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國小四種》

《漢國小四種》

《漢國小四種》採用原版影印編排,結構清晰,內容博大。為漢學研究者提供了一部豐富的資料。

《漢國小四種》漢國小四種
《漢國小四種》共收入了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郝懿行的《爾雅義疏》、錢繹《方言箋疏》王先謙《釋名疏證補》 。本書採用原版影印編排,結構清晰,內容博大。為漢學研究者提供了一部豐富的資料。

圖書簡介

《漢國小四種》《漢國小四種》
一、版本信息

出版社:巴蜀書社
出版日期:2001-7-1
ISBN:7806591141
裝幀:上下冊精裝
開本:270×200×100毫米 16開
定價:188元

二、圖書目錄

弁言
一、說文解字注
二、爾雅義疏
三、方言箋疏
四、釋名疏證補
索引
部首目錄
筆畫檢字表

內容簡介

《漢國小四種》《說文解字注》
一、《說文解字注》

《說文解字注》是清代知名學者段玉裁的代表性作品。段玉裁,生於雍正十三年即公元1735年,卒於嘉慶二十年即公元1815年。宇若膺,號懋堂,江蘇金壇人,曾任貴州玉屏、四川巫山、南溪、富順等縣知縣。《說文解宇注》從乾隆庚子即公元1780年開始寫作,成書於嘉慶戊辰年即公元1808年,時間長達近三十年,刊行於嘉慶二十年即公元1815年。

《說文解宇注》的特點:校勘大徐本《說文》的不足之處,對《說文》本身進行了一些發凡起例,對許慎的不足於以批評,注釋過程中注意到了詞義的歷史性及發展演變規律,注意到了同源詞的探討和同義詞的辨析。《說文解字注》是徐鍇《說文系傳》以後的首部《說文》注釋書,在清代數以百計的《說丈解字》研究大軍之中,段氏之作能夠一枝獨秀,的確有其過人之處。這部劃時代的巨著耗費了段氏畢生的心血,創見頗多,在學界影響深遠,反響巨大,王念孫評價為“蓋千七百年來無此作矣”。

《說文解字注》也有不足之處:過分自信,在沒有充分證據的情況下對《說文》作任意改動。過分相信許慎的說解,拘泥於小篆形體而強作解釋。對《說文解宇注》的微瑕,清代不少學者都注意到了,並且以專著的形式予以訂正。這類代表性的著作有馮桂芬的《說文解欄位注考正》、徐承慶的《說文段注匡謬》、徐灝的《說文解字注箋》、鈕樹玉的《段氏說文注訂》、王紹蘭的《說文解欄位注訂補》等。

耗去段玉裁半生心血的《說文解字注》,儘管存在著一些缺點和錯誤,但是瑕不掩瑜,其在中國學術史上的重要地位,早已為國內外學術界所肯定。阮元稱其“可謂文字之指歸,肄經之津筏矣”。王念孫稱其“千七百年來無此作”。在段玉裁去世時,王念孫哭著對他的弟子陳奐說:“若膺死,天下遂無讀書人矣!”段玉裁在清代學術史上的地位是舉足輕重的。

這部書完整地保存了小篆和部分先秦古文字的形體,反映了上古漢語辭彙的面貌,集中了漢代訓詁學的成就,還蘊涵著豐富的古代社會政治、經濟、軍事、法律、科技、方言、俗語方面的資料,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因而為後世學者所注重,奉為文字訓詁之學的巨作。

《漢國小四種》《爾雅義疏》
二、《爾雅義疏》

《爾雅義疏》是注釋、研究《爾雅》的訓詁學著作。是清代學者郝懿行(1755-1833)為《爾雅》所作的注本。

郝懿行(1757-1825),字恂九,號蘭皋,山東棲霞人,清嘉慶年間進士,官戶部主事。為清代著名學者。清經學家、訓詁學家。長於名物訓詁及考據之學,於《爾雅》研究尤深。所著有《爾雅義疏》、《山海經箋疏》、《易說》、《書說》、《春秋說略》、《竹書紀年校正》等書。

《爾雅》為“十三經”之一,是中國第一部語言學專著,匯聚上古漢語辭彙,歷代學者奉為圭臬。“誠九流之津涉,六藝之鈐鍵,學覽者之潭奧,摛翰者之華苑也。”(晉郭璞《爾雅序》)秦漢以後出現了一系列增補《爾雅》或仿照《爾雅》體例編寫的著作,形成所謂“雅學”。

《爾雅》注本繁多,皆未令學界滿意。郝懿行參考漢魏五家注,晉郭璞注,唐陸德明音義,宋邢昺疏、鄭樵注等前人註疏,廣泛徵引古籍,以聲音貫穿訓詁,探求詞源,並注重目驗考辨名物,數易其稿,歷時14年成書。

國學大師黃侃先生給《爾雅義疏》以極高評價:“郝疏晚出,遂有駕邢軼邵之勢,今之治《爾雅》者,殆無不以為啟辟門戶之書。” 

《爾雅義疏》有道光六年阮元刊《經解》本,道光三十年陸建瀛刻單行本,但均系刪本。

《漢國小四種》《方言箋疏》
三、《方言箋疏》

《方言》13卷,漢揚雄撰。原名《殊言》,全稱是《軒使者絕代語釋別國方言》。是中國第一部比較方言辭彙集。全書共675條,其中“標題羅話條目”345條,“但有標題尚缺羅話 的條目”330條。根據《方言》,我們可以了解漢代方言區域分布的大概情形。東晉郭璞為《方言》作注。郭注中常常以晉時方言與漢時方言相比較,從而顯示了漢晉三百 年間方言的變化。

錢繹《方言箋疏》,13卷。原為其弟錢侗未完之稿,侗死後,繹竭數年之力續成之。能運用 “以聲釋文”的訓詁方法。注釋為了闡明詞義,徵引非常廣泛。殷孟倫先生說:“錢繹作《 箋疏》時,時采王(念孫)說,但其病在力求繁富,遂失之濫。”但瑕不掩瑜,是一本切實有用的《方言》詳註。

《漢國小四種》《釋名疏證補》
四、《釋名疏證補》

《釋名》,是一部解釋詞義、探尋事物得名由來的專書。作者為東漢人劉熙。熙字成國,北海人。

王先謙(1842-1917),清末學者。湖南長沙人。字益吾,因宅名葵園,學人稱為葵園先生。曾有史學家、經學家、訓詁學家、實業家等稱號。是著名的湘紳領袖、學界泰斗。曾任國子監祭酒、江蘇學政,湖南嶽麓、城南書院院長。在任組織學人,集體從事古籍文獻的編校刊印工作。曾校刻《皇清經解續編》,並編有《十朝東華錄》、《漢書補註》、《後漢書集解》、《荀子集解》、《莊子集解》、《詩三家義集疏》、《續古文辭類纂》等。所著有《虛受堂文集》。

王先謙的《釋名疏證補》是校勘、注釋釋名的一部集大成之作。乾隆時的學者兼大吏畢沅廣校群書,作成《釋名疏證》及《補遺》和《續釋名》;著名校書家顧廣圻也為長洲吳氏作一校本。王先謙等人在此基礎上,又參酌甄錄成蓉鏡吳翊寅孫詒讓等人的校勘成果,續注補校,萃成本書。書成之後,又得到胡玉縉許克勤二人的校語,王氏為作補附一卷,綴於書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