潁上新八景

潁上曾經有過的舊八景,今除極少數留存,大多已名存實亡。考其當時建立的意義,大多與時務世風相關,比如只有“文地春風”,卻沒有“管鮑故里”就是明證。斗轉星移,時過境遷,時過“景”亦遷,現在潁上歷史積澱形成和人民新建設的成果,擢其大端也有八個,其創設別致,底蘊豐厚,景觀新奇,巧奪天工,各領千秋,姑以“潁上新八景”名之。

概述

上曾經有過的舊八景,今除極少數留存,大多已名存實亡。考其當時建立的意義,大多與時務世風相關,比如只有“文地春風”,卻沒有“管鮑故里”就是明證。斗轉星移,時過境遷,時過“景”亦遷,現在潁上歷史積澱形成和人民新建設的成果,擢其大端也有八個,其創設別致,底蘊豐厚,景觀新奇,巧奪天工,各領千秋,姑以“潁上新八景”名之。

一、千古管鮑--管鮑祠

管鮑祠始建於十七世紀,即萬曆六年。由明代文學家、戲曲作家屠隆,在潁上縣令任上,為紀念千古名相管仲和鮑叔牙所興建,並作名文《管鮑祠碑記》。管鮑祠修成後,歷經戰亂兵燹,三毀三修,風貌猶在。其祠為前後兩層扶梁起架結構古建築,青磚瓦,飛檐走閣,氣勢恢弘。正殿塑有管仲和鮑叔牙立像,左壁鑲嵌石碑一方,為民國時期所鐫刻的《管鮑祠碑記》。門口和殿內柱上楹聯為宋日昌所題書,其一:“佐霸肇開新局面,分金饒見故人情”。其二:“相桓公一匡天下,交叔牙萬古高風”。橫批為“摯交千古”。院內有管仲衣冠冢和明代和民國所立墓碑兩塊。前排門房內牆上鑲嵌一塊民國時期所立的紀念碑。作為曾經創造了古代齊國政治和經濟奇蹟的歷史文化名人管仲和鮑叔牙的祠堂,現坐落於新開發的管仲商貿城內,面水倚樓,環路四周,與繁華的商市相映成趣,令人不禁發思古之幽情,遐想聯翩。

二、遠眺齊魯--管仲銅像

管仲銅像,建於潁城西邊102省道南側的管仲廣場。廣場設計為現代都市風格的休閒公園。廣場周邊為起伏有致的土丘,上覆植草皮和花木,中間為花崗岩平台,平台四周修有石階、石柱、和小型雕塑。高達20米的管仲正面青銅立像,座南面北,聳立於潁淮大地,仿佛在遠眺千里之外的山東,那塊自己曾經輔佐桓公開創文明先河和建功立業的齊魯大地。

三、園林奇觀--淮上公園

淮上公園位於潁城西約三公里處的高莊子。原名尤家花園,始建於上世紀二十年代,為清代重臣兗州提都尤成章之子,馮玉祥部將尤蔭軒所建。建國後該園收歸國有,易名淮上公園。
該園為典型的古典私家園林,深得中國傳統造園藝術的精髓。所謂移步換景,虛實結合,動靜搭檔,借景生情。園內奇花嘉木,珍禽異獸,水榭、樓、台,浮屠、廊橋、山丘,詩、書、雕、畫,盆景、樁雕……無不精妙恰當,神形兼備。另有暖房、花圃、讀書堂等園中建築。雖因體制弊端,經營管理不善,加之天災人禍,園中文物、花、樹、盆景多有散失。但當地管理者仍能盡力維護,致使今日風韻猶存。該類私家園林,在江南蘇杭地區,間或可得,而在淮河以北地區,實屬難能可貴,非常罕見。該園北面為尤家故居,原為五層院落的徽派建築,因年久失修,尚殘留三層,然昔時豪門氣派依稀可辨。

四、生態明珠--張莊公園

張莊公園作為生態農業的主體工程,位於潁上謝橋鎮張莊村。始建於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園內造人工土山一座,取名“望富山”。山上遍植蒼松翠柏,山頂建有亭台。公園內有畫廊、石舫、雕塑、動物園、兒童樂園等。公園正中建有一座勞動人民紀念碑。上鐫刻有毛澤東的手書:“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兩側和背面,分別鐫刻有喬石、田紀雲、曲格平等人題字,以及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頒發的“全球五百佳”證書。田紀雲的題詞是:“生態的明珠,環保的典範”。公園南面建有十三層環保高塔一座。

