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亞科

熊亞科

熊亞科即歸入熊屬的所謂真正的熊,包括六個種:棕熊、美洲黑熊、北極熊、亞洲黑熊、懶熊和馬來熊。熊亞科中包括了現代陸地上體型最大的食肉性動物,分布最廣,除了非洲、澳洲、南極大陸沒有熊的足跡之外。

基本信息

簡介

棕熊棕熊

哺乳動物分類學上,熊科(Ursidae)是食肉目中第二小的科,現存的熊科動物中又分成了兩個亞科即熊亞科(Ursidae)& 大熊貓亞科(Ailurinae ),這兩個亞科的科屬相加共有八種熊。

就進化歷史而言,熊類起源於歐亞大陸、北美、非洲北部的山區、以及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脈。學界一般認為現存的所有熊類有一個共同的祖先-祖熊(Ursavus),約生活在2,000萬年前的中新世。在當時處於亞熱帶歐洲的中新世地層中發現了化石,顯示出祖熊和它的親緣物種是當時生活在森林中的食肉性動物,並可能擁有類似於狐狸浣熊的生活習性。它們除了具有食肉性動物典型的尖銳及可切割肉食的牙齒之外,也已開始發展出適於研磨植物性食物的牙齒。

世界上現生的熊大多分布在北半球,熊科動物有一個體型的定式,越靠南分布的熊,體型越小。

關於現存熊科家族成員之間的進化關係,雖說不同研究所獲得的結果仍略有爭議,但一般相信熊貓眼鏡熊是熊類輻射演化中最早出現的,也就是說,熊貓是最古老的熊類,隨後衍生出眼鏡熊。至於另外六種熊(棕熊,北極熊,馬來熊,美洲黑熊,亞洲黑熊和懶熊)的演化分枝順序,似乎還沒有發現十分具有說服力的證據。

有些科學家將熊科動物分為三個亞科,因為大熊貓亞科(學名:Ailuropoda melanoleuca)和眼鏡熊亞科(學名:Tremarctos ornatus)在體形和基因組成上與其他熊不同。大熊貓和眼鏡熊分別組成大熊貓亞科和眼鏡熊亞科。

種類

熊進化圖熊進化圖

熊亞科即歸入熊屬的所謂真正的熊,現在分布最廣。熊亞科包括六個種:棕熊(學名:Ursus arctos)、美洲黑熊(學名:Ursus americanus)、北極熊(學名:Ursus maritimus)、亞洲黑熊(學名:Ursus thibetanus)、懶熊(學名:Ursus ursinus)和馬來熊(學名:Ursus malayanus)。

熊亞科中包括了現代陸地上體型最大的食肉性動物,除了非洲、澳洲、南極大陸沒有熊的足跡之外,世界上8種熊的分布包括:僅限於北美洲的美洲黑熊和南美洲的眼鏡熊,極地區域的北極熊,橫跨北美洲、歐洲及亞洲北部的棕熊,至於熊貓、馬來熊、懶熊、亞洲黑熊則局限於亞洲地區。

從十九世紀到二十世紀的不足一百年中,就有三種熊因人類的過度獵殺滅絕了,它們是:北非熊(1870年滅絕)墨西哥灰熊(1964年滅絕)、勘察加棕熊(1920年滅絕);北非熊是我們所知非洲唯一的一種熊,今天非洲大陸已經是熊跡全無了。因此,眼鏡熊,即安第斯熊,便成為分布於南半球的唯一的熊科動物了(澳洲的袋熊、樹袋熊,是同名不同種的有袋類動物)。

與人類關係

懶熊懶熊

人類對熊的好奇、敬畏、喜愛、崇拜,由來已久。遠古,人們不知道熊的冬眠習性時,往往對熊在冬天突然消失大惑不解,而隨著春暖花開,熊又悄無聲息的往來出沒,不能理解這一現象的古人編織出了美麗的神話來表達對這種“新生、重生”能力的崇拜和嚮往。因為熊在那時沒有敵手處於食物鏈的最頂端,全然不將一切放在眼裡的那種霸氣和怪力也就成了人們追逐和渴望的圖騰。

美洲土著人把熊作為力氣和勇氣的象徵,認為,灰熊和黑熊決定季節的變化,把熊奉為神明。熊在中國的古籍中出現很早,是勇猛、強勢的象徵。印地安人認為,佩帶熊牙可增長智慧,而熊爪的飾物會趨避邪祟帶來好運,甚至在一些美洲的神話傳說中是熊創造了世界,人們將熊這一形象作為圖騰崇拜。

