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口鎮[湖北省漢川市馬口鎮]

馬口鎮[湖北省漢川市馬口鎮]

馬口鎮,古名系馬口。因三國時期蜀將關羽路經此地系馬小憩而得名。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它位於市境南、東鄰武漢,西接廟頭,南瀕仙桃,北依漢江,屬漢川市襄南重鎮,也是漢江平原重要的物質集散和襄南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素有“金馬”和“小漢口”的美譽。

基本信息

簡介

馬口鎮 馬口鎮鎮標:關公

馬口鎮位於湖北省中部漢川市境內,地處漢江南岸,東距國際機場天河機場45公里,距京珠高速公路30公里。鎮域總面積58.7平方公里,城區面積6.8平方公里,總人口10.1萬,鎮區人口4.61萬,城鎮化水平57.2%。有主要道路數十條,其中省道蔡城公路、新北公路穿境而過,建成區道路硬化率96%。人均公共綠地6.03m²。連續三屆被湖北省政府授予“楚天明星鄉鎮”稱號,二次獲得省小城鎮建設“楚天杯”,是中國制線名鎮、湖北省重點鎮。

馬口鎮鎮政府駐馬口,人口80278人,面積58.1平方千米。轄6個居委會、36個村委會:新正街、曾家灣、徐家嶺、石頭路、一廠、丁集、英山、邱子腦、敖家、松林、八屋窯、周湖、金河、馬口、窯新、新莊、高山、高廟、官山、棗樹、嚴山、五福、關聖、土橋、范嶺、柴林、大咀、船廠、中嶺、舊港、橫山、旭高、丁集、七吳、光明、白馬、廟灣、童嶺、八大、雄偉、雄豐、回龍。

基礎設施

馬口鎮 馬口自來水公司

依據地理位置、區位優勢、人文景觀、產業布局和經濟發展情況,根據總體規劃拓展城區發展空間。總體發展框架是:以現有城區為中心,東向伸展到高山村,北邊頂托到漢江,南部開發到白石湖,西片延續到廟頭鎮:城中區則通過舊城改造、土地置換、城鎮經營,實現產業提升、管理規範、面貌亮麗、功能完善、輻射力強的目標。城區面積由目前的6.8平方公里發展到10.2平方公里。

經過多年建設,馬口城區的基礎設施基本完備。一、路網密布。形成了金馬大道、新正大道等橫貫東西,二中路、敖垸路等縱穿南北的交通網路,城區主次幹道長23.63公里,硬化率達96%。二、排、給水體系完備。排水管網沿道路布置,排水管道近14.8公里。有日供水萬噸的自來水廠2座。供水普及率98%,供水主管道20.6公里。日產5萬噸水廠正在建設中。三、電力、電訊設備齊備。110KV變電站運行良好,初步實現工業、民用電分離。10萬門程控電話交換機,移動、聯通網、寬頻網路覆蓋全鎮。設廣播電視差轉站和有線電視台。四、其他設施配套。有液化氣中心、天然氣管道、客運中心、貨運點、公廁、路燈、街心公園、廣場、文化館、業餘體校、工人俱樂部、舞廳、圖書館、兒童遊樂園、消防中隊等。各類學校12所、醫院4個、市場4個。鎮區綠化覆蓋率31%,人均公共綠地6.03m²。

歷史

馬口得名已有一千七百餘年的歷史。據嘉靖《漢陽府志》記載,東漢建安三年(公元199年)九月,蜀先主敗於長坡,斜趨漢津,與關羽船會,得濟沔於夏口,關羽路經此地系馬休息,故名系馬口,簡稱馬口。解放前馬口為一區區小鎮,居民2000人,街區面積約0.2平方公里。抗日戰爭時期成為抗敵後方,許多外地商人蜂擁而至,使此地商業驀然興旺,故曾以“金馬”著稱,聞名於世。抗戰勝利後,國民黨政府繼之以橫徵暴斂,致使商人散走,系馬口經濟狀況急劇衰落,至解放前夕,僅存一些制陶、鐵器、竹器、木器、作坊商業行棧無幾。解放後,漢川縣人民政府設馬口為縣轄鎮;1958年公社化時為上遊人民公社,—1959年恢復鎮,1975年撤區並社時為馬口鎮公社,1978年冬鎮社分治,又恢復馬口填至今。

