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米友仁瀟湘奇觀圖

宋米友仁瀟湘奇觀圖

《宋米友仁瀟湘奇觀圖》是宋代米友仁山水畫的代表作品之一。用淋灕水墨畫江上雲山、雲霧變幻的奇境,山峰、江水、樹木並未作具體細緻的描寫,追求的是蒼茫雨霧中自然界的特殊韻致。

基本信息

代表作品之一

《瀟湘奇觀圖》《瀟湘奇觀圖》
作者在自識中寫道:“先公居鎮江四十年....作庵於城之東,高岡上以海岳命名,卷乃庵上所見山....餘生平熟瀟湘奇觀,每於登臨佳勝處,則複寫其真趣”由此可知此“瀟湘奇觀”並非湘江山水的再現,而是借鎮江山水抒發對瀟湘景色的懷念。
此圖是米友仁山水畫的代表作品之一。用淋灕水墨畫江上雲山、雲霧變幻的奇境,山峰、江水、樹木並未作具體細緻的描寫,追求的是蒼茫雨霧中自然界的特殊韻致。圖開卷便是濃雲翻卷,遠山坡腳隱約可見,隨著雲氣的遊動變化,山形逐漸顯露,重疊起伏地展開,遠處峰巒終於出現在團團白雲中。中段主峰聳起,宛如鎮江一帶尖峰起伏之狀。林木疏密,表現遠近與層次,此段山水清晰,顯露了真實。但末段一轉,山色又隱入淡遠之間,處處體現造化生機。該圖中作者用沒骨法取代了隋唐北宋以來的雙勾法,給人一種樹為“無根樹”的自然美形象,刷新了山水畫的形象和表現方式。這更讓觀者明白,原來“奇觀”之“奇”,在於奇景、奇情、奇境,而更在於心源和手法之奇。

作者簡介

米友仁米友仁
米友仁(1086—1165),字元暉,一字平仁,小名寅哥、螯兒、虎兒,自稱懶拙老人。米芾長子,世稱“小米”。官至兵部侍郎、敷文閣直學士。工書善畫,承其父法,稍加己意,略有所變。常自題“墨戲”二字。畫江上雲山,濕筆勾皴點染,在當時是一種大膽的創作。《瀟湘奇觀圖》是米友仁存世不多的作品之一,畫面峰巒起伏,雲霧出沒,層林被飄渺的煙靄籠罩,山石和樹木都用水墨點成,渾然一體,全然不覺線條及皴擦的痕跡。後幅有米友仁的自識,並有薛義、董其昌等十四家題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