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江紅·和郭沫若同志

滿江紅·和郭沫若同志

《滿江紅和郭沫若同志》是毛澤東在廣州視察時,看到了1月1日的《光明日報》上登載的郭沫若為新年寫的《滿江紅·一九六三年元旦書懷》,很有感觸,於1月9日揮筆寫下了這首和詞。這首詞自始至終貫穿著反帝反霸、捍衛馬列主義和無產階級國際主義的思想意志。

作品原文

滿江紅·和郭沫若同志

小小寰球,有幾個蒼蠅碰壁。

嗡嗡叫,幾聲悽厲,幾聲抽泣。

螞蟻緣槐誇大國,蚍蜉撼樹談何易。

正西風落葉下長安,飛鳴鏑。

多少事,從來急;

天地轉,光陰迫。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

四海翻騰雲水怒,五洲震盪風雷激。

要掃除一切害人蟲,全無敵。

注釋譯文

作品注釋

① 滿江紅:詞牌名,又名《上江虹》、《念良游》、《傷春曲》。唐人小說《冥音錄》載曲名《上江虹》,後更名《滿江紅》。宋以來始填此詞調。

② 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生於四川省樂山縣銅河沙灣,畢業於日本九州帝國大學,現代文學家、歷史學家、新詩奠基人之一。

③寰(huán)球:這裡指地球。

④螞蟻緣槐:唐李公佐《南柯太守傳》,有個叫淳于棼的人,一天喝醉,夢見自己在“大槐安國”當了駙馬,做了南柯郡太守,醒來才知是夢。後來他在屋後發現一個白螞蟻穴,還建有王城,原來這就是“大槐安國”。

⑤蚍(pí)蜉(fú)撼樹:唐韓愈《調張籍》,“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蚍蜉指蒼蠅,在這裡指霸權主義國家。

⑥鳴鏑(dī):響箭,漢時匈奴冒頓單于用來發號施令。

⑦朝(zhāo)夕:一早一晚,這裡指一天。

⑧四海:指全國範圍內。

白話譯文

小小的地球上,有那么幾個國家,像幾隻碰壁的蒼蠅一樣嗡嗡叫喚,貌似聲色俱厲,又像哭泣聲一樣。這些國家好比那大槐樹下的螞蟻一樣吹噓自己的國家有多強大,卻不知道他們的所做所為,就像蚍蜉撼大樹一樣可笑!我們吹響衝鋒的號角(飛鳴鏑),要像秋風掃落葉一樣席捲他們。

天下的事情,從來都是那樣急切;日月輪迴,光陰緊迫。要等一萬年後才等來勝利,實在是太久,我們要抓緊時間,力求主動,只爭朝夕。當今的世界上,四海翻騰,風雲變幻,五洲震盪,形勢詭譎,我們要消滅所有危害人類的敗類,還世界一個太平。

創作背景

1962年冬,中國剛剛走出三年特大自然災害的困境,中蘇關係又開始緊張,蘇聯再在其報刊上連續刊登文章,攻擊中國共產黨。我國的一些傳媒也連續發表文章,予以還擊。同年年底,郭沫若填《滿江紅》一詞,藉此表達中國人民面對反華勢力,團結一致,堅持鬥爭的必勝信念,同時也歌頌了毛澤東、毛澤東思想堅強的中國人民。毛澤東讀後當即作此和詞。本來郭詞寫的理直氣壯,富有激情。但無意間似乎把反動派的聲勢過分看中了些:“滄海橫流”、“天垮下來”、“世披靡矣”,未免言過其實。毛澤東的和詞,就是針對這一點而發的。詩人高昂的時代巨人的頭顱,對幾伙蒼蠅、螞蟻、蚍蜉等害人蟲,投以蔑視的目光,給以憎惡得申斥;並意氣風發,大義凜然,發出了戰鬥的號召,顯示了勝利的信心。本詩寫於1963年1月9日,首次公開發表於人民文學出版社1963年12月版的《毛主席詩詞》。

作品題解

這首詞,自六四年初紀念毛澤東七十誕辰發表以來,就被說成是寫中蘇論戰的。 一九六二年是中共的多事之秋。國內,大躍進的“人禍”毀傷未愈。國外,美國上來一個雄心勃勃的甘迺迪,宣稱要支持所有朋友,反對一切敵人。年初,美軍顧問進入了越南。中國的另一個有麻煩的鄰居 --

印度,則被甘迺迪稱為落後國家的“民主櫥窗”,並多次公開指出,美國必須幫助印度,讓它成為亞非國家的榜樣,使它們不至於向中國學習。台灣也派遣了多支武裝小分隊在沿海各地登入騷擾。