馬口的確是古老的。這個漢江邊的小鎮,在古雲夢澤晚期就有先人在此繁衍生息,創造文明。馬口最早的名字叫洗馬口,據說是因為馬口的地勢宛如一匹躺著的駿馬睡在河邊,而嶺上有一股清泉常年不斷的從馬口流出,當地百姓即景生情,名之“洗馬口”。三國時期,關羽從荊州下漢陽,中途經過洗馬口,大軍在此休息,關羽牽馬到河裡飲水後,將馬系在洗馬頭口的一塊大石上,次日天明才率軍離去。關羽走後,這裡人以關公在馬口頭上系馬為榮,洗馬口從此改成了系馬口。在馬口的老街,當地老輩人告訴我,馬口以前有關聖廟,在距馬口不遠的漢江邊,現在還有關聖大隊和關聖村的地名。

馬口鎮 馬口鎮夜景

北依漢水,南臨白石湖的馬口,是一個自古繁華的水鄉古鎮。馬口與武漢相距不過45公里,又得漢水之利,發達的交通帶來了馬口商貿的繁榮。抗日戰爭爆發後,武漢淪陷,馬口一度成為抗敵後方,商業更是興盛,有“小漢口”之稱。當時的馬口和漢口一樣,也有一條繁華熱鬧的漢正街,由於地處漢水邊,當地人叫它正街,也叫它老街。春陽燦爛,在漢川縣委宣傳部熊國春科長和馬口鎮委辦公室饒國棟主任陪同下,我走進了馬口老街。老街的街道原來是由青石鋪成的石板路,石板街是清代一位姓陳的官員告老回鄉後捐資修建的。當年馬口的青石路從正街一直延伸到橫街和背街,有大約兩三里路長。這是漢川縣城的第一條石板街,也是漢川最長的一條石板街。走在石板路上,夏天不覺得炎熱,雨天不擔心濕鞋。上世紀八十年代,馬口老街變成了水泥路面,但石板路仍是馬口老居民心中美好而悠長的記憶。在老街的盡頭,我看到僅存的幾塊石板,儘管非常不起眼,卻是石板老街最真實的歷史見證。
《漢川縣誌》記載,馬口的陶瓷業始於明隆慶年間(1567——1573年)。清朝末年,馬口以制陶維持生計的有兩

三千人,民國時,馬口窯新集周圍的龍窯最多時達到36家。馬口陶瓷採用當地的陶土生產,土質細膩密實,產品耐酸耐鹼,堅實耐用,很受百姓歡迎。馬口陶瓷所產都是壇、壺、缽、罐、缸、盆、烘爐等民間最常用的日用品,屬於典型的民間陶瓷。馬口陶器以品種多樣、做工精細、價廉物美而遠近聞名,不僅滿足十里八鄉的農家需求,而且依託漢江黃金水道,行銷全國。解放後,馬口“八仙壇”曾被選為高校陶藝系教材,在全國知名度極高。而馬口“老窯工”所津津樂道的,是馬口人燒制的繪有“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等故事情節的“泡菜罈子”,在國際博覽會上拿過金獎。現在,“馬口窯”已成為全國各地的收藏家們淘寶和收藏的對象,而“馬口的院牆——爛壇(談)”這句俗語,也成為馬口陶瓷業興盛的一種見證。

北依漢水,南臨白石湖的馬口,是一個自古繁華的水鄉古鎮。馬口與武漢相距不過45公里,又得漢水之利,發達的交通帶來了馬口商貿的繁榮。抗日戰爭爆發後,武漢淪陷,馬口一度成為抗敵後方,商業更是興盛,有“小漢口”之稱。當時的馬口和漢口一樣,也有一條繁華熱鬧的漢正街,由於地處漢水邊,當地人叫它正街,也叫它老街。

教育

鎮中心有3所主要國小(馬口國小,高湖國小,敖家國小),4所主要初級中學(馬口中學,金馬中學,三五零九工廠子弟中學,窯新中學)以及一所高級中學( 湖北省漢川市第二中學)。
漢川市第二中學
漢川市第二中學為漢川市教育局直屬重點高中,是“湖北省安全文明校園”、“湖北省文明單位”、“孝感市示範高中”,六十餘年來, 漢川二中秉承“堅韌不拔,自強不息”的二中精神,演繹“優質化、現代化、平民化”的教育理念,打造出了普通高中優質教育品牌,高考本科上線率、綜合上線率連續23年穩居孝感市同類學校之首。

醫療

全鎮有2所醫院(馬口人民醫院,漢川市第二人民醫院)

