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斑梅花草

無斑梅花草

梅花草屬植物,多年生中型草本,高9-13厘米。根狀莖短粗,周圍和下部均具多數絲狀和少數須狀根,其上有褐色膜質鱗片。

基本信息

植物信息

種中文名:無斑梅花草

無斑梅花草無斑梅花草
種拉丁名:ParnassiaepunctulataJ.T.Pan
科中文名:虎耳草科
科拉丁名:Saxifragaceae
屬中文名:梅花草屬
屬拉丁名:Parnassia
國內分布:產雲南(巧家、會澤、東川和瀘水)。生於亞高山草地和山頂草甸中。海拔3360-3800米。模式標本采自東川。
海拔:3400-3800
命名來源:(植物分類學報)[ActaPhytotax.Sin.23(3):220.1985]
中國植物志:35(1):028
英文植物志:8:368

形態特徵

梅花草梅花草

多年生中型草本,高9-13厘米。根狀莖短粗,周圍和下部均具多數絲狀和少數須狀根,其上有褐色膜質鱗片。基生葉3-5(-8)片,具柄;葉片心形,稀卵狀心形,長1-1.5厘米,寬9-14毫米,先端稍鈍或圓,稀微缺,基部彎缺甚深,呈心形,邊全緣,並有一圈極窄膜,上面褐綠色,下面帶灰綠色,中脈明顯;葉柄長1.5-3.2厘米,扁平,兩側呈翼狀,常帶棱;托葉膜質,邊有褐色稀疏流蘇狀毛,早落。莖通常1-3條,稀5條,不分枝,中部以下具1葉(苞葉),莖生葉卵狀心形,長6-11毫米,寬6-7毫米,先端鈍,其基部有少數鐵鏽色的附屬物,邊全緣,無柄半抱莖。花單生於莖頂,直徑1.5-1.9厘米。

萼筒淺,萼片花期直立,長圓形,長3-4毫米,寬1.5-2毫米,先端稍鈍,其基部有少數鐵鏽色的附屬物,邊全緣,3脈先端匯合成環形;花瓣白色,匙狀卵形,長7.8-9.5毫米,寬5.2-5.4毫米,先端圓或微凹,基部窄縮成長約1.7毫米之爪,上半部邊緣波狀或齒狀,中部以下有短流蘇狀毛;雄蕊長約3毫米,花絲扁,從基部向頂端變窄,花葯長圓形,頂生,縱裂;退化雄蕊匙形,具窄柄,柄長約1.5毫米,寬約1毫米,3中裂,裂片有時不等長,其深度為全長1/3或1/4;子房卵球形,花柱長約0.8毫米,柱頭3裂。花期7月開始。

產地分布

雲南(巧家、會澤、東川和瀘水)。生於亞高山草地和山頂草甸中,海拔3360-3800米。模式標本采自東川。

相關信息

本種外部形態和凹瓣梅花草P.mysorensisHeyneWight&Arn.極相似,唯本種花瓣先端稍圓鈍,稀微凹,中部以下有短流蘇狀毛,退化雄蕊3中裂,裂片偶有不等;而後者花瓣先端2裂或微凹,中部以下全緣或齧蝕狀;退化雄蕊裂片近等長。

藥用價值

藥材性狀全草長10~50cm。根莖呈球形,黃棕色,生多數鬚根。基生葉具長柄,長2~7cm或更長;葉片皺縮或卷折,展平後為卵圓形或心形,綠色或褐綠色;莖生葉1枚,無柄而抱莖。共單一,淡黃色,形似梅花。氣微,味微苦。以葉色綠、帶花者為佳。
性味和功用苦、涼。清熱涼血,消腫解毒。用於黃疸型肝炎,脈管炎,瘡癰腫毒。常用量5~10g。
功用:清熱涼血,消腫解毒。用於黃疸型肝炎,脈管炎,瘡癰腫毒。常用量5~10g。
性味:苦、涼。

梅花草屬百科

梅花草屬Parnassia L.為北溫帶分布的類群,主要分布於東亞和北美,長期以來被認為與虎耳草科系統關係相近。本種與美麗梅花草城口梅花草近緣,但葉片寬倒披針形至狹卵形,花瓣菱形,邊緣近全緣或波紋狀,可與二者區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