濂溪祠

濂溪祠

濂溪祠位於道縣清塘鎮樓田村,道山東側山腳,乃 周敦頤後裔為紀念先祖而修建的祠堂。該祠原有三進院落四合院式布局,占地面積382平方米。正中設一石大門,石獅子置於石門前的兩側,設有六角狀石檐柱,並刻有各式花紋的圖案;屋檐至前牆上有拱形花板,門正中懸木刻直立牌匾,上書“濂溪祠”3個金黃色大字,四周並雕花飾,分外壯觀。

簡介

濂溪祠位於道縣清塘鎮樓田村,道山東側山腳,乃周敦頤後裔為紀念先祖而修建的祠堂。周敦頤(1017~1073年),字茂叔,北宋著名文學家、哲學家,學識淵博,主要著作有《太極圖說》、《愛蓮說》、《拙賦》及詩歌《書窗夜雨》、《靜夜思》等。後人贊其“為人則正而愛民,為政則廉而不枉,為文則簡約而道大。”祠堂朝南,高7.5m,磚木結構,中有廊道相連。一進供奉周敦頤像,高3m;殿內計有6幅對聯、3塊匾額,皆為後世稱誦之言;牆上有其“生平簡介”“家訓”、“著作選”和“歷代王朝封謚褒彰”等。廊道分二路,左路為“諸賢題詠”,右路為其詩選。二進供奉周氏家族歷代祖先牌位10個,共30世,殿左、右牆上分另題有高1.2m的“廉節”“忠孝”四個魏碑大字。整座祠堂布局嚴謹,風格凝重,意境深遠,為“濂溪故里風景區”勝景之一。

特點

濂溪祠原有三進院落四合院式布局,占地面積382平方米。正中設一石大門,石獅子置於石門前的兩側,設有六角狀石檐柱,並刻有各式花紋的圖案;屋檐至前牆上有拱形花板,門正中懸木刻直立牌匾,上書“濂溪祠”3個金黃色大字,四周並雕花飾,分外壯觀。
大門內小廳後設木屏風,兩側各有住房1間,屏風后中間有一天井,擺設盆栽花卉,天井西側有通道連線中堂,並有東西廂房。中堂為大廳,硬山頂,四柱穿斗與抬梁混合式梁架結構,梁坊、瓜柱、駝墩雕有精緻的花紋圖案,整個梁面裝飾美觀。廳兩側各有住房一間,中廳後部兩木柱問設木屏風,上置花格雕窗。後堂為硬山頂,是安放周氏牌位處,建築比中堂面積小些,牌位台前砌有香案,廳兩側各有住房。該祠距今已有260多年歷史,與雁塔同齡。可惜前堂在20世紀60年代被拆建,改作城郊供銷社收購門市部,今僅保存中、後兩進建築。所有梁架上木雕花板等毀於“文化大革命”。1984年列為縣級文化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