寫作背景

1962年底到1963年初,中蘇兩黨在意識形態領域發生了一場激烈論戰。原蘇聯的報刊上連續刊登了文章,攻擊中國共產黨。我國的《紅旗》雜誌和《人民日報》等黨的重要輿論陣地也連續發表文章,對原蘇聯予以回擊。

毛澤東在廣州視察時,看到了1月1日的《光明日報》上登載的郭沫若為新年寫的《滿江紅·一九六三年元旦書懷》,很有感觸,於1月9日揮筆寫下了這首和詞。

郭沫若原詞

滄海橫流,方顯出英雄本色。

人六億,加強團結,堅持原則。

天垮下來擎得起,世披靡矣扶之直。

聽雄雞一唱遍寰中,東方白。

太陽出,冰山滴;

真金在,豈銷鑠?

有雄文四卷,為民立極。

桀犬吠堯堪笑止,泥牛入海無訊息。

迎東風革命展紅旗,乾坤赤。

作品鑑賞

背景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末到六十年代初期,世界局勢動盪,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的思想分歧不斷加劇、激化。以赫魯雪夫為首的前蘇聯共產黨領導集團在對外關係上奉行霸權主義,熱衷於和美國做政治買賣,而對堅持原則的中國共產黨採用陰謀手段,發動突然襲擊,並將蘇中兩黨的分歧擴大到國家關係方面。他們撕毀契約,撤走專家,斷絕援助,挑起邊界糾紛,妄圖通過政治和經濟的巨大壓力,迫使中國共產黨放棄原則立場,順從其大國沙文主義的意志。“滄海橫流,方顯出英雄本色”,面對來自西伯利亞的滾滾寒流,,以毛澤東為首的中國共產黨人高舉馬列主義旗幟,同國際上的反共、反華、反社會主義的逆流進行了毫不妥協的堅決鬥爭。這首詞就寫於那場大規模的公開論戰前夕。

意義

詞以“小小寰球”起筆,氣勢恢宏,境界壯闊。在浩瀚無垠的茫茫宇宙中,地球不過是一個小而又小的行星而已。這種化大為小的空間壓縮,顯示了作者在青年時期就有的“丈夫何事足縈懷,要將宇宙看稊米”(《七古.送縱宇一郎東行》)的雄偉氣魄和包容日月星辰的寥廓胸懷。地球尚且小,那么幾個碰壁的蒼蠅就更加渺小了,微不足道矣。作者將國際上那些猖狂反華,群聚起鬨的醜類視作嗜腥逐臭、見逢下蛆的蒼蠅,其鄙夷、輕蔑、厭惡、嘲諷之情意溢於言表。將“蒼蠅”數量縮小為“幾個”,以狀其虛張聲勢、極其孤立的處境。而“碰壁”二字,既喻其逆歷史潮流而動的蠢舉,又隱喻其必然敗亡的命運,可謂一莊一諧,相映成趣。作者似立於天宇蒼穹,,俯視塵寰,以沉穩、傲岸、泰然之態度姑且作冷眼觀,且看“蒼蠅”如何動彈,如何表演,成何氣候。“嗡嗡叫”三句承“碰壁”而來,以聲狀神,以聽覺形象充實視覺形象,生動地描畫出那些“蒼蠅”們喧囂起鬨,聲嘶力竭,卻累遭碰壁,斷股折翼,窮途末路,向隅哭泣的無奈之狀。

寫作手法

“螞蟻”兩句仍以誇張和比喻手法,化用典故,引申發揮,勾勒霸權主義者可鄙、可惜、可厭、可笑的醜態。前一句典出唐人李公佐所撰《南柯太守傳》,故事的本意是希望那些竊踞高位者引以為戒,“幸以南柯為偶然,無以名位驕於天壤間”。毛澤東則藉以諷刺赫魯雪夫們依仗其大黨大國的地位,自吹自擂,為所欲為,頑固推行大國沙文主義,打著少數超級大國首腦主宰世界命運的如意算盤,不過是蟄身蟻穴中做著一廂情願且倏忽短暫的南柯夢而已,其下場也必然將如“大槐安國”里的螞蟻一樣,終被世界革命的風暴所吞沒。“蚍蜉”句則化用唐人韓愈詩句,賦予新意,嘲笑國際反華勢力對中國共產黨和社會主義中國的種種誹謗、中傷、詆毀、訛詐,都如蚍蜉想搖撼大樹一樣不自量力,愚妄可笑,枉費心機。

