瀟湘圖

瀟湘圖

《瀟湘圖》為五代董源作,是中國山水畫史上代表性作品。該畫為絹本,設色,縱50厘米,橫141.4厘米。描繪的是湘湖地區的風景。原屬董其昌、袁樞等,後入清宮內府收藏,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基本信息

作品簡介

瀟湘圖瀟湘圖
本幅無作者款印,明朝董其昌得此圖後視為至寶,並根據《宣和畫譜》中的記載,定名為董源《瀟湘圖》。
袁樞自跋曰:“崇禎十五年十一月,得於董思白年伯家,原值加四帑焉”。崇禎十六年,王鐸在滸墅關袁樞寓所見到此畫甚為感慨,並將這一好事跋於卷端。
王覺斯跋云:“袁君收藏如此至寶,葵邱城墮家失,有此數幀不宜郁宜快也。”清姚際恆《好古堂家藏書畫記》對此也有清晰記載:“蓋以袁獲此歸鏇,遭流寇之亂,此卷無恙。思翁(董其昌)歿後,為中州袁伯應所得。伯應名樞,乃思翁年侄(董其昌與袁可立為同年)。崇禎十五年榷滸墅,購諸其家,亦私記於後。”
上有董其昌跋三、袁樞跋一,王鐸跋一。有“袁樞私印”(重一)、“袁樞之印”(重一)、“睢陽袁氏家藏圖書記”。明“袁樞鑑賞”書畫之章、“袁樞印信”、“伯應”等印記。

作品歷史

瀟湘圖瀟湘圖
明末繼董其昌之後遞入袁樞袁可立子)收藏。崇禎十五年壬午(1642年),袁樞的家鄉河南睢州城先後遭受李自成的兵火和河決水災,袁可立尚書府第藏書樓內書畫藏書毀於一旦,僅此數幀捲軸往返千里為袁樞輾轉至江蘇滸墅鈔關寓所隨身珍藏免遭兵火之災,得以流傳至今,傳為中國乃至世界名畫收藏史上之佳話。
入清後經卞永譽、安岐收藏,其後入藏於內府,溥儀出宮時帶到長春,抗日戰爭後流散於民間。1952年經一代大師張大千自香港捐賣給中國政府,1959年文化部文物局撥故宮博物院收藏至今。
2008年5月,正在故宮武英殿書畫館進行的“故宮藏曆代書畫展”突然閉館一天,對外宣稱是因為內部裝修,而真實原因卻是因為其中展出的一件國寶級文物——五代董源的《瀟湘圖卷》原跡,被展柜上部的滴水淋濕,致使受損處裱紙開粘。受損部位正好在畫幅核心部位的舟船上。這件受損的《瀟湘圖卷》是故宮收藏的唯一一件董源真跡,屬於一級甲等文物,極為珍貴。

創作背景

“瀟湘”指湖南省境內的瀟河與湘江,二水匯入洞庭湖

作品賞析

瀟湘圖瀟湘圖
圖繪一片湖光山色,山勢平緩連綿,大片的水面中沙洲葦渚映帶無盡。畫面中以水墨間雜淡色,山巒多運用點子皴法,幾乎不見線條,以墨點表現遠山的植被,塑造出模糊而富有質感的山型輪廓。墨點的疏密濃淡,表現了山石的起伏凹凸。
畫家在作水墨渲染時留出些許空白,營造雲霧迷濛之感,山林深蔚,煙水微茫。山水之中又有人物漁舟點綴其間,賦色鮮明,刻畫入微,為寂靜幽深的山林增添了無限生機。五代至北宋初年是中國山水畫的成熟階段,形成了不同風格,後人概括為“北派”與“南派”兩支。董源此圖被畫史視為“南派”山水的開山之作。
畫面上山巒平緩圓潤,林間霧氣瀰漫,仿佛正籠罩於夏夜的氣氛中,薄暮的微光在湖面上閃爍,一邊是一條就要靠岸的渡船,船上人和岸上的人正遙向呼應,一邊是拉網的漁夫正在歡快的勞動,寧靜中,似乎能聽見那隔岸相呼的聲音,和嘹亮歡快的漁歌。畫中那份江南秀美圓潤的神韻中,傳達著清幽朦朧,平淡天真的意境,令人從中體味出畫家那種靜觀、深思和內省的精神境界。

作者簡介

董源(?—962年),五代時南唐傑出畫家,源,一作元,字叔達,鍾陵(今江西進賢)人,南唐中主時任北苑使。《宣和畫譜》中記載董源作品甚多,但傳世寥寥。傳董源山水有“水墨”和“青綠”兩類,今僅見“水墨”一路,多作江南一帶山水景色,幽曠平和,得山水之神氣,意趣天真,品格高古,開創江南畫派特有風格。後世巨然繼承董源衣缽,與之並稱“董巨”。其藏品經明代董其昌、袁樞收藏者多。
董源存世真跡極少,目前國內僅有三件,分別收藏於北京故宮上海博物館遼寧省博物館袁樞是收藏董(源)、巨(然)作品的集大成者,歷來為藏家所推重。董其昌卒後,一生最喜愛的“四源堂”四幅名畫多歸袁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