具赤褐色羽緣,翅和尾似雌鳥。喉黃白色,具黑褐色羽乾紋,胸具斑點狀縱紋,胸以下具黃褐色或褐色橫斑。其餘似成鳥。虹膜橙黃色,嘴暗鉛灰色、尖端黑色、基部黃綠色,蠟膜黃色或黃綠色,腳和趾橙黃色,爪黑色。

野外鑑別

鷂子鷂子
小型猛禽,體長30~41cm。雌較雄略大,翅闊而圓,尾較長。雄鳥上體暗灰色,雌鳥灰褐色,頭後雜有少許白色。下體白色或淡灰白色,雄鳥具細密的紅褐色橫斑,雌鳥具褐色橫斑。尾具4~5道黑褐色橫斑,飛翔時翼後緣略為突出,翼下飛羽具數道黑褐色橫帶,通常快速鼓動兩翅飛一陣後接著又滑翔一會。野外特徵極明顯,無論站立或飛翔時都易識別。

種群現狀

鷂子翻身鷂子翻身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鷂子的分布廣泛,數量較多,特別是捕食大量的鼠類和害蟲,對於農業、林業和牧業均十分有益,對維持生態平衡也起到了積極的作用。鷂子可馴養為狩獵禽。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低危(LC)。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