蒼蠅、螞蟻、蚍蜉們歲也曾猖狂一時,奈何秋風意起,枯葉飄飛,“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宋玉《九辯》),蟲家們氣數意盡,末日將臨。“正西風落葉下長安”,又化用唐詩以渲染霸權主義者們蕭條淒涼的處境。而這時,我方聲討他們的響箭已發出呼嘯。“飛鳴鏑”三字,簡括遒勁,聲形並茂,寫出我方反擊赫魯雪夫集團的批判文章如響箭般風馳電掣、騰空疾飛、銳不可當的凌厲之勢,同時也為詞的過片作了有力的鋪墊。

所書氣魄

換頭後六句,承上結“飛鳴鏑”的意脈,一氣貫通,節奏一反上片的從容舒緩,變得緊湊急促。作者站在歷史、時代和宇宙的高度看待這場論戰,通過急速變化的時空互動映襯,表現出一種力挽狂瀾的膽魄、一種義無反顧得決斷、一種急昂奮進的鬥志。“多少事,從來急;天地轉,光陰迫。”四個整齊的三字短句,筆力雄悍,似銅板鐵琶,促節鏗鏘;如黃鐘大呂,巨聲鏜琅。“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則點明這場論戰的必要性和迫切性。“難關須突破,詭辯怕公評”(謝覺哉《北戴河海濱》詩)。事關大是大非的原則問題勢在必爭,刻不容緩,不能坐待歷史作出結論,而必須積極主動地迎接挑戰,爭取時間,以加速世界革命的歷史進程。“我們正處於世界革命的一個新的偉大時代。亞洲、美洲、拉丁美洲的革命風暴,定將給整箇舊世界以決定性的摧毀的打擊”(毛澤東《致阿爾尼亞勞動黨第五次代表大會的賀電》)。國家要獨立,民族要解放,人民要革命,已成為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四海翻騰雲水怒,五洲震盪風雷激”一聯正是對當時世界革命形勢的藝術概括和樂觀展望。這兩句對仗工穩,自然渾成,境界壯闊,氣勢磅礴。作者大匠運斧,匯天地海陸、風雲雷電於筆下,形成排山倒海、雷霆萬鈞之力,動人心魄、令人鼓舞、催人奮進。至此,詞情已被推向了最高潮,終於引發出高亢激越、斬釘截鐵的誓言:“要掃除一切害人蟲,全無敵。”這裡的“一切害人蟲”與《國際歌》中的“毒蛇猛獸”是同義語,“一旦把他們消滅乾淨,鮮紅的太陽照遍全球”!

這首詞自始至終貫穿著反帝反霸、捍衛馬列主義和無產階級國際主義的思想意志。上片多用典故,對霸權主義者的反華行徑予以嘲諷、揭露和鞭撘,筆調冷峻而不乏詼諧。下片則“高吟肺腑走風雷”,融寫景、抒情、議論於一爐,熱情歌頌風起雲湧的世界革命,風格雄渾壯偉。上下片渾然一體,形成大開大合波瀾起伏的藝術特點,表現出一種至大至剛的氣概之美。無論從內容上看,還是從藝術上講,都稱得上毛澤東的巔峰之作。

作者簡介

滿江紅·和郭沫若同志滿江紅·和郭沫若同志

毛澤東,

(1893- 1976)字潤之,筆名子任。生於湖南湘潭韶山一個農民家庭。中國人民的領袖,馬克思主義者,無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和理論家,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詩人,書法家。曾任中國共產黨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中國共產黨中央政治局主席和中央委員會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

作品賞析

上闋描寫蒼蠅及螞蟻的渺小、狂妄及其末路窮途的情景。

第一層(第一、二句)寫蒼蠅的到處碰壁。

“小小寰球”,下筆驚人,開篇不凡。從整個宇宙看,地球並不大,它在太陽系九大行星中居第六位。太陽系在銀河系裡,僅僅是小小的一部分,而近似的銀河系在宇宙里就有一萬多個。對比起來,地球就太微不足道了。這裡主要不是寫地球,而是用反襯手法描寫蒼蠅,地球尚小,與地球相比,蒼蠅就更渺小了。當然,這裡寫蒼蠅,是用比喻的手法寫赫魯雪夫之流。這些生動的比喻和辛辣的諷刺,一語道破赫魯雪夫之流的渺小虛弱本質。“有幾個”說明赫魯雪夫之流,在世界上也只不過是幾個而已,只不過是“一小撮”。“碰壁”一詞更形象地寫出了它們走投無路的情景。