大約三萬年前,歐洲人曾與一種體形超過今天棕熊兩倍的熊:穴熊(cave bear)爭奪山洞的“使用權”,從法國南部的洞穴化石可以得知,穴熊的兇猛和體型就是當時人類的夢魘。攝於熊的威力,古羅馬軍隊衝鋒在前的士兵都披著熊皮,以壯軍威。今天,人們仍能看到英國白金漢宮的戴著幾尺高熊皮帽的皇家衛隊士兵,這是古代武士假籍熊威的遺風。

北美西部牛仔曾以面部留有熊的爪痕為榮,認為這種歷險標誌,對女子有不可抗拒的魅力。

北極熊北極熊

當然,更多的人認為,熊是一種十分危險的猛獸,可事實上,在北美每年遭熊襲擊致傷的人寥寥無幾,與當地車禍致死的人數相比,簡直不值得一提。其實,熊只在生命受到威脅、後代被追趕、領域被打擾時,才會去“正當防衛”,由於力大勢猛,又往往“防衛過激”所以導致傷人甚至殺人事件的發生。我認為人與野生動物的相處原則最好是“敬而遠之,不相過往”。

熊通常安靜的活動。但像人一樣,它們也用自己的聲音表達一系列從高興到恐懼的複雜情感。在熟悉的環境中,熊能發出多樣的哼聲;而當它們受到驚嚇時,則常會發出響亮的吹氣噪音和牙齒的磕噠聲。熊能夠游泳、爬樹,以及在上坡、下坡或平地上疾速奔跑,它們行動敏捷而迅速而且耐力驚人,可謂陸上全能的動物。

