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學術神學:作為學科體系的基督教研究

Tradition 改革神學(Reformation 宗教學(Scien

圖書信息

作 者:黃保羅
出 版 社:宗教文化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8-8-1
版 次:1
頁 數:563
字 數:410000
印刷時間:2008-8-1
開 本:大32開
紙 張:膠版紙
印 次:1I S B N:9787802540514
包 裝:平裝

目錄

總序



導論(Prolegomena)
第一部分 聖經神學(Biblical Theology)
第一章 猶太教、天主教、東正教和基督新教與聖經
第一節 猶太教的聖經
第二節 羅馬天主教的聖經
第三節 東正教的聖經
第四節 基督教新教的聖經
第五節 中文聖經
第六節 聖經的正典化過程
第七節 聖經的內容
第八節 聖經的文學性及其他
第二章 舊約研究(Study of the Old Testament)
第一節 理解的局限和方法的多元(Limit of Understanding and plurality of Method)
第二節 聖經的閱讀方式(Method of Reading the Canon)
第三節 文本批評法(Text Criticism)
第四節 編輯歷史法(Redaction Criticism)
第五節 文學批評法(Literature Criticism)
第六節 形式批判法(Form Criticism)
第七節 傳統批評法(Tradition Criticism)
第八節 考古和歷史(Archaeology and History)
第九節 舊約的紅線(Red Thread of the Old Testament)
第十節 “舊約學”(Old Testament Studies)專業進深課程可以選擇的方向
第三章 新約研究(Study of the New Testament)
第一節 文本與傳統(Text and Tradition)
第二節 文本與語境(Text and Context)
第三節 文本與詮釋(Text and Interpretation)
第四節 “新約學”(New Testament Studies)專業進深課程可以選擇的方向
第四章 對解經學歷史批評法的評估(Review on the Exegetical Historical Criticism)
第一節 科學研究聖經的起點
第二節 解經學中獲得的“否定性”結論是由研究者的先存哲學思想決定的嗎?
第三節 解經學的現狀
第二部分 歷史神學(Historical Theology)
第一章 教會歷史寫作的歷史
第一節 歷史的基督教化
第二節 宗教改革促使了新詮釋的產生
第三節 現代歷史寫作的誕生
第二章 歷史神學的各種研究主題
第一節 古代教會(patristic Period,100—500)
第二節 中世紀(Medieval Age,500—1500)
第三節 宗教改革(ReformatiOn Age,1517—1648)
第四節 虔誠主義,宗教復興運動和理性主義(Pietism,Awakening Movement and Rationalism1648—1900)
第五節 當代教會歷史(1900—)
第六節 中國教會歷史(635—)
第三章 歷史神學的方法
第一節 技術性方法
第二節 詮釋性方法
第三節 關於方法的總結
第四章 歷史神學專業進深課程的選修方向
第三部分 系統神學(Systematic Thleology)
第一章 系統神學導論(Introduction to Systematic Theology)
第一節 神學的“系統”
第二節 系統神學的方法
第三節 作為學科體系的系統神學
第二章 宗教哲學專業(Philosophy Of Religion)
第一節 宗教哲學所要研究的問題
第二節 宗教語言所說的是什麼?
第三節 系統神學與理性問題
第四節 上帝存在嗎?
第三章 教義學專業(Dogmatics)
第一節 教義學的任務
第二節 教義學的研究對象
第三節 教義學的來源:聖經和傳統
第四節 教義學的內容
第五節 教義學的路徑方法
第六節 教義學(Dogmatics)專業進深課程選修方向
第四章 普世神學專業(Ecumenics)
第一節 普世教會合一運動的誕生和基督教會的宗派
第二節 普世神學的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
第三節 普世教會合一運動的教義學
第四節 作為實用學科的普世神學
第五節 普世神學跟教義學(Dogmatics)的關係
第六節 普世神學跟差傳學(Missiology)的關係
第七節 普世神學跟基督教的宗教神學(The Christian Theology Of Religions)的關係
第八節 普世神學與宗教對話
第九節 “普世神學”(Ecumenics)專業進深課程選修方向及關於普世神學的思考問題
第五章 神學倫理和社會倫理學專業(Theological Ethics & Social Ethics)
第一節 研究對象和任務
第二節 道德的合理性還是合理的道德?
第三節 當代熱門話題
第四節 “神學倫理及社會倫理學”專業進深課程選修方向
第六章 介紹系統神學的四門基本課程
第一節 系統神學簡介(Introduction to SystematicTheology)
第二節 古典教義的形成(Formation Of Classical Doctrines)
第三節 改革神學(Reformation Theology)
第四節 現當代神學(Modem Theology)
第四部分 實踐神學(Practical Theology)
第一章 作為一門學科的實踐神學
第一節 實踐神學的誕生
第二節 實踐神學研究視角的發展
第三節 實踐神學的特點
第四節 實踐神學研究跟教會活動之間的關係
第二章 實踐神學的分支
第一節 普通實踐神學(General Practical Theology)
第二節 宗教教育學(Religious Pedagogy)
第三節 教會社會學(Sociology Of Church)
第三章 實踐神學的方法
第一節 方法概論
第二節 量性方法(Quantitative Method)
第三節 定性方法(Quality Method)
第四章 現代實踐神學的熱門研究主題
第一節 禮拜生活
第二節 宗教信息
第三節 教會藝術和建築設計
第四節 社會關懷和教牧心理輔導
第五節 教會行政管理
第六節 教會的權利
第七節 教會在社會中的地位
第八節 宗教親職教育和學校教育
第九節 世俗化問題
第十節 實踐神學所面臨的新挑戰
第五章 實踐神學進深課程選修方向
第五部分 宗教學(Science Of Religion)
第一章 什麼是宗教學?
第一節 宗教學(The Study Of Religion)
第二節 宗教學的分類
第二章 宗教學的發展歷史
第一節 啟蒙運動(Eniightenment)時代的宗教批評
第二節 浪漫主義(Romantism)的神話研究
第三節 20世紀以來的宗教學
第三章 宗教學的研究方法
第一節 以理解宗教性人類為目標的理解性(Understanding)宗教研究
第二節 作為一種社會活動的批評性(Critical)宗教研究
第三節 對宗教進行解釋的解釋性(explanatory)研究
第四章 宗教學的未來發展方向
第五章 芬蘭宗教學對漢語學術神學的啟發
第六章 “宗教學”專業進深課程選修方向
附錄一 漢語學術神學的課程設定和課本(course and Textbooks on Theology)
附錄二 參考書目(Bibliography)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