熘黃菜

熘黃菜

溜黃菜是山東省傳統的漢族名菜,屬於安徽地區自主創新菜。色澤鮮艷,鮮嫩可口。雞蛋黃、雞蛋清納入碗內攪散,加入料酒、精鹽、濕澱粉、蝦仁和切成細末的金華火腿,攪拌均勻備用。淨鍋置火上,入色拉油燒至三四成熱時,倒入調好的蛋液,並用手勺不斷地朝一個方向攪拌動,邊攪動,邊分次加入色拉油,至蛋液成腦花狀且熟透時,出鍋裝盤即成。

此菜是傳統北方菜,菜名還保留著古老飲食習俗,如北方人不稱“蛋”
字,所以雞蛋菜稱為“木樨”、“黃菜”。在清代筆記小說中記有此事,原
文記下:“有一南客不食雞卵,初至北地早尖(吃早點之意),下輿入店,
呼店伙甚急,其狀似甚飢,開口便問:有好菜乎?答曰:有木樨肉。好,速
取來。及獻於幾,則所不食也,慮為人所笑,遂不敢言。又問,別有佳者乎?
答曰:攤黃菜何如?客曰:早言有此,豈不大佳。及獻於幾仍所不食者,⋯⋯。”
這種菜名稱謂反映的是地域之別,因此而鬧出笑話,反映流傳至今的“熘黃
菜”是歷史悠久的傳統民間菜,地道的山東菜在此也能證之。
此菜製作難度較大,主要是將雞蛋攪炒成豆腐腦狀。成熟後軟嫩似豆腐
腦,能夠自然顫動,鮮香味美。
【原料】
雞蛋4 個、南薺(去皮)25 克,青豆末少許、料酒10 克,濕澱粉10 克,
豬肉25 克,水發海米少許、精鹽3.5 克,清湯200 克,白油50 克。
【製法】
1.準備工作:將豬肉剁成泥茸,南薺、水發海米切剁成末,把雞蛋磕碗
內,加入肉茸、海米末、南薺末、青豆末、料酒、濕澱粉、清湯、精鹽攪打
均勻。
2.烹調:將淨勺放中火上,放白油燒至五成熱,倒入攪好的蛋液,用手
勺推炒,熟後盛湯盤中,撒上火腿末即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