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平市永福鎮

永福開創來都是以農耕花木業為主,其中花卉起到了主導作用。 永福除了花卉名揚,文化底蘊也相當的深厚。 隨著永福人民對知識重要性的不斷深入了解跟認識,永福人民、學堂、政府加大了教育的投入,數年來,大學子就有數千之眾。

簡介

永福所屬漳平市西南方位的一個特殊鄉鎮-----最大方圓、最重要的經濟政治地位、最聞名在漳平之中,純是高山盆地,海拔755米,此處山清水秀,空氣怡人,被台灣人稱之為“大陸阿里山”。永福是由西山村,福里村、李莊村、清源村、石洪村、呂坊村、後盂村、龍車村、和豐村、穎水村、陳村村等眾多村部落組成。
永福開創來都是以農耕花木業為主,其中花卉起到了主導作用。宋代時期,永福的花卉就名播江南,其中的瑞香、茶花就有遠銷廣東一帶。1984年,陸定一先生親手提筆“永福花鄉”四個大字。近十幾年來,永福人民不斷擴大種植規模,不斷創新產品,不斷引進新品種。如今的大多菜園都改造為了花園,由原來的圓式杜鵑提高到了游龍式、懸崖式等造型,永福不僅保存傳統的花卉品種,更有了高級的進口品種。通過永福人民的不懈努力,花卉得到了鎮市政府的重視,也被國家榮譽稱之為“中國杜鵑花之鄉”,使得“永福花鄉”的美名傳播四海。永福的花卉不僅在國內大城市銷售,而且還銷往到了東南亞、越南等跨國區域。
永福除了花卉名揚,文化底蘊也相當的深厚。逢年農曆3月23,人民就舉辦一年一度的“媽祖文化節”。媽祖文化在沿海地區頗為盛行,在大陸以外的港澳台,東南亞都是林立如雲的媽祖廟。由此可見,在古永福的文化里也同周邊的地區文化,國度文化存在著一定的聯繫。當天人們組織進行舞龍、唱戲、猜謎、展書畫、吹絲竹等文藝活動,當地人對這活動也叫“做熱鬧”,是因為永福人們在鎮中心最集中的日子。永福人們信仰於媽祖,希望媽祖能保佑他們代代興旺,年年風調雨順。
永福遺存著眾多的著名古建,其中燕溪橋、步雲橋、長春樓、茶花仙女、毓秀塔、人華寺等,大多建於清朝年間,雖然有些有過修建與改造,但依然保存原來的建築風格。
隨著永福人民對知識重要性的不斷深入了解跟認識,永福人民、學堂、政府加大了教育的投入,數年來,大學子就有數千之眾。相信在永福人民一代一代的倍加努力下,永福將發展的更繁榮昌盛,也將能為祖國、為社會、為人民做出應有的貢獻。

今後五年發展目標

經濟總量目標。工農業總產值年均增長14.8%以上,力爭到2010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比2005年翻一番,達到7.5億元;農業總產值年均增長9.7%,到2010年達 4.5億元;工業總產值年均增長26.3%,力爭到2010年達到3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年累計達1.5億元;地方級財政預算收入年均增長達11.7% ,到2010年達500萬元 ;實際利用外資5年累計達1億元。
社會事業發展目標。社會事業繼續保持較快發展,社會保障體系更加完善,科技進步對經濟成長的推動作用進一步增強,教育、文化、體育、衛生事業加快發展。
居民生活質量目標。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6%,到2010年達5085元。消費品供應充足,市場繁榮;居民教育、文化支出加大,精神文化生活豐富多彩。

行政區劃

永福鎮轄1個居委會、27個村委會:永福居委會、福里村、李莊村、西山村、清源村、呂坊村、後盂村、新坑村、龍車村、石洪村、洪坑村、大坂村、秋宛村、南田村、紫陽村、封侯村文星村同春村、桂洋村、箭竹村、佳山村、和豐村、穎水村、陳村村、元沙村、嶺下村、石榕村、古溪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