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蹼壁虎

無蹼壁虎

無蹼壁虎(學名:Gekko swinhonis)為壁虎科壁虎屬的爬行動物,是中國的特有物種。分布於遼寧、河北、陝西、山西、甘肅、河南、山東、江蘇、安徽、浙江等地,常見於暖溫帶以及棲息在建築物的縫隙、岩縫、石下及樹上。無蹼壁虎春季多以蠅蟲、蜘蛛、螞蟻等為食。夏秋季多以蛾類為食。

基本信息

生物命名

(圖)無蹼壁虎無蹼壁虎

拉丁目名 LACERTILIA
中文目名 蜥蜴目
拉丁科名 Gekkonidae
中文科名 壁虎科
拉丁屬名 Gekko
中文屬名 壁虎屬
拉丁種名 swinhonis
中文名 無蹼壁虎
命名人 Guenther, 1864
原始文獻 Rept. Brit. India, London:104
模式產地 中國北部
國內分布 中國北部,南至浙江
同物異名 Gecko swinhonis Gunther, 1864

形態特徵

(圖)無蹼壁虎無蹼壁虎

頭體長52~67.5毫米,小於尾長。體背粒鱗較大,背部無疣鱗或只具有扁圓的疣鱗,枕及頸背上無疣鱗。趾間無蹼。尾基兩側各具有1列肛疣2~3個。雄性肛前窩8~10個。背面灰褐色,體背通常具5~8條不規則的暗橫斑;四肢常具暗斑。腹面均為肉色

成體體長54.5—74.0毫米,平均60.94毫米。體背與四肢背央土灰或瓦灰色,具淺黑色的不規則橫紋,腹面乳黃或乳白色。頭部無大型對稱鱗片吻鱗寬約為高的二倍,上緣略凸。鼻孔位於吻鱗與第一上唇鱗間。上下唇鱗多為8—9枚,頦鱗五邊形。耳孔前方具一簇小疣鱗。瞳孔直立。背鱗粒狀,腹鱗六邊形,後緣略圓,肛前窩6—9個,多8個。指(趾)下瓣單行,第一指(趾)無爪。雌性個體頜下具膨大的閃淋巴腺,雄性不明顯;鏇性尾基部面由於內藏半陰莖而具兩個縱行隆起,雌性不存在;雄性尾基部腹面每側具三個大疣鱗,雌性僅具兩個疣鱗或三個,但略小。  

生態習性

(圖)無蹼壁虎無蹼壁虎

無蹼壁虎在遼寧活動期為4—10月,活動盛期5—9月。全年活動期約180天。冬眼前多向室內移居。當氣溫降至11—13℃時,僅見幼體活動;9℃以下無活動個體。冬眠時有集群現象,據一房產工人介紹,曾在冬季拆舊房時發現數十隻無蹼壁虎在一起冬眠。醒眠時多見雄性成體,以後雄性成體、亞成體和幼體依次出洞。

無蹼壁虎棲息各類建築物上,在村莊附近樹木上也在發現。棲息於各類建築上的個體,一般白天不見其活動,隱藏在瓦下、牆縫等處,日落後出來捕食。燈光下觀察,出洞前較長時間地停在洞口附近,如無動靜,即到燈下捕食;遇有驚擾,則逃往高處、黑暗處或鑽回洞內。活動盛在日落後2—4小時,凌晨少見或無。

胃檢分析,無蹼壁虎春季多以蠅蟲蜘蛛螞蟻等為食。夏秋季多以蛾類為食。 1982年8月 25日、30日、9月 1日共解剖18個捕於燈下的壁虎,其中15個胃內有蛾類,占83.3%,最多一個胃內有4隻夜蛾、1隻燈蛾。由此可見,無蹼壁虎主要以各類農林害蟲為食。

