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螟

焦螟

焦螟:亦作“焦冥”。傳說中一種極小的蟲。出自於《聊齋志異》。

基本信息

拼音:jiāo mínɡ
焦螟:亦作“ 焦冥 ”。傳說中一種極小的蟲。《晏子春秋·外篇下十四》:“東海有蟲,巢於蟁睫再乳再飛,而蟁不為驚……東海漁者命曰焦冥。”《列子· 湯問》:“江浦之間生么蟲,其名曰焦螟。群飛而集於蚊睫,弗相觸也;棲宿去來,蚊弗覺也。” 晉 葛洪 《抱朴子·逸民》:“猶焦螟之笑雲鵬,朝菌之怪大椿。”

《聊齋志異》 焦螟

《焦螟》出自《 聊齋志異》卷一第三十篇,講述了董侍讀家裡被狐狸困擾,借用道士焦螟的符咒都沒有用,最後還是道士親自登壇作法,才祛除狐患。這個故事啟示我們,處理事情要把握好尺度,該強則強,該弱則弱。

原文

董侍讀默庵家,為狐所擾,瓦礫磚石,忽如雹落。家人相率奔匿,待其間歇,乃敢出操作。公患之,假祚庭孫司馬第移避之。而狐擾猶故。
一日,朝中待漏,適言其異。大臣或言:關東道士焦螟居內城,總持 敕勒之術,頗有效。公造廬而請之。道士朱書符,使歸粘壁上。狐竟不懼,拋擲有加焉。公復告道士。道士怒,親詣公家,築壇作法。俄見一巨狐,伏壇下。家人受虐已久,銜恨綦深,一婢近擊之,婢忽仆地氣絕。道士曰:“此物猖獗,我尚不能遽服之,女子何輕犯爾爾。”既而曰:“可借鞫狐詞,亦得。”戟指咒移時,婢忽起,長跪。道士詰其里居。婢作狐言:“我西域產,入都者一十八輩。”道士曰:“輦轂下,何容爾輩久居?可速去!”狐不答。道士擊案怒曰:“汝欲梗吾令耶?再若遷延,法不汝宥!”狐乃蹙怖作色,願謹奉教。道士又速之。婢又仆絕,良久始蘇。俄見白塊四五團,滾滾如球,附檐際而行,次第追逐。頃刻俱去,由是遂安。

譯文

董侍讀董黙庵家裡,被狐狸所困擾著,瓦礫跟磚石,忽然的就像冰雹一樣落下來。家裡人都紛紛跑著躲藏起來,等待狐狸停下的間歇,才敢出來做活。董公憂慮這事,就借孫祚庭孫司馬的府第住下以避開狐狸。但是狐狸依然像過去一樣擾亂。
一天,在朝廷上等待的時候,正好說到這件怪事。有的大臣說: 關東的道士焦螟住在內城,總領著驅怪的法術,有點效果。董公到住的地方親自請他。道士把一道符咒畫紅,讓他回去貼在牆上。狐狸竟然不害怕,瓦礫等拋擲的更多了。董公又告訴道士。道士憤怒了,親自到董公家裡,建起道壇作法,一會兒看見一隻巨大的狐狸,趴在道壇下面。家裡人平時受狐狸虐待很久了,對它們的恨尤其深,一個婢女靠近擊打它,婢女忽然撲在地上斷氣了。道士說:“這個東西猖獗的很,我都不能夠馬上制服它,小女子怎么敢如此輕易地冒犯。”完了又說:“可以借她的口訊問狐狸話,也好。”用手筆直的指著它念咒許久,婢女忽然起身,直直的跪著。道士問它哪裡的。婢女說著狐狸的話:“我是西域來的,進都城的同類有十八個。”道士說:“天子腳下,怎么能容你們久住?應該趕緊離開!”狐狸不回答。道士拍著桌子發怒說:“你想要阻擋我的命令嗎?要是再拖延,我的法術不會饒恕你們的!”狐狸這才皺著眉頭害怕變了臉色,願意恭敬地按說的做。道士有催促它。婢女又倒地死去,過了好久才甦醒。一會看見白色的毛塊有四五團,滾滾的就像球一樣,貼著房檐邊走著,一個追著一個。不一會兒都走了,由此就安定下來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