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國小四種

漢國小四種

《爾雅》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解釋詞義的專著,也是第一部按照詞義系統和事物分類來編纂的詞典。 《說文解字》的體例是先列出小篆,如果古文和籀文不同,則在後面列出。 《說文解字》中的部首排列是按照形體相似或者意義相近的原則排列的。

概述

漢國小四種

漢人編著的四部國小名著(“國小”指傳統語言文字學),即無名氏《爾雅》,許慎《說文解字》,揚雄《方言》(全名《鞧軒使者絕代語釋別國方言》),劉熙《釋名》。今巴蜀書社將四書合為一書出版,即名之為《漢國小四種》(巴蜀書社2001年版)。

爾雅

《爾雅》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解釋詞義的專著,也是第一部按照詞義系統和事物分類來編纂的詞典。作者不詳,大約是戰國末年至西漢初期儒家學者為解釋儒家經典陸續摘編而成,非一時一人之作。作為書名,“爾”是“近”的意思(後來寫作“邇”),“雅”是“正”的意思,在這裡專指“雅言”,即在語音、辭彙和語法等方面都合乎規範的標準語。《爾雅》的意思是接近、符合雅言,即以雅正之言解釋古語詞、方言詞,使之近於規範。

說文解字

東漢許慎著。許慎根據文字的形體,創立540個部首,將9353字分別歸入540部。540部又據形系聯歸併為14大類。字典正文就按這14大類分為14篇,卷末敘目別為一篇,全書共有15篇。在《說文解字·敘》中許慎系統地闡述了漢字的造字規律——六書。成為後人分析漢字構造的重要理論。
《說文解字》的體例是先列出小篆,如果古文和籀文不同,則在後面列出。然後解釋這個字的本義,再解釋字形與字義或字音之間的關係。《說文解字》中的部首排列是按照形體相似或者意義相近的原則排列的。

方言

《輶軒使者絕代語釋別國方言》,簡稱《方言》,西漢揚雄(公元前53—公元18年)所作,是我國最早的一部方言著作。《方言》不僅是中國語言學史上第一部對方言辭彙進行比較研究的專著,在世界語言學史上也是一部開闢語言研究的新領域,獨創個人實際調查的語言研究的新方法的經典性著作。
這部書是他在收集了周代記錄的方言資料和實際調查了當時方言的基礎上整理出來的。今存13卷(見東晉郭璞《方言注》(涵芬樓四部叢刊本))共669條,11900多字,其中一部分為漢、魏學者所增。體例仿《爾雅》,所收辭彙雖不標門類,但基本上是按內容分類編排的。 釋詞一般是先列舉一些不同方言的同義詞,然後用一個通行地區廣泛的詞來加以解釋,以下大都還要說明某詞屬於某地方言。也有時先提出一個通名,然後說明在不同方言中的不同名稱。

釋名

《釋名》作者劉熙,字成國,北海(今山東省壽光、高密一帶)人,生活年代當在桓帝、靈帝之世,曾師從著名經學家鄭玄,獻帝建安中曾避亂至交州,《後漢書》無傳,事跡不詳。《釋名》共8卷。卷首自序云:自古以來器物事類“名號雅俗,各方名殊……夫名之於實各有義類,百姓日稱,而不知其所以之意,故撰天地、陰陽、四時、邦國、都鄙、車服、喪紀,下及民庶套用之器,論敘指歸,謂之《釋名》,凡二十七篇”。說明劉熙撰此書的目的是使百姓知曉日常事物得名的原由或含義。其27篇依次是:釋天,釋地,釋山,釋水,釋丘,釋道,釋州國,釋形體,釋姿容,釋長幼,釋親屬,釋言語,釋飲食,釋采帛,釋首飾,釋衣服釋宮室,釋床帳,釋書契,釋典藝,釋用器,釋樂器,釋兵,釋車,釋船,釋疾病,釋喪制。所釋名物典禮總計1502條,雖不夠完備,但已可窺見當時名物典禮之大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