(圖)無蹼壁虎無蹼壁虎

無蹼壁虎有爭奪食物現象。 1982年7月 11日 21時許,路旁燈下牆壁上有三個幼體和一個成體捕食。一幼體發現一個落在牆壁上不斷抖動翅膀的燈蛾,即爬至距蛾約七、八厘米處,注視,搖尾,卷尾、伸展,進攻,咬住食物準備吞咽。此時位於1米左右的成體見狀追來,咬住幼體口中燈蛾外露部分,幼體棄蛾逃走。臨近另一幼體逼近成體,用吻進攻成體,未成功。成體吞下燈蛾,反攻,幼體逃竄。

5月上旬解剖一個雌性成體、卵巢見有三對卵泡,最大一對黃色,已進入中動期。5月下旬雌性成體行動遲緩,多躲在高牆或陰暗處覓食。6月2日解剖一例。輸卵管內各有一個成熟卵,白色柔韌,孵徑分別為14.5×9.9毫米,15.5×10.5毫米,還有一對中動期卵泡,卵徑分別為3.1×2.5毫米,3.2×2.4毫米。最早發現產卵日是 6月11日,最晚為 6月28日。一次產卵兩枚,白色薄脆,並列粘於瓦下、牆縫等處。測得四隻卵的卵徑為:13.5×10毫米,12.5×9.5毫米,12.0×7.8%毫米,12.2×8.0)毫米。卵在當年7月下旬開始孵化,幼體長27.0—38.5毫米,腹部具臍孔,腹中線明顯、擠壓尾基部,觀察是否有半陰莖翻出,可鑑別雌雄。

物種意義

無蹼壁虎無蹼壁虎

棲息於建築物的縫隙中,或岩縫、石下及樹上。該物種已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無蹼壁虎不但是農林害蟲捕食者,而且是一種中藥材,具有補肺益腎、消咳等功效,應對其進行保護和合理地開發利用。

生理特徵

無蹼壁虎的其他生理特徵與蜥蜴類似,但是有一點不同,兩耳之間什麼也沒有。我們可以從無蹼壁虎的一隻耳眼看進去,直接通過另一隻耳眼看到外面。無蹼壁虎的中樞神經系統位於脊髓中。

無蹼壁虎的斷尾,是一種“自衛”。當它受到外力牽引或者遇到敵害時,尾部肌肉就強烈地收縮,能使尾部斷落。掉下來的一段,由於裡面還有神經,一些時候尚能跳動。這種現象,在動物學上叫做“自切”。

臨床

無蹼壁虎無蹼壁虎

用於治療食道癌、腸癌、原發性肝癌、肺癌等。
⑴治療原發性肝癌、肺癌:無蹼壁虎注射液,每支2ml,含生藥2g。肌肉注射每次4~6ml,每日2次。共治肝癌48例,總有效率為54%;治肺癌27例,顯效2例,有效15例,總有效率為62.9%[11:103]。
⑵治療食管癌:用無蹼壁虎50g(夏季用活無蹼壁虎10條),澤漆100g,錫塊50g,用黃酒100ml浸泡5~7日,濾去藥渣,製成無蹼壁虎酒。每日3次,口服,每次25~50ml。共治療食管癌患者42例,治癒率為30.95%,總有效率為92.86%[16:1128]。每日用無蹼壁虎1條和米適量炒至焦黃,研成細粉,分2~3次以少量黃酒調服。治療4例,臨床症狀均消失。鋇餐造影複查,1例食道下段狹窄消失,但邊緣仍欠整齊;1例食道下段狹窄較前為輕;1例見癌灶消失;1例食道中段仍然狹窄,但脫落細胞檢查陰性。
古代,用其作成“守宮砂”,用於為女子試貞。其真假現在未知,但在當時確實起到一定作用。現在有人懷疑其準確性,認為其荒謬。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被利用來束縛女性,成為封建社會的枷鎖。

