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鈜

基本信息

人物經歷

長期從事理論、宣傳、圖書情報及編輯工作。50年代初任華東人民革命大學校刊編輯,華東軍政委員會衛生部宣傳幹事、教育幹事,後參加上海中醫學院創建,擔任秘書、校刊編輯、年級政治輔導員、宣傳幹事等職;60年代下放圖書館,70年代任副科長,後為館負責人;80年代回校刊編輯室任主任、主編;後奉調參加中共上海市教衛黨校創建,擔任校委委員、辦公室主任,校臨時負責人;兼任上海市教衛黨委幹部教育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90年代在市教衛黨委從事黨史研究和黨史研究組織工作。1996年被評為全國黨史系統先進個人,出席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召開的全國黨史系統表彰暨黨史研究室主任會議,受到胡錦濤等中央領導同志的集體接見併合影留念。2001年又被評為上海市黨史工作先進個人和單位模範黨員。

主要成就

50、60年代在《人民文學》、《文藝報》、《大公報》、《上海文學》、《文匯報》等發表文章。70、80年代在中央及省市刊物上發表圖書情報、幹部教育、理論學習等方面論文40多篇。90年代主編、參編《中共黨史專題讀本》(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上海改革開放二十年(教育衛生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鄧小平理論學習與研究》(同濟大學出版社1999)等黨史圖書14種。其中兩種分別獲上海市鄧小平理論宣傳一等獎、二等獎。在全國中文核心期刊及其他刊物上發表研究黨史和黨中央幾代領導人思想的論文主要有:《從毛澤東到黨的十五大:關於知識分子問題的歷史考察》、《毛澤東科技思想發展軌跡》、《周恩來教育思想淺論》、《“天津講話”的重要歷史意義——兼論劉少奇關於新中國建設的若干思想》、《論鄧小平的史學觀》、《鄧小平教育思想發展史》、《論朱德的“建設中國式的社會主義”》、《朱德科學技術思想述評》、《江澤民人才觀淺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與江澤民的科技思想》、《胡錦濤教育思想初探》、《人才強國,建設創新型國家——學習胡錦濤關於科技教育和人才強國的論述》以及《馬克思恩格斯列寧關於按勞分配思想的發展》等。2001年策劃並主持編寫(任執行副主編)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十五”規劃2001年重點課題《江澤民重要論述學習與研究》一書(後因主編調動未出版)。《江澤民人才觀淺論》一文,2003年在上海《人才開發》雜誌發表後,至今已有50多部大型叢書轉載,並評為特等或一等優秀論文。文藝方面近年發表的有論文《略論小說的細節》、《康濯書簡:和讀者談創作、思想、生活》,以及短篇小說《一隻變色的銀鐲》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