下屬分類

眼鏡熊屬
體長150~180厘米,尾長7厘米,雄性重約100~155千克,雌性重約64~82千克。體毛黑、紅棕或深棕色,厚密粗糙。眼周圍有一圈或粗或細的奶白色紋,並向下形成胸斑,遠看好似戴著一副黑墨鏡,故名。肋骨13對,區別於其它熊科動物的14對。分布於南美洲安第斯山密林或草原,故又稱“安第斯熊”。以鳳梨、仙人掌為食。由於棲息地破壞和獵殺,全世界野生種群已不到2000頭。
熊屬
棕熊
廣泛分布於歐亞大陸和北美洲,為分布最廣的熊科動物。有11個亞種,如指名亞種U.a.arctos、北美灰熊U.a.horribilis、科迪亞克棕熊U.a.middendorffi、喜馬拉雅棕熊(雪熊)U.a.isabellinus、藏馬熊U.a.pruinosus、北海道棕熊U.a.yesoensis、西伯利亞棕熊U.a.beringianus等。雄性體長170~280厘米,體重300~500千克;雌性僅一半。體形健碩,肩背隆起。被毛粗密,冬季可達10厘米;顏色各異,如金色、棕色、黑色和棕黑等。有些個體毛尖顏色偏淺,甚至近乎銀白,遠看似披一層銀灰色,故又稱“灰熊”。棲息範圍較廣,一般獨居。,植物性一般食物占了60~90%,包括各種根莖、塊莖、草料、穀物及果實等,動物性食物如昆蟲、嚙齒類、有蹄類、魚和腐肉等。冬眠。野生壽命大約20~30年,圈養可達50歲。全世界只有15~20萬頭,但種群數量一直在下降,在我國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美洲黑熊
體型碩大,四肢粗短。體長約120~200厘米,雄性較大於雌性。有約16個亞種,體色多樣。東北部顏色偏深,以黑色為多;西北部顏色偏淺,如棕色、淺棕、金色;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中岸甚至有奶白色個體,稱為“白靈熊”;阿拉斯加有藍灰色個體,稱為“冰河熊”。有時又白色胸斑。分布範圍包括墨西哥高原北部向北至北美大部地區。獨居於針葉林、闊葉林及沼澤等環境中。善爬樹和游水。視力差、聽、嗅覺敏銳。巢域範圍約125.5平方公里。冬眠時居于山洞、石縫或樹洞。雜食性,食物包括蟻、其他昆蟲、蜂蜜、鹿、鼠、野兔、魚以及野果、樹芽等。4~8月為性活動期。懷孕期200天、每窩平均2.4仔。雌熊5年後性成熟,雄葉生1年後成熟。
亞洲黑熊
體形較小,體長1.6米左右,體重一般不超過200千克。體毛黑亮而長,下頦白色,胸部有一塊新月形字形白斑,故又稱“月熊”。頭圓、耳大、眼小,吻短而尖,鼻端裸露,足墊厚實,前後足具五趾,爪尖銳但不能伸縮。主要分布於亞洲的印度、尼泊爾、日本、朝鮮半島、中南半島、阿富汗、俄羅斯及我國。棲息於潮濕的叢林地區,尤其是山地森林,除發情期外一般單獨生活。一般在夜間活動,白天在樹洞或岩洞中睡覺。善攀爬和游泳。嗅覺和聽覺很靈敏,但視覺差,故有“黑瞎子”之稱。可像人類一樣直立行走和坐著,但行動謹慎又緩慢,很少攻擊人類。食性較雜,以植物葉、芽、果實、種子為食,有時也吃昆蟲、鳥卵和小型獸類等。壽命約30年。我國野生種群不足2萬頭,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北極熊
為世界第一大陸生食肉動物,體長240~270厘米,體重400~800千克,直立時可超過3米,雌性僅一半。皮膚黑色,體被厚密的透明防水的長毛,看起來是白色,故又稱“白熊”。脂肪層極厚。足寬大,適於游泳;肢掌多毛,以在冰面行走。分布於北極及附近國家。獨居,常隨浮冰漂泊。性兇猛,行動敏捷,善游泳,潛水。以海豹、魚及鳥、腐肉、苔原植物等為食,有時出沒於人類居住地翻食垃圾。繁殖期3~5月,孕期約8個多月,每產1~4仔,4~5歲性成熟,壽命25-30年。全世界約有2萬頭,已受到保護。
懶熊屬
體長140~180厘米,體重80~140千克,雌性略小。主要分布於印度和斯里蘭卡。喜食白蟻,上門齒4枚,區別於其它熊科的6枚,中間形成的空隙有助於吸食白蟻;鼻孔可自由閉合,以防止白蟻爬入鼻腔;爪發達成鉤形,似樹懶,故名。被毛豐富,以頸部為尤。上門齒4枚,區別於其它熊科的6枚。5~7月發情交配,每胎一般1仔,雌熊常將幼崽背在背部。壽命最高可達40年。當地人有將幼崽捉去表演馬戲,將其鼻子刺穿,並拔掉牙和爪,趕到燙手的金屬盤子上學習跳舞。同時由於棲息地的破壞,數量越來越少,目前已不足2萬頭,已受到一定保護。
馬來熊屬
為體型最小的熊類,體長120~150厘米,體重27~65千克。全身黑色,體胖頸短,頭部短圓,眼小,鼻、唇裸露無毛,耳小而頸部寬。全身毛短絨稀,烏黑光滑;鼻與唇周為棕黃色,眼圈灰褐;兩肩有對稱的毛鏇,胸斑中央也有一個毛鏇。尾約與耳等長;趾基部連有短蹼。胸通常點綴著一塊顯眼的"U"型斑紋,斑紋呈淺棕黃或黃白色。舌很長,適於吊食白蟻。爪鉤呈鐮刀型,善於攀爬。是唯一不冬眠的熊亞科動物。主要分布在東南亞和南亞,在我國雲南綠春以及西藏芒康有少量分布。生活在熱帶和亞熱帶森林中,性孤獨,白天在樹上休息,夜間活動,行動敏捷,善攀援。膽小,怕冷但不冬眠。雜食性,吃樹葉、果實、蜂蜜、昆蟲及小動物。3歲性成熟,妊娠期7~8個月,每胎1~2仔。壽命約24年。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熊科分類

概述熊科(Ursidae)是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哺乳綱食肉目的一科。

亞科

種類

貓熊亞科 Ailuropodinae 大貓熊 Ailuropoda melanoleuca
眼鏡熊亞科 Tremarctinae眼鏡熊 Tremarctos ornatus
熊亞科 Ursinae 棕熊 Ursus arctos ;美洲黑熊 Ursus americanus ;北極熊 Ursus maritimus ;亞洲黑熊 Ursus thibetanus,或 Selenarctos tibetanus ;阿特拉斯棕熊北非棕熊) Ursus crowtheri (約1870年滅絕) ;懶熊 Melursus ursinus,或 Ursus ursinus ;馬來熊 Helarctos malayanus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