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兒寨鄉

熊兒寨鄉

熊兒寨鄉地處北京市平谷區正北15公里,位於燕山南麓古長城腳下,是距平谷縣城最近的深山區鄉。熊兒寨鄉轄區面積59.2平方公里,下轄8個行政村,人口4500人,是縣域內人口最少、距離縣城最近的純山區鄉,6萬畝山場植被覆蓋率達90%以上。

基本信息

交通發展

熊兒寨鄉交通便捷,柏油路縱橫,貫通全境,鄉政府所在地距首都機場45公里,距北京市區80公里,距天津新港130公里,距大秦鐵路15公里,境內公路是通向東北三省的重要幹線。

氣候特徵

熊兒寨鄉全年無霜期為210天,年平均氣溫11.5℃,常年水量650毫米,十分適宜生態農業的發展,是天然的綠色食品基地。

歷史沿革

1956年6月平谷縣建立34個鄉時,熊兒寨鄉建立並設共產黨總支部,後改設為鄉黨委。1975年熊兒寨鄉南岔村作為農業學大寨先進典型在全市推廣,華國鋒李先念王憲等國家和市級領導到熊兒寨鄉視察,外交部帶領69個國家代表團到熊兒寨鄉參觀,並給予高度評價。

發展狀況

農業發展

熊兒寨鄉熊兒寨鄉
熊兒寨鄉規劃優質桃基地3000畝,引進中晚熟優良品種18個,年產精品桃3200噸,通過檢測,全部達到綠色、安全食品的指標。全鄉已發展乾鮮果樹60萬棵,其中結果樹35萬棵,大桃柿子、紅果、杏、梨、蘋果核桃板栗為主要品種。形成了千畝大桃、千畝杏、千畝紅果、千畝梨、千畝核桃千畝板栗基地,使該鄉成為首都名副其實的綠色果品生產基地。熊兒寨地區山場廣闊,植被豐厚,很適宜畜牧業的發展。

養殖發展

熊兒寨鄉建有平谷地區最大的絨山羊養殖基地,存欄優質絨山羊400多隻;花峪、魏家灣兩村已分別建成優質絨山羊、小尾寒羊養殖專業村; 2003年初,又建成了北京市平谷區老泉柴雞標準化養殖基地,存欄柴蛋雞12000隻。熊兒寨鄉發展蛋雞、肉雞、生豬、肉羊等畜禽養殖900餘戶,形成了群體規模。這裡不但果品豐富適於採摘,自然景觀也適於欣賞。

資源

熊兒寨鄉熊兒寨鄉
熊兒寨鄉水資源豐富,儲量大,水質好,自成水系。境內水渠縱橫交錯,水池遍地結“瓜”,泉水噴流,花峪等村常年飲用截泉水。
熊兒寨鄉電力充足,增容方便。距變電站10公里,境內安裝10千伏高壓電路36千米,低壓線路36.8千米。新上企業用電報裝和增容,享受國家免購用電權及免交分期集資引導的優惠。花峪水庫為待開發的電力資源,其上游流域面積20平方公里,預算總庫容230立方米,最大輸水量2立方/秒,建成後可設計裝機120千瓦水電站一座。
熊兒寨鄉電信事業發展較快,1997年舉辦了電信支局,安裝程控電話2000門,光纜入戶,電話、信息直通國內外。北京名山“四座樓”屬熊兒寨轄區,海拔1058米,環山4000畝的原始次生林中有黃羊、鹿、狍子、野兔、山雞等多種動物,是高級動植物自然保護區。境內自然景觀數不勝數。“四座樓前子母岩,明代長城涼水泉,幸福遂洞白龍潭,九里山外小西天”為其中八大名景。