第二層(第三、四、五句)寫蒼蠅的淒涼哀鳴。

這幾個渺小的蒼蠅到處碰壁,碰得頭破血流,發出了嗡嗡的叫聲。這裡用“嗡嗡叫”比喻他們走投無路,但仍做垂死掙扎。他們聲嘶力竭無恥的叫嚷,對堅持馬克思主義原則立場的中國共產党進行種種無恥的污衊和謾罵。但這些叫嚷,也只不過是幾個碰壁蒼蠅的嗡嗡亂叫罷了。他們的叫聲是那么悽慘尖厲,有時甚至是抽抽噎噎,泣不成聲,可見他們內心的萬分恐懼。他們的叫聲又只是“幾聲”,顯得有氣無力,悲涼至極。

第三層(第六、七句)寫螞蟻的自負自大。

這一層描寫用螞蟻比喻蘇聯赫魯雪夫統治集團。

這裡首先活用“南柯一夢”的成語故事。這個典故出自唐人李公佐的傳奇《南柯太守傳》,它的大意是:家住廣陵郡的淳于棼做夢到“大槐安國”當了南柯郡的太守,享盡榮華富貴,醒來才知道是一場大夢。原來“大槐安國”就是住宅南邊大槐樹下的蟻穴。蟻穴依樹而築,當晚便被暴雨衝垮。毛澤東在這裡引用這個典故,藉以抨擊赫魯雪夫之流虛弱渺小卻狂妄自大。赫魯雪夫統治集團篡奪了黨和國家的領導權,推行大國沙文主義,倚仗著大黨大國的地位,以“老子黨”、“超級大國”自居,狂妄地叫喊著,要別人都聽從他的指揮。一個“夸”字勾勒出了赫魯雪夫統治集團妄自尊大的醜態,辛辣地諷刺了赫魯雪夫之流自誇的“大國”,其實那只不過是夢中的易潰之蟻穴罷了。

第七句以“蚍蜉”作比,把這種“狂妄自大”作了進一步的刻畫。“蟲比蜉撼樹”的典故出自唐朝韓愈《調張籍》一詩中的“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兩句。唐朝有人推崇杜甫而貶抑李白,韓愈卻二者並尊,認為論者妄加批評是不自量力。這兩句用典故和比喻對赫魯雪夫之流的特點進行了有力的嘲諷,擊中了他們的要害。

第四層(第八、九句)寫這些害人蟲在世人的沉重打擊下正走向衰亡。第八句借用唐朝詩人賈島《憶江上吳處士》一詩中的“秋風生渭水,落葉滿長安”兩句,原意寫秋天來臨時,北臨渭水的長安城的淒涼景象。長安是古代封建帝王的都城,代表著反動勢力的大本營和堡壘,引喻著赫魯雪夫統治集團眼看就要從他們的帝王寶座上掉下來了,他們用欺騙的手法來維持的統治是不會長久的。中國共產黨的堅決鬥爭,使他們的反動面目一天天暴露,他們內部已分崩離析,他們正在走向窮途末路。全世界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者、共產主義戰士都嚴厲譴責赫魯雪夫之流的反共行徑,共產主義運動的形勢一片大好。看!我們已經“飛鳴鏑”,我們已經發出了全面反擊的信號。當時,中國共產黨已經開始發表《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反對我們的敵人》等文章,公開、全面、系統的反擊赫魯雪夫之流,一篇篇文章就好像一支支利箭飛向敵人。

下闋指出應該發揚只爭朝夕的精神來掃除害人蟲。

第一層(第一、二、三、四句)指出掃除害人蟲是當務之急。

下闋開始,先指出世界上許多事情在急劇發展變化著,做事要抓住時機全力以赴才能成功。這就意味著這場反赫魯雪夫之流的重大政治鬥爭更加緊要,不能坐失良機。接著描繪出光陰的飛速流逝和時間的緊迫,進一步說明了這場關係共產主義運動前途命運的反對赫魯雪夫之流的鬥爭是當務之急,刻不容緩。

第二層(第五、六句)指出要掃除害人蟲必須抓緊時間,爭分奪秒。

當時赫魯雪夫統治集團在我們猛烈的反擊下亂了陣腳,叫喊“停止公開論戰”,企圖策劃新的陰謀。毛澤東高瞻遠矚,洞察其奸,用最堅決最清楚的語言回答了敵人,及時粉碎了他們的陰謀。同時也給予那些認為“鬥爭可以慢慢來”的保守觀點以嚴肅的批判。在這裡,毛澤東斬釘截鐵地指出“一萬年太久”,我們和"漫慢來”的論調決無妥協的餘地,我們要及時地、加緊地、堅決地進行鬥爭。“只爭朝夕”是一種精神,表現出了革命的意志和激情;它是偉大的號召,敦促人們立即動員起來投入鬥爭。