馬口鎮 漢川市第二人民醫院

漢川市第二人民醫院
漢川市第二人民醫院座落在湖北省漢川市馬口鎮城區中心,占地面積27000平方米,建築面積16000平方米,是漢川市襄南地區唯一一所集醫療,急救,預防,保健為一體的國家二級綜合醫院。

本院經過三十餘年的建設發展規範,環境優雅。門診區,住院區,生活區,休閒場所配套完備,方便舒適,聯繫通暢。現已開放病床120張,設定有內兒科(含心血管消化呼吸神經內科等專業),外科(含普外骨外泌外等專業),婦產科五官科(含口腔眼科耳鼻喉醫學美容專業),皮膚性病科,中醫科,痔瘺科,康復理療科等臨床科室及放射CT,檢驗,病理,功能檢查等醫技科室。

醫院技術力量雄厚,現有專業衛生技術人員158人,其中副高以上職稱10人,中級職稱78人。消化系統,心血管系統疾病治療,複合性創傷,胃,膽,腸,婦科生殖系疾病,產科高危症等大型疑難手術,治療中醫肝病,腎病及疑難雜症治療在本市衛生系統中占有重要地位。頸肩腰腳痛的治療康復,各種中毒的搶救尤其是農藥中毒,有機氟類中毒的救治在全市處於領先水平。

本院還與同濟醫院協和醫院湖北醫科大學及附屬省人民醫院,武漢市普愛醫院,保持技術協作與熱線聯繫,在搶救,會診指導,手術等多方面能得到他們的及時幫助。

醫院確立了“一切以患者滿意為標準一切以醫療質量為核心”的醫院宗旨,以“熱心,關心,愛心,耐心,細心”為醫院服務理念,以“仁愛,敬業,精誠,創新”為全體醫務人員的行為準則,認認真真的為民眾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全院的全體員工正以飽滿的熱情及“開拓進取追求卓越”的精神,仁愛為民,嚴謹治醫,竭誠為漢川市民和各地患者的健康服務。

經濟

圖
馬口古老,馬口同樣年輕。在馬口新城區,一個規劃面積90多公頃的紡織工業園正在蓬勃興起。喝著漢江水長大的馬口人,憑藉和漢水一樣靈活多變的頭腦,為馬口爭得了“楚天紡織第一鎮”和“ 中國制線名鎮”的赫赫聲名。這是馬口人的驕傲,也是馬口歷史發展的必然。由於飽受漢江水患之苦,馬口人歷來就有經商傳統, 紡織業在馬口更是歷史悠久。明清時期,這裡商貿活躍,民間的紡紗制線作坊也漸成氣候,馬口乃至襄南一帶,幾乎家家戶戶男耕女織,機杼經緯之聲不絕於耳。得漢水地利之便,各地商賈紛紛來馬口收購或者兌換紡織布匹。《漢川縣誌》記載,清末民初,馬口農戶紡織的“ 土紗”和“土布”,不僅行銷漢口,也轉銷到了 四川河南陝西雲南貴州等省份。也許是看中了馬口紡織業深厚的民間基礎,1950年,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在馬口 白虎嶺創辦了以紡紗織布為主的軍工企業,也就是現在的3509工廠。以3509工廠為基礎,馬口的制線業開始了質的飛躍。
圖
馬口人對市場似乎有天然的敏感和敏銳的嗅覺。上世紀八十年代,馬口人看準國內服裝業對紗線的需求,鎮上的制線企業和幾百個家庭作坊全力以赴,制線的制線,染紗的染紗,產品迅速占領 浙江義烏福建石獅武漢漢正街等大市場。鼎盛時期,馬口純 滌綸紗線一度占據了全國市場分額的七分之一。進入90年代,國家紡織業普遍陷入低谷,精明的馬口人又“嗅”到全國程控電話改造中的商機,進軍電纜行業。90年代中期,馬口的 電纜企業發展到30多家,一批“百萬富翁”也應運而生。90年代末,電纜被光纜取代,很多電纜企業倒閉,馬口人再一次調整思路,重新投資紡織業。新天線纜公司董事長 劉志坤和新宇紡織集團的 陳燈哇,就是馬口企業家的代表。他們在馬口最早從事紡織業,也最先轉做電纜。現在陳燈哇專做制線,他的侄子陳少波專做光纜,劉志坤則制線、光纜同時進行,“軟硬”兼營。馬口鎮委書記 李鐵新告訴我,現在馬口擁有紡織企業198家,規模以上的精紡企業50 多家,年產量突破100萬錠。馬口的紡錠總規模占全省紡錠數的九分之一,滌綸紗線產品年產量占全國滌綸紗線總產量的五分之一,相當於全國一年的滌綸紗出口量,一個新興的紡織工業園在馬口已經形成。現在的馬口,就是要發揮產業特色,著力打造以制線業為主,以電纜和陶瓷業為輔的“一主兩翼”產業結構,發展第三產業,促進商貿活鎮。李鐵新書記還向我透露,鎮裡已經讓出現在的鎮政府所在地,準備興建一座8000平方米的馬口商貿廣場,啟動白石湖旅遊開發,引導、規範馬口夜市,打造具有馬口特色的飲食品牌,圍繞紡織產業的深度開發與延伸,配套建設一個功能齊全的紡織品專業市場,擴大馬口作為“中國制線名鎮”的輻射力和影響力。

