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南雙江古鎮

潼南雙江古鎮

潼南雙江古鎮位於重慶市西北方向的潼南縣雙江鎮,地處嘉陵江支流涪江的下游,是重慶市十大歷史名鎮之一。

簡介

潼南雙江古鎮位於重慶市西北方向的潼南縣雙江鎮,地處嘉陵江支流涪江的下游,是重慶市十大歷史名鎮之一。古鎮青石板鋪就,店鋪相間,樓台錯落,庭院深深,古色古韻,雖然有的顯得斑駁陳舊,倒也彰顯出古鎮的歲月滄桑。我穿行在古鎮上,發現有多條支街,就象長江有許多支流一樣。

潼南雙江古鎮

整個街景的布局呈現出網狀結構,穿行在古鎮上,一時半會還分不清正街與支街。古鎮建於明末清初,距今已有400餘年的歷史。現今存有中街、東街、上西街、下西街、南街、北街、興隆街、水巷子、老豬巷9條街道,這不同於其它古鎮形成的一條街道,而是縱橫交錯,形成了雙江古鎮特有的古鎮特色。我穿梭於古鎮上,常要詢問街上的居民,問清方向,找尋古鎮上的看點和景點。古鎮上商品豐富,大多是縣城鄉鎮所需的廉價物美的日用品和農產品。
古鎮上的房屋歷史都比較久遠,部分是明清時期的建築,保存非常完好,別具一格,點綴在古鎮上,形成了一條獨特的風景線,而且有前國家主席楊尚昆的故居,也是非常完好的明清建築。古鎮上還有“楊氏民居”、“禹王宮”、“興隆街大院”、“源泰和大院”、“郵政局大院”(即楊闇公舊居)、“惠民宮”等規模大、頗具清代民居建築風格的古民居20餘座,因此被專家們譽為“難得的清代民居建築群”。

古鎮歷史

雙江古鎮,是中國革命早期創始人之一的楊闇公烈士的故鄉。楊闇公1920年從日本留學歸來,在重慶積極進行馬列主宣傳活動。1925年任社會主義青年團重慶地委書記,1926年任中共第一屆四川省委書記,領導了"順瀘起義"。
1927年3月31日,組織了抗議英、美帝國主義炮擊南京重慶市民大會,遭到了反動軍閥的血腥鎮壓和屠殺,死傷上千人,這就是重慶"三三一"慘案。楊闇公4月4日被捕,4月6日壯烈犧牲在重慶浮圖關,時年29歲。解放後,在他的家鄉舊居闢為陳列館,供人瞻仰。

古鎮特色

雙江古鎮位於重慶市潼南縣境內,是楊尚昆、楊闇公、楊白凍的出生地,是重慶市十大歷史名鎮之一。
雙江古鎮地處涪江下游潼南縣城西北面的雙江鎮,建於明末清初,是僅次於縣城梓潼鎮的第二大鎮,因鎮兩側的猴溪和浮溪蜿蜒環繞故名雙江。鎮內有保存完好的楊尚昆、楊闇公舊居、清代民居建築群,有抗日戰爭時期的國民黨陸軍機械化學校舊址—向崇禧將軍樓和蔣介石行轅,2003年確定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
古鎮以清代為特色的院落庭園星羅棋布,古色古香的四合院落門坊柱壁多雕飾精美,四角飛檐高翹,院落深深,天井花園設計造型精美,四季花木繁茂,為典型的巴蜀古鎮風韻。古鎮有“禹王宮”、“清代民居”、“興隆街大院”、“源泰和大院”、“郵政局大院(即楊尚昆、楊闇公舊居)”、“長灘四知堂”、“惠民宮”等規模大、頗具清代民居建築風格的大型古民居20餘座,被專家們譽為“難得的清代民居建築群”,譽為清代一條街。
雙江鎮山清水秀,人傑地靈,是楊闇公烈士和第四任國家主席楊尚昆的故鄉,歷史悠久、物產豐富、景觀獨特、名人輩出。主要景點有楊闇公烈士和楊尚昆舊居及其生平事跡陳列展覽、國民黨高級將領白崇禧將軍官邱、蔣介石行轅,還有被譽為“重慶小十景”之一的“雙江古韻”八大景觀,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處,縣級4處,有一級景點3處,二級景點5處,三級景點7處,總計15處。
在長約700米的“清代一條街”上,樓台錯落,庭院深深,古色古韻。禹王宮又稱作湖廣會館,有200多年的歷史,依然高大恢宏,古樸蒼雄,蘊含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和地域特色重慶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楊氏民居”,獨具特色,布局靈活,不拘一格,建築風格極具變化,層次豐富。還有位於古鎮繁華的丁字路口的河街丁字茶樓,是一棟典型的清代商業建築,木具構件有很強的裝飾性,斜撐,走廊,垂花柱,窗欞,門楣,都雕有精美的花紋圖案。
鎮外浮溪、猴溪環繞,鎮內古街石板鋪路,古鎮內有中街、東街、上西街、下西街、南街、北街、興隆街、水巷子、老豬巷9條街道,翠竹掩映下的古街石橋老榕樹的小橋流水風光,構成了渝西北古鎮自然與人文相輝映的獨特文化景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