治療神經衰弱等

取無蹼壁虎剔除腸雜,用2%氯胺浸洗3分鐘後,在2~4℃下冷藏7晝夜,研成肉泥,加入蒸餾水(1:5~1:10),置室溫下浸漬3~8小時,然後煮沸5分鐘(急火),過濾後分裝小瓶,再煮沸消毒20分鐘。溶液顏色澄黃,比重1.006,pH4.0,行皮下或肌肉注射。一般每一療程為60~80毫升,約分30次注射完畢,先從0.3毫升開始,逐漸增加為0.5,0.7,1.0,1.5,2.0,2.5,3.0毫升,以加到患者恰能忍耐為度。一療程完畢後,休息3周,可再繼續第二個療程,用量可自1毫升開始。18歲以上用成人量,小孩按年齡酌減。用藥後患者睡眠可明顯改善,食慾增加。此藥用於骨折病人,能促進骨痂生長,對胃、十二指腸潰瘍病人能減輕疼痛,其他如肺結核、淋巴結結核、皮膚病、眼病等也有一定療效。臨床常根據不同病症配合其他藥物套用。

治療瘰癧

無蹼壁虎無蹼壁虎

將無蹼壁虎焙乾研末,裝入膠囊。每天3次,每次3粒,用黃酒送服。已潰的可用無蹼壁虎乾燥粉,摻於創口上,外以普通膏藥貼敷。臨床治療4例(3例未潰,1例已潰),均獲治癒。無蹼壁虎-附方①治癱瘓,手足走痛不止(非痛勿用):御米殼(蜜炒)一錢,陳皮五錢,無蹼壁虎(炙黃)、乳香、沒藥、甘草各二錢五分。上為末。每服三錢,煎服。(《醫學正傳》如神救苦散)②治歷節風,疼痛不可忍:蠐螬(濕紙裹煨熟,研)三枚,無蹼壁虎(研)三枚,地龍(去泥,研)五條,乳香一分(研),草烏頭三枚(生,去皮),木香半兩,麝香(研)一錢,虎腦(研)半錢。上八味,將草烏頭、木香搗羅為末,合研勻,為丸,如乾入少酒煮麵糊,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臨臥乳香酒下。(《聖濟總錄》麝香丸)
③治破傷風,如角弓反張,筋脈拘急,口噤:辟宮子七枚(微炙),天南星一兩(炮裂),膩粉一兩,白附子一兩(炮裂)。上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研下七丸,以汗出為效,未汗再服。(《聖惠方》)
④治久年驚癇,心血不足:守宮一兩,珍珠、麝香、片腦各一字(研細)。上將守宮一個,以鐵鈐鈐定,剪去四足,連血細研,入珍珠、麝香、片腦各一字許,研細,薄荷湯調作一服。先須用奪命散,逐下痰涎,或用吐法,次服此藥。(《奇效良方》守宮膏
⑤治心虛驚癇:無蹼壁虎一枚。連血研爛,入硃砂、麝香少許,薄荷湯調服。繼服二陳湯。(《仁齋直指方》)
⑥治癘風:蝎虎一條(焙乾),大蠶沙五升(篩淨,水淘二遍,曬乾),白面四斤或五斤,拌蠶沙為絡索,曬乾。上為末,每服一、二合,熬柏葉湯調服,食前,日三服。(《衛生寶鑑》祛風散)
⑦治瘰癧初起:無蹼壁虎一枚,焙研。每日服半分,酒服。(《青囊雜纂》)
⑧治癰瘡大痛:無蹼壁虎焙乾研末,油調敷之。(《醫方摘要》)
⑨治反胃膈氣:地塘蟲七個(砂鍋炒焦),木香、人參、硃砂各-錢半,乳香一錢,為末;蜜丸梧子大。每服七丸,木香湯下,早晚各一服。(《摘元方》)

各家論述

無蹼壁虎無蹼壁虎

《綱目》:守宮,舊雲不入藥用,近時方術多用之。楊仁齋言,驚癇皆心血不足,其血與心血相類,故治驚癇,取其血以補心,其說近似而實不然。蓋守宮食蠍蠆,蠍蠆乃治風要藥,故守宮所治風痙、驚癇諸病,亦猶蜈、蠍之性能進經絡也。且入血分,故又洽血病瘡瘍。守宮祛風,石龍利水,功用自別,不可不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