焉耆國

焉耆國

焉耆國是古西域國名,位於新疆焉耆縣境東,是一個綠洲農耕生活形態的城郭。是漢通西域北道必經之地。

歷史典故

焉耆國焉耆國

西域國名。《漢書·焉耆國傳》載:“焉耆國,王治員渠城。去長安七千三百里,戶四千,口三萬二千一百,勝兵六千人。擊胡候,卻胡候、輔國候、左右將、左右都尉,擊胡左右君、擊胡君各二人,譯長三人。西南至都護治所四百里,南至尉犁百里,北與烏孫接。近海水多魚。”焉耆的分布區較為集中。在博斯騰湖西北岸,今焉耆回族自治縣為其治所。由於緊靠博斯騰湖,故多魚。文中提到北與烏孫接有誤,當為西北與烏孫接。焉耆原名焉支(屬大日氏烏繹部)、作烏耆,烏纏、阿耆尼。《西遊記》中稱烏雞國。國內有九城。轄地包括今焉耆、庫爾勒,和顧、尉犁一帶。居民從事農業、漁業、畜牧。有文字。初屬匈奴,西漢神爵二年(公元前六十年),屬西漢西域都護府。西漢末又屬匈奴,東漢永元六年(公元九十四年),班超擊破之,又內附。北魏時,一度屬北魏與北周亦有往來。唐初附西突厥,後屬唐,為唐羈縻都督府,屬安西都護府管轄,現為新疆焉耆回族自治縣

現今概況

焉耆國焉耆國

它位於今天新疆焉耆縣境東,是一個綠洲農耕生活形態的城郭。是漢通西域北道必經之地。焉耆國氣候寒冷,土地肥沃,種有稻、粟、麥,兼畜牧。焉耆國有喝葡萄酒的習俗,也熱愛音樂。這裡資源豐富,文化發達,佛教在其國內有著很高的地位和眾多的信徒,佛教藝術也曾繁盛燦爛。錫克泌佛寺受當時大夏建築風格的影響,體現出文化藝術結晶。焉耆是胭脂的諧音。胭脂可當口紅塗在臉上,使女人更動人,美麗,所以也成了宮廳的貢品。焉耆產良駒,也有魚鹽蒲葦之饒。

語言文化

語言是由波斯語或阿拉伯語轉為漢語的,文字也是由波斯文或阿拉伯文到“小兒錦”文再轉為漢文的。在使用漢語中還有一定區別,遺留了一些阿拉伯――波斯語辭彙,還夾有大量的西北地區的方言如:“言傳”(說話)、“法碼”(厲害、漂亮)、“阿莫了”(怎么樣)、“浪”(玩)等等。

回民的生活習俗及飲食都講究“清真”,用流水沖洗。喜食牛、羊、雞、魚,忌食豬肉。焉耆回民小吃以麵食為多,品種豐富,全州有名。逢年過節或嫁娶喜慶待客,仍然做傳統的菜餚“九碗三行子”席。喜喝茯磚茶、熏茶,茶中加糖、紅棗、沙棗、葡萄乾、杏仁、核桃仁、蜂蜜、果乾、杏乾、枸杞、桂圓等輔料。

焉耆婦女一向有喜戴飾物的習慣,過去女孩五六歲就要扎耳朵眼,戴銀絲耳環,買不起金銀絲耳環的人家,就用茶葉棒塗清油塞住耳朵眼以防長嚴。

焉耆回族無論男女,每個人都有一個“經名”,稱“小名”。如“阿舍爾”、“而不都”、“閃穆”等。回族最重大節日是開齋節。開齋節清晨,回族男人要沐浴淨身,穿新衣,薰香,到清真寺參加會禮。焉耆最有名的清真寺是縣城西北角阿拉伯風格與中國傳統宮殿特點相結合的高寺。

焉耆花爾會

相傳天宮的仙女金蕭和玉蕭能歌善舞。有一年四月二十八日,她倆走出天宮巡視人間美景,看到西王母洗浴的人間瑤池博斯騰湖碧波蕩漾,山下溪水叮咚,湖畔百花爭艷,百鳥歌唱,不禁被奇景陶醉,放聲歌唱起來,歌聲在天山與崑崙山間迴蕩。此時湖畔英俊魁梧的回族牧羊青年馬明聽到歌聲,四處尋找,也隨聲學歌,後來看見湖光中有兩個穿紅著綠的姑娘,方知是金玉二蕭仙女下凡。馬明將仙女所唱之歌傳授給眾人。後來每逢四月二十八日這一天,巴州各地的人們都來博斯騰湖畔暢懷遊樂,聽回族的花兒會。