下闋第一、二層的6個短句與上闋末的“飛鳴鏑”前後相呼應,節奏短促,激越高昂,包含著深厚的哲理及強大的鼓舞力量。

第三層(第七、八句)形象地概括當前的大好形勢。

這兩甸運用比喻,生動形象地描繪出整個世界同帝國主義、各國反動派和赫魯雪夫之流的鬥爭的宏偉場面。帝國主義陣營四分五裂;推行大國沙文主義和霸權主義的赫魯雪夫統治集團碰得焦頭爛額;全世界人民尤其是第三世界國家人民反壓迫、求解放的運動風起雲湧,五大洲鬥爭風暴像滾滾春雷,搖撼環球。這波瀾壯闊的鬥爭潮流勢不可擋,誰想阻擋就會自取滅亡。這兩句對仗嚴謹,內容氣勢磅礴。其中一個“怒”字用得極其形象生動,表現出全世界被壓迫人民對帝國主義、各國反動派及機會主義分子的刻骨仇恨和激烈的鬥爭。一個“激”字又形象地描繪出迅猛發展,銳不可當的鬥爭力量。

第四層(第九、十句)號召掃除害人蟲,指出鬥爭的必勝趨勢。

全詞最後發出了“要掃除一切害人蟲”的氣壯山河的偉大號召,集中表達出全世界人民擁有鋼鐵般的意志和決心,力量是無比強大的,是所向無敵的,人民的事業是必定會勝利的。這是篇末的結句,寫得鏗鏘有力而充滿信心。用“害人蟲”回應篇首的“蒼蠅”,顯得全篇結構嚴整。

從整體上看本首詞的主要特色體現在以下兩方面:

一、比喻貼切,形象生動

這首詞運用的比喻很多,如“蒼蠅”、“嗡嗡叫”、“螞蟻”、“大槐安國”、“蚍蜉”、“大樹”、“西風落葉”、“長安”、“鳴鏑”,還有“雲水怒”、“風雷激”等等。這些比喻的運用很貼切,使所要描繪的事物十分形象,刻畫的情景十分生動。例如“蒼蠅”用來比喻赫魯雪夫之流那種渺小、卑劣和不堪一擊的虛弱本質,是十分準確、恰當的,使人一想到這個形象就感到十分可憎。又如用“螞蟻”自誇“大槐安國”,比喻赫魯雪夫之流憑藉蘇共及蘇聯的大黨大國的地位,推行大國沙文主義和霸權主義,狂妄自大,十分形象和貼切。

二、引用典故,推陳出新

這首詞引用的典故也很出色,如“螞蟻”句、“蚍蜉”句、“正西風”句等都是。這裡所引用的典故都被賦予了嶄新的意義,體現了“古為今用”、“推陳出新”。例如“螞蟻”句用“南柯一夢”的成語典故,使人們想到赫魯雪夫之流想憑藉列寧和史達林締造的蘇聯共產黨及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的大黨大國的崇高威望和地位,來達到推行大國沙文主義和霸權主義的目的,不過是痴心妄想,到頭來只是一場幻夢而已。“蚍蜉”句和“正西風”句的巧用典故也都顯示出這一特色。

附:郭沫若原詞

滿江紅·1963年元旦抒懷

滄海橫流,方顯出英雄本色。人六億,加強團結,堅持原則。天垮下來擎得起,世披靡矣扶之直。聽雄雞一唱遍寰中,東方白。

太陽出,冰山滴;真金在,豈銷鑠?有雄文四卷,為民立極。桀犬吠堯堪笑止,泥牛入海無訊息。迎東風革命展紅旗,乾坤赤。

【附詞注釋】

遍寰中:遍天下,全世界。銷鑠:熔化。立極:樹立準則。桀犬吠堯:桀:夏代最末一個暴君。堯:傳說中古代賢君;犬:狗。吠:狗叫。典出《漢書·鄒陽傳》:“桀之犬,可使吠堯。”夏桀的狗,可使喚它去狂吠、狂咬唐堯。這裡喻指反華勢力的肆意誹謗。泥牛入海:典出宋朝僧人道原所撰《景德傳燈尋》:“洞山又問龍山和尚:“見個什麼道理,便住此山?”師云:“我見兩個泥牛斗入海,直至如今無訊息。””這裡藉以預言反華勢力必將自食惡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