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針瓣梅花草

披針瓣梅花草

中文學名:披針瓣梅花草,拉丁名:Parnassia lanceolata T. C. Ku var. lanceolata。植物界,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薔薇亞綱,薔薇目,虎耳草科,梅花草屬,披針瓣梅花草種。分布:四川西南部(木里,模式產地)。生林邊草坡上。雲杉林內,海拔3600-3900米。

基本信息

植物信息

披針瓣梅花草
披針瓣梅花草

種中文名:披針瓣梅花草
種拉丁名:ParnassialanceolataT.C.Kuvar.lanceolata
科中文名:虎耳草科
屬中文名:梅花草屬
國內分布:產四川西南部(木里,模式產地)。生林邊草坡上。雲杉林內,海拔3600-3900米。
中國植物志:35(1):030

形態特徵

矮小草本,高3-7厘米,柔弱。根狀莖不規則,其下有多數絲狀根,其上有褐色膜質鱗片。基生葉3-5,具柄;葉片卵狀腎形,或卵狀心形,長4-14毫米,寬5-12毫米,長、寬幾相等,先端漸尖而圓,基部心形,全緣,邊有一圈窄膜質,上面深綠色,下面淡綠色,具紫褐色小點;葉柄長1.5-3.5厘米,扁平,兩側有窄翼;托葉膜質,邊有極疏流蘇狀毛,早落。莖單一,近中部具1葉(苞葉),莖生葉無柄半抱莖,和基生葉同形,而稍小,基部常有少數鐵鏽色的附屬物;花單生於莖頂,直徑5-6毫米,萼片披針形,長2-2.5毫米,寬0.8-1毫米,全緣,邊有一圈薄膜,兩面均有紫褐色小點;花瓣綠色,披針形,長約4毫米,寬約1.2毫米,先端漸尖,邊有細密銳鋸齒,基部截形,突然收縮成短爪,爪長約1.2毫米,兩面密具紫褐色圓形小點;雄蕊5,花絲長約1.5毫米,扁平,向頂端逐漸變窄;花葯長圓形,長約0.5毫米,頂生,側裂(常有一種短花絲雄蕊與退化雄蕊近等長,花葯成熟亦較遲);退化雄蕊5,扁平,全長約0.9毫米,下部具長約0.35毫米之柄,頭部頂端3淺裂,裂片披針形,先端漸尖,其長度為退化雄蕊1/6,全長為雄蕊長度1/2;子房卵球形,花柱長約0.8毫米,柱頭3裂,裂片近卵形。花期7月。

產地分布

四川西南部(木里,模式產地)。生林邊草坡上,雲杉林內,海拔3600-3900米。

相關資料

本種以花瓣綠色,披針形,邊有密而細銳小鋸齒,兩面密具紫褐色小圓點,在本屬內很容易和其他種類相區別。
本種外部形態和窄瓣梅花草P.angustipetalaKu極相似,唯本種退化雄蕊扁平,先端3淺裂而不為柱狀,很易於區別。

梅花草屬百科

梅花草屬Parnassia L.為北溫帶分布的類群,主要分布於東亞和北美,長期以來被認為與虎耳草科系統關係相近。本種與美麗梅花草城口梅花草近緣,但葉片寬倒披針形至狹卵形,花瓣菱形,邊緣近全緣或波紋狀,可與二者區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