旅遊景點

開都河公園

開都河公園開都河公園
位於焉耆縣城中心,北靠解放路,南畔開都河,東臨開都新橋,綠樹成蔭,自然景觀秀麗,是市民晨練休閒的場所。開都河俗稱通天河,極言河之闊,上通天山之意。《西遊記》第四十七、四十八、四十九回“對僧夜阻通天水,金木垂慈救小童;魔弄寒風飄大雪,僧恩拜佛履層冰”就講述了唐僧路過開都河遇阻的經歷。

相思湖

博斯騰湖濕地的一部分,距庫爾勒30公里,314國道從淺水域通過,是魚蝦、野鴨和鷗鳥的天堂。2005年被評為國家3A級旅遊景區。

鄉都酒業

位於焉耆縣霍拉山沖積扇,曾經是一片荒涼的戈壁灘,由於其得天獨厚的生態氣候條件,葡萄在生長過程中無病蟲害,遠離工業區,無工業污染,大氣純淨,天山雪水融入地下,150米深層的純淨水保證了葡萄原料綠色無污染的天然品質。法國葡萄酒文化歷史悠久,在國際上知名度很高,新疆有濃郁的西域文化。鄉都酒業把兩種文化緊密結合和連線,精心打造企業濃厚的西域葡萄酒文化,用濃厚企業文化促進企業發展。企業精心打造的“鄉都乾紅”、“鄉都解百納”、“鄉都安東尼”等葡萄酒品牌,以醇厚的口感,純正的色澤倍受中外客商青睞。2005年被評為全國工業旅遊示範點.

七個星千佛洞

七格星明屋七格星明屋

位於焉耆縣西南30公里處,218國道旁,從庫爾勒出發乘車30分鐘可達。七個星千佛洞又稱七個星明屋,是一處晉唐代寺院遺址和12座洞窟。據《大唐西域記》記載此處是古代焉耆國中最大的佛教寺院,當時的規模有“伽藍十餘所,僧徒兩千餘人”。今天這裡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千佛洞1、2、3號窟開鑿於晚唐五代和宋初,7、9號窟開鑿於西晉與隋代之間。寺廟遺址有南、北大寺兩部分,一條較寬的泉水溝將建築群分開。經過“文革”時期浩劫和20世紀初斯坦因等人盜掘,七個星千佛洞壁畫和遺址已嚴重毀損。1928~1958年我國考古專家黃文弼在這裡考察出土了最著名的44頁吐火羅文字的古代戲劇文稿。

博格達沁古城

被當地人稱四十里城,位於焉耆縣四十里城鄉東2.5公里處,是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博格達沁古城是漢代焉耆國國都員渠城,也是唐代焉耆都督府治所。城牆下部為漢朝建築遺蹟,上部為唐代重修遺蹟。古城占地6平方公里,城牆之厚實、城池之雄氣,反映出漢唐兩代統治西域的堅實基礎。經過兩千多年的蒼桑歲月,博格達沁(維語:高大宏偉的城)古城已嚴重風蝕。

古西域三十六國

簡介西域狹義上是指玉門關陽關以西,蔥嶺即今帕米爾高原以東,巴爾喀什湖東、南及新疆廣大地區。西域一帶在可考歷史中於前5世紀左右形成國家,《漢書·西域傳》記載當時已有30餘國分布在西域地區,故有“西域三十六國”之說。
西域古國烏孫國 | 龜茲國 | 焉耆國 | 于闐國 | 樓蘭國 | 且末國 | 小宛國 | 戎盧國 | 紆彌國 | 渠勒國 | 皮山國 | 蒲犁國 | 西夜國 | 依耐國 | 疏勒國 | 莎車國 | 尉頭國 | 溫宿國 | 尉犁國 | 姑墨國 | 卑陸國 | 烏貪訾國 | 卑陸後國 | 單桓國 | 蒲類國 | 蒲類後國 | 西且彌國 | 東且彌國 | 劫國 | 狐胡國 | 山國 | 車師前國 | 車師後國 | 車師尉都國 | 車師後城國 | 若羌國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