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葉堇菜

灰葉堇菜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狀莖短粗,具多數暗褐色纖維狀根,產四川、貴州、雲南。民間以全草入藥,能清熱解毒;根能治跌打損傷。

基本信息

植物名稱

灰葉堇菜(靜生生物調查所匯報)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根狀莖短粗,具多數暗褐色纖維狀根。地上莖直立,高15-25厘米,細弱,無毛,通常不分枝,下部無葉。基生葉通常1枚或缺,葉片厚紙質,卵形,長3-4厘米,寬約3厘米,先端漸尖,基部心形,具波狀鋸齒緣,齒端具腺點,上面綠色,無毛,下面蒼白色,基部疏生長柔毛,具長達7厘米的葉柄;莖生葉葉片較基生葉小,寬卵形或三角狀卵形,基部淺心形或截形,上部葉卵狀披針形;葉柄長0.5-1厘米,無毛或稀被長柔毛;托葉草質,披針形、長圓形或卵形,長0.5-1.3厘米,下部者比葉柄短1-3倍,上部者等長或超出葉柄,全緣或具疏粗齒。花黃色,由上部葉腋抽出,具長梗;花梗較葉片為長,長約1.5-3厘米,近頂部(緊靠花下)有2枚線形小苞片;萼片線形,長約5毫米,先端尖,無毛或被疏柔毛,基部附屬物很短,呈截形;上方花瓣倒卵形,長約1.2厘米,側方花瓣長約0.9-1厘米,下方花瓣寬倒卵形,長8-9毫米,寬約5毫米,基部有紫色條紋;距極短,長僅0.5-1毫米,末端鈍圓;子房卵形,光滑無毛;花柱下部細,上部增粗,柱頭2裂,裂片直伸,寬卵形,頂端圓。蒴果小,卵形或近長圓形,長3-4毫米,與宿存的萼片近等長或稍短。花期6-8月,果期7-8月。

分布及生境

產四川、貴州、雲南。生於海拔1800-2800米的山地林緣、草坡、溪谷潮濕處。模式標本采自雲南大理。 民間以全草入藥,能清熱解毒;根能治跌打損傷。

功能用途

醫藥:【納西藥】拔時曾白啃:全草治小兒淋巴結核,小兒脾虛腹瀉,感冒,咳嗽,肺炎吐血等《滇藥錄》。八石爭百墾:全株治小兒淋巴結核,脾虛腹瀉,感冒,咳嗽,肺炎,吐血等《滇省志》。【佤藥】土細辛:全草治風濕性關節炎,跌打勞傷,小兒腹痛,口腔炎《滇藥錄》。【彝藥】威篩(南華),娃綠寒,踏板(路南):功用同佤族《滇藥錄》。踏板,煨曬,挖六含:全株治小兒急驚風,腹痛《哀牢》。
醫藥:全草:酸、甘,溫。溫經通絡,除濕止痛。用於風寒咳嗽。根:用於虛弱頭暈,風濕關節痛,小兒疳積,跌打損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