作為漢川的工業重鎮,馬口歷來有“金馬”的美譽,進入二十一世紀,馬口更是以金馬騰飛之勢打造特色產業,被評為“湖北紡織第一鎮”、“中國制線名鎮”。

湖北省馬口鎮號稱中國紡織第一鎮,可想而知馬口紡織業十分發達,吸引了大量外來務工人員,也解決了本鎮許多人的就業問題,眾多的紡織廠為馬口經濟的發展提供了重要保障,也使馬口成為漢川市經濟最發達的鎮之一。

主要經濟技術指標:
1、城鎮類型:工業型小城鎮
2、城鎮化水平:57.2%
3、財政收入:2189萬元
4、國內生產總值:36.7億元
5、工業總產值:35.6億元
6、固定資產投資額:3.64億元
7、基礎設施投資額:23018萬元
8、鎮區人均收入:3490元/人/年
9、農民人均收入:3800元/人/年
10、主要工業:紡織、電纜、光纜
11、主要農產品:蔬菜等

體育

馬口鎮的桌球項目脫穎而出,光彩耀人。從學校到工廠,從機關到商店,從街道辦事處到村民委員會,到處都有桌球台,時時能見兩人對陣。即使是只有幾歲的稚童或年過六旬的退體老翁,也能持拍上場推擋一陣子。難怪人們都稱呼馬口鎮為“桌球之鄉”。

自1958年成立桌球業餘體校以來,已有40多年的歷史。如今發展為有一定規模的訓練場地,有多層次的隊員結構,有專職教研員,是省體委定點的重要業校基地。

馬口鎮孕育出一批又一批優秀運動員。近20年,為省桌球隊輸送了35名運動員,為省校培養出11名高材生。運動健將梁紅安、解放軍隊的運動員梁芬就出自這裡。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馬口業校代表孝感地區參加全國和全省各種比賽,共奪得金牌29塊,銀牌31塊,銅牌27塊,獲4—6名次62人。

1984年元月,李爾重同志來馬口業校視察時題詞:“論國有群賢,英雄出少年,勤學加苦練,奮勇高峰攀”;1985年2月14日,湖北日報發表了題為《桌球搖籃的園丁》一文,讚譽馬口業校教研員;1987年4月,國家桌球隊總教練許紹發、中國乒協副主席張燮林等一行六人到馬口業校作示範指導並詞:“馬口鎮少年體校桌球隊大有希望"”;同年八月,國家體委授予“湖北省漢川縣馬口鎮兒童桌球技術學校先進集體”的獎牌,並發給獎金5000元;1987年10月,國家體委副主任徐財來馬口視察桌球體校,對馬口桌球事業發展提出了希望和要求,回京後給馬口業餘體校撥款40000元進行維修和建設;1989年10月,全省農民桌球選拔賽在馬口舉行,兩個團體和兩項單打冠軍全被馬口囊

人才輩出

馬口鎮 馬口鎮

得山水之靈氣的系馬口,人才亦輩出。1911年10月10日,震驚中外的辛亥武昌首義爆發,第一個起兵回響武昌首義的,是漢川革命黨人梁鍾漢梁耀漢梁輝漢兄弟。梁氏三兄弟就是馬口人。《漢川縣誌》記載,辛亥武昌首義的第二天,梁鍾漢等人在馬口率起義隊伍1000多人,直搗漢川縣城。知縣投降,漢川起義成功,當晚湖北軍政府漢川軍政分府成立,梁鍾漢擔任軍政分府總司令,這也是湖北省的第一個地方軍政府。梁鍾漢的弟弟梁耀漢、梁輝漢後來都為革命犧牲,梁鍾漢建國後受聘為省文史館館員,1959年才去世。