五、綠島仙境--南湖公園

南湖公園是利用湖窪地改造,在傳統的八里河面上建成的一座大型現代農民公園。內有世界風光、錦繡中華、兒童遊樂場、鳥語林、水上樂園等五個主題景區。各景區建築樣式迥異,景觀特徵分明,規劃設計匠心獨運。尤其是水上樂園,構思新巧,十二生肖島,連成一體,遊人仿佛置身於綠島仙境之中,流連忘返。
該園集生態環保、水產養殖、旅遊觀光、休閒娛樂為一體,融中、西,古典、現代 ,城、鄉,雅、俗為一爐,集中展示了潁淮河之濱潁上魚米之鄉的地方特色。獲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全球五百佳”稱號。黨和國家的領導人,胡錦濤、李鵬等曾到此視察。現為國家四A級風景區。

六、古鎮長虹--南照鎮和淮河特大橋

南照鎮古稱漕口鎮,相傳為春秋楚國從清河押運漕糧入淮河的地方,故得名。南照歷史悠久,人傑地靈,地方特色鮮明,文化底蘊深厚。地方志記載南照寺為朱元璋出家的地方,朱元璋稱帝後御詔南照寺為宿緣寺,其規模香火盛極一時。南照地理條件優越,水路交通便捷,歷來商賈雲聚,富甲一方。近年城建實績突出,建有名揚遐邇的大米市場、黃砂市場、中谷糧庫、農民文化廣場、戴厚英雕像、陳橋生態風景區等。南照名人輩出,歷史上曾有湖南督軍張敬堯,當現代則有著名作家戴厚英,等。現任中共安徽省委副書記、紀委書記楊多良,也是南照人。
1997年底,國家投資2.5億,動工興建南照淮河公路特大橋,全部工程三年完成。大橋長近2.5公里,接線工程7公里,氣勢恢弘。從此105國道在淮河天塹上變成了通途。目前第二條長虹--南照淮河高速公路橋也正在建設之中。

七、迪溝竹音--迪溝生態經濟園區

迪溝生態經濟園區,即現在湯店鎮所在地。主體由三大部分組成:一是迪溝經濟開發區,其街道寬敞,樓宇儼然,商貿紅火,內有20條綠化帶,近10萬平方米的草坪,1000多畝人工林,綠化率達百分之五十四,中心廣場開闊壯觀,景色宜人;二是生態公園,占地30多公頃,園內布局合理,湖光樹影,野生動物繁多,風光秀美;三是竹音寺,是舊村莊遷移後,巧妙地利用其遺留下的自然資源,改造恢復修築而成的一個佛教寺院。總面積20公頃,建築面積6000多平方米,由安徽佛教協會九華山佛教協會協建而成。寺院蒼松翠柏,純靜秀美;竹海蔥鬱,風鈴叮噹,妙音遠播;晨鐘暮鼓,清真和諧,自然淳樸;香菸繚繞,莊嚴肅穆;廟宇矗立,大氣磅礴。

八、焦崗漁鼓--焦崗湖漁業和魯口孜鑼鼓藝術

焦崗湖系淮河中游的一個天然湖泊,原系潁上鳳台兩縣所共有。1992年省政府協調兩縣劃界管理,一分為二,其中約20000畝水面歸潁上魯口子鄉管轄。湖中主水道兩側築堤為塘,實行承包經營。該湖面水域遼闊,水草豐茂,水質優良,魚蟹肥美,是我縣最大的天然水產養殖基地,年產魚蟹300萬公斤。湖內盛產蓮子、蓮藕菱角雞頭米等水產品。也是遊覽、觀光和垂釣的理想去處。
焦崗湖畔魯口孜人民喜愛鑼鼓藝術,1998年被阜陽市授予“民間鑼鼓之鄉”。每當湖漁豐收,或年末新正,民眾便自發地敲鑼打鼓,歡慶娛樂,別有一番漁鄉情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