少數民族

群山環抱的熊兒寨鄉地處京東平谷區北部15公里,位於燕山南麓古長城腳下,有侗族、彝族、苗族、滿族、壯族、土家族、布依族等十幾個少數民族民眾在該鄉生活、居住。
侗族“花開人正歡,香氣惹人醉;人醉舞宜輕,人戀成雙對。一江春水流,萬樹桃花綴。誰面似桃紅?侗女歌聲脆。”這首侗族的楚天遙山歌在熊兒寨鄉廣泛傳唱。20多年來,侗家的兒女和侗族的山歌一起,在熊兒寨鄉深深紮下了根,她們為山鄉的經濟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為山鄉的奇山秀水平添了幾分妖嬈嫵媚。
侗寨已經成為熊兒寨鄉少數民族接待的一個突出亮點,一座灑滿金色朝陽的侗家木舍,彩旗迎風舞動,牆上掛著幾串火紅的辣椒,牆角隨意放著兩隻侗家竹簍,看去樸拙,卻充滿了異域的情趣。
不必說那侗族的歌舞,古樸浪漫、具有神秘色彩的婚俗,不必介紹那清新質樸、優美流暢的侗戲,更不必講述那感人肺腑、美麗動人的神話傳說,僅僅“一桶蒸飯,全鄉飄香”的魅力定會令您身臨其境地體驗到濃郁的侗鄉風情……“品侗寨米酒,賞侗寨歌謠”。侗寨的女主人楊桂芬早已為您準備了優質的糯米;自家親自動手釀製的米酒,度數雖不高,但味道純厚;女主人特意為嗜好酸辣味的來客準備了用醃桶、酸壇製作的爛菜。自古便有“侗不離酸”的說法,就連侗族人自己都說“三天不吃酸,走路打倒竄”,更有“無菜不醃,無菜不酸”的說法。多年醃製的醃魚和臘肉侗寨人招待來賓的佳肴。
彝族 彝族是我國具有悠久歷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之一,相傳是古羌人的分支。彝族人民能歌善舞,從“彝族農家”的女主人徐俊蘭身上我們就看出了這一點,諸如爬山調、進門調、迎客調、吃酒調、娶親調、哭喪調她都能唱上幾句。有的曲調有固定的詞,有的沒有,即使是她臨時即興填詞,也別有一番獨特的風格。女主人為愛好抽菸的朋友準備了彝族大菸袋,可為您提供一次抽水菸袋的雅興,但可不要貪嘴噢!
徐俊蘭家還有傳統工藝品刺繡、銀飾、挎包等。刺繡為彝族婦女所擅長,常繡在頭帕、衣袖、衣大襟、褲腳、掛帶、煙荷包、腰帶等上。您看見背景的圖片就一覽無餘了。
彝族生活中的主要食物,大部分地區是玉米,次為蕎麥、大米、土豆、小麥燕麥等。肉食主要有牛肉、豬肉、羊肉、雞肉等,喜歡切成大塊大塊煮食,漢族稱之為“砣砣肉”。在這裡您可品嘗特色彝族口味,享受彝族風情。
酒足飯飽之後,您還可以傾聽徐俊蘭為您講述娓娓動人的彝族傳說:據彝族的民間史詩《梅葛》記載,天神在創世之初,派了他的五個兒子去造天。天造好了之後,便用雷電來試天,結果天裂開了,用什麼補天呢?天神們認為世界上的東西虎最威猛,於是天神又派五個兒子去將虎制服了,然後他們用虎的一根大骨做撐天柱,這樣天就穩定下來了。他們又用虎頭做天頭,虎尾做地尾,虎鼻做天鼻,虎耳做天耳,左眼做太陽,右眼做月亮,虎鬚做陽光,虎牙做星星,虎油做雲彩,虎氣做霧氣,虎心做天心地膽,虎肚做大海,虎血做海水,大腸做成江,小腸做成河,虎肋做道路,虎皮做地皮,硬毛做樹林,軟毛做青草,細毛做秧苗。
許多彝族人認為自己是虎人,因為虎被中國人視為百獸之王。它是力量和威嚴的象徵,被彝族先民敬奉為原始圖騰,成為吉祥與幸福的象徵。由於虎被他們奉為祖先,因而在彝族人家中的神龕上供奉虎形祖靈,大門上掛著虎形辟邪,牆壁上掛著虎圖騰壁掛。虎神可以為他們消災驅邪,可以保佑他們稱心如意、吉祥平安。他們把自己、家庭、家族的幸福,都寄托在虎神的護佑之下。

行政區劃

熊兒寨村、北土門村、南岔村、魏家灣村、東溝村、東長峪村、花峪村、老泉口村

平谷區行政區劃

平谷區轄2個街道、4個地區、10個鎮、2個民族鄉,區人民政府駐平谷鎮府前大街。
街道濱河街道 | 興谷街道 |
地區漁陽地區 | 峪口地區 | 馬坊地區 | 金海湖地區
鎮級東高村鎮 | 山東莊鎮 | 南獨樂河鎮 | 大華山鎮 | 夏各莊鎮 | 馬昌營鎮 | 王辛莊鎮 | 大興莊鎮 | 劉家店鎮 | 鎮羅營鎮
鄉級黃松峪鄉 | 熊兒寨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