馬口的人傑,當然不只梁氏兄弟。1928年任省委委員、武昌市委書記的魏人鏡,是馬口丁集人。解放後擔任中國評劇院院長的戲劇家胡沙,是馬口金河人。創作的《讀書郎》傳唱至今的音樂家宋楊,也是馬口人。馬口還有省立馬口中學,私立的耀漢中學,為漢川乃至湖北培養了不少人才。

日常生活

馬口鎮 馬口鎮白石湖景區

馬口人日常生活中還有一種享受,那就是聽“善書”。善書又稱漢川善書,解放前最為風行,馬口是當年漢川善書的傳播中心。善書的故事主題都是懲惡揚善,說善書的人叫先生,他用富有感染力的聲調講著生動曲折的故事,讓台下的人聽得如痴如醉。在馬口鄉村,每當一個村莊“講善書”,四周的農民都會早早吃了夜飯來趕場。漢川善書的播火人,就是1886年生於馬口的說書人王海元。王海元一生宣揚善書,促進了善書在漢江周圍的傳播。解放前,漢川善書和黃孝大鼓、天沔漁鼓一起進入武漢,被稱為“三花進漢”,唱到了武漢的街巷,也唱進尋常百姓的生活。

“清風水美脈不走,青龍白虎戲馬口。低潭肥魚高湖藕,荷月團圓白梁酒。”這是馬口一位秀才寫下的詩句,這首小詩概括了馬口古鎮的文化,也說出了馬口的特色美食。當年來馬口的全國各地商人,首先要品嘗這裡的白高梁酒,吃低湖的肥魚和高湖的藕。馬口水多魚也多,魚能做上百種魚菜。用高湖藕煨湯是馬口人至今的習慣,荷月糕點則是馬口人的送禮佳品。

土特產品

麻油生產的傳統工藝是將芝麻炒好後,用石磨磨細,放在水裡浸泡,然後用瓢在水面撇油。該廠突破傳統工藝流程,大膽革新,將芝麻經過篩選、炒籽、軟化後,進入95型榨機,分成小麻油與麻餅。小麻油過濾後自動流進儲油罐,麻餅從地道被送進倉庫。其小麻油色澤透明、香味濃郁、又營養豐富、貯藏期長、而且出油率高達46%左右。該項技術革新曾獲湖北省糧食科技成果二等獎。

“系馬口”牌小麻油不僅暢銷北京、上海、四川、廣東等10多個省、市,而且還遠銷日本美國加拿大新加坡馬來西亞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並榮獲首屆中國食品博覽會銀牌獎。

總括

馬口是一個故事。因三國時期蜀將關雲長經此地系馬小憩而得名。東距武漢國際天河機場45KM,西聯漢川漢江大橋外環線,南瀕宜黃高速公路5KM,北有千里漢江穿鎮而過,屬漢川市襄南重鎮,也是江漢平原重要的物質集散地和襄南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素有“金馬”和“小漢口”之美譽。

馬口是一幅畫。馬口地形獨特,風光綺麗。小丘、山崗林立,湖泊星羅棋布,帶漢江而引荊夏,拔三山而瞰五湖,夏觀荷花之純秀,冬領雪嶺之蒼芒。湖光山色,歷年來是休閒的理想景地。而挺拔的龍霓山,郁綠的梅子洞、清澈的白石湖更是美不勝收,讓人留連忘返。占地4.22平方公里的城區綠樹成蔭,草坪茵茵,高樓大廈鱗次櫛比,寬暢街道縱橫交錯。金馬大道東接蔡城(路),可連京珠,西接新北(路),可達宜黃。街區商品琳琅滿目,物流暢通,城鎮綜合服務功能日益增強。31.2平方公里的沃土上養育著5.2萬人口。高高的龍霓山、鬱郁的梅子洞、清清的白石湖和滔滔的漢江水,把4.2平方公里城區烘托得分外妖嬈。新正、金馬、沿河三條主道縱貫東西,朝陽、敖垸、工業三條幹道橫亘南北,25條要道構成四通八達的交通網,任你縱橫馳騁都有捷徑可走。街道硬代、綠化、美化、平垣寬敞,霓燈、彩燈、射燈.路燈林立,大廈櫛比、綠蔭掩映。長大1.7KM寬30M的白馬大道,把城區中心與生態平衡的白梅(白石湖--梅子洞)自然景點連成一體,形成發展經濟與旅遊觀光相互交融的開發新區。

