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越音

漢越音(âm Hán Việt,音漢越)指的是漢字在越南的音讀。漢越音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唐代長安音。

簡介

漢越音(âm Hán Việt,音漢越)指的是漢字越南的音讀。漢越音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唐代長安音。
參看:喃音 音讀 訓讀

歷史

西漢未年,漢字開始傳人越南,並且逐步擴大了影響。 越南上層社會把漢語文字視為 高貴的語言文字。朝廷的諭旨、公文、科舉考試,以至經營貿易的賬單、貨單都用漢字書 寫,小孩讀書也像當時中國一樣先從《三字經)開始,接著讀“四書”、‘五經”,學習 寫作古漢語文章詩詞。因此,當時越南的文學作品也是以漢文、漢詩的形式記錄留存。12 世紀(公元1174年起),漢字成為越南國家的正式文字。 到公元13世紀,出現了越南文字。它是以漢字為基礎,運用形聲、會意、假借等造字 方法,創造出的一種新型文字。往往用兩個漢字拼成一個新字,;即借用一個同越南語音 相近的漢字和一個同越南語義相近的雙字,把二者結合起來成為一個新字。例如,越有語 中的‘二’,音為“hai”,這種新字寫作“台二”;越南語中“三”,音為“ba”,新 字就寫作“巴三’;越南語中的“手”,音為“tay”,這個音又同“西”字的音相近, 因而新字就寫作‘手西”,又如新字‘鴆”,讀作“公’字音,意為孔雀,因為越南語 中孔雀音為“cong”。新字“聖”,讀作“崖”,意為天上。也有單表音不表“的。例如 ,“一”字在越南語中讀音為“mot”,新字寫作“沒’;“有”字在越南語中為“co” ,新字寫作“固”。這就是喃字,用以區別儒字(即漢字)。喃字同直接借用的漢語字詞 (仍用原來的漢字書寫)混合使用。 陳朝的阮詮第一次用喃字書寫《祭鱷魚文》。此舉 得到陳朝皇帝的賞識,皇帝賜阮詮姓韓,稱為韓詮。從此,喃字得以逐步推廣,喃字的文 學作品也隨之出現。阮鷹是以撰寫漢字詩文著稱的。他也著有喃字的《國音詩集》。 閱 讀喃字書籍,可以明顯看出用喃字記錄越南語的原則。相當多的是根據漢越音對應的規律 直接借用漢字,特別是文學、哲學等方面的詞語;有的是借用與越南語同音的漢字,但字 義不同:有的是借用漢字字形,但讀音稍有不同,或者有漢字有上角加兩撇,表示該字可 能讀音偏差或字義不同;有的用漢字再加部首偏旁,或將兩個漢字拼成一個新字,原則上 一部分指音,一部分指義,這就是前面提到的組字方式。此外,還創造若干新喃字,也使 用漢字的筆劃偏旁,但這些新喃字是漢語中所沒有的,而且這些新字還可以再加部首而成 為另一個新字。 由於哺字的上述組合情況,所以長期借用的漢語漢字仍然大量保留下來。而且喃字也 只是在胡朝(公元1400~1407年)和西山阮朝(公元1788~1802年)作為國家正式文字,

現狀

在當今越南語中,漢語借詞約占越南語全部辭彙的70%左右。這些漢語借詞的發音,
完全按照漢越音對照的規律,受著越南語的影響。在越南語中,除其他外語借詞外,詞的
構成都來自單音節詞根,這同漢語有特殊的相似之處。越語、漢語音節有對應的形式,每
個漢字在越文中都有固定的拼寫法。同時,越語和漢語又都是以聲調區別詞意的語言。漢
語國語四個聲調,越南語有六個聲調。越南語同漢語一樣,其語法功能都是靠辭彙來完
成的,所不同的是,漢語的修飾語在前,而越語的修飾語則放在後面。
其他朝代漢字仍占統治地位。實際上在越南漢字漢文一直延用到法國統治越南的整個時期
。不過近百年來漢字是跟拼音文字並行的,二者同時合法存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