馬口是一首詩。在輕工、紡織、化工、機電、建材等五大工業體系基礎上,又分別組建了以江南電纜廣和高廟精紡廣為龍頭的兩大集團公司即“湖北江南電纜股份有限公司”和“湖北漢江精紡制線有限公司”,形成以硬(電纜)軟(絛綸線)“兩線”為特色的支柱產業。電線電纜經郵電部質量認證中心和郵電總電訊局檢測認證,同時獲得“質量認證書”和“進網批文”,成為全國第48家獲得“兩證”的合格產品;絛綸制線行銷全國20多個省、市、自治區80多個網點,其銷售量占全國同類產品總銷量的七分之一以上。全鎮實現鄉鎮企業總產值19.5億(現價);實現財政收入1646萬元,社會綜合實力雄居全省五十強鄉鎮。馬口鎮實施民營經濟拉動戰略,全鎮擁有個體私營企業3082個,從業人員6753人。1999年實現產值經營額15.1億元,工商稅收600多萬元,分別占全鎮鄉鎮企業的77%和73.4%。農業實行產業結構調整,大做“珍、稀、鮮、反、高產優質高效文章。南港千頭養豬基地;周湖千畝魚藕基地;高廟千畝茶果基地;英山大棚蔬菜及魚基地;金河現代農業生態園示範基地;形成新的產業格局。村集體經營純收入1258萬元,農民人均收入3100元,綜合經濟實力居孝感市十強行列。

馬口是一顆星。經濟實力的增強,促進了文化、衛生、教育、科技的進步。中心福利院、人民醫院、工人文化宮、高檔溜冰場、豪華影劇院、桌球訓練基地等社會福利及文化娛樂設施俱全。馬口鎮是“全國職工文化體育先進集體”、“億萬農民健身活動先進鄉鎮”。荷花園村、菜園新村及三角花園區和高湖住宅區等居民建設工程一步一層樓,朝著現代文明衛生城鎮的目標邁進。中共馬口鎮委系全省首屆“鄉鎮黨委十面紅旗”,馬口鎮連續三屆被省政府授予“楚天明星鄉鎮”稱號。

春風得意今又是,敢教古鎮換新顏。勤勞智慧的馬口人民在鎮委、鎮政府的率領下,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奮力推進“二次創業”,正以矯鍵的步伐邁進新世紀。

同名鄉鎮

馬口鎮 永修縣馬口鎮

江西九江永修縣馬口鎮
一、馬口鎮位於永修最南端,在臨南昌桑海企業集團、南與灣里羅亭鎮接壤,西連安義縣萬埠鎮,北至永修縣城,屬半  湖半丘陵地區,是一個古老城鎮之一。
全鎮擁有面積98平方公里,有14個行政村和二個居委會,共2.64萬人口,25796畝耕地面積,林地面積2990畝,以生產水稻、棉花等農作物為主。
全鎮共有14所國小,二所中學、二個衛生院

二、特色行業龍頭
1、欣榮建材廠:座落於馬口鎮屋場村竹莊組山上,生產機磚工廠占地面積20畝,總投資200萬元,年產值20萬元,年創利稅20萬元。
2、馬口空心磚廠:座落於馬口崗區造紙廠廠房,產品:空心磚,總投資100萬元,年產值80萬元,年創利稅15萬元,廠屋占地面積3000平方米。

三、教育信息
1、全鎮共有14所國小(含二所中心國小、馬口中心國小、城豐中心國小),在職國小教師172名,擁有86個班級,3050名學生。
2、全鎮共有二所中學
馬口中學:占地面積107畝(含教師宿舍),在職教師63名,擁有21個班級,1200名學生。
城豐中學:在職教師27名,9個班級,450名學生。

四、醫療信息
全鎮共有二所醫院。
馬口醫院、城豐醫院,占地面積3515平方米,共有31名醫生,座位20張。

五、馬口鎮主要農產品:
1、豆類:以生產大豆黃豆綠豆為主;
2、棉花:5000畝;
3、水稻:早稻20191畝 ,中稻6828畝;
4、油類:菜籽11000畝,  花生485畝,  茶油地500畝 ,桐油
5、甘蔗:40畝;
6、紅薯:1325畝。

六、鄉鎮就業方面:
全鎮外出務工人員的占勞力60%,分布全國各地,主要從事鋁合金加工、烤鴨做湯,收購破爛等廢